杨振宁对中国做了什么贡献?

如题所述

杨振宁积极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人员往来和科技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推动成立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实验室,和中山大学高级学术研究中心。同时在粒子物理、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他与R.L.米尔斯合作,提出了非阿贝尔规范场论。1956年,他提出了与李政道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提出了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的新研究方向。

扩展资料;

学术成果;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中的特点是,严格解决和分析根植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本质。1952年,杨振宁和他的合作者发表了三篇关于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个是关于二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了这个工作。

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伊辛模型是统计力学中最基本但最重要的模型,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伊辛模型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才被广泛认识,1952年杨振宁和李正道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

这两篇文章同时发表,引起了爱因斯坦的兴趣。本文用解析延拓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其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同一相互作用下不同热力学相存在的疑虑。

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子气体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振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4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

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扩展资料:

杨振宁是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是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之一。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的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说:

“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振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7

1、将国外的科学传播进国内。

当时国内并没有先进的科学理念,杨振宁当时留在中国就是闭门造车,对自己和对国家都无益,杨振宁去美国深造才是最适合他的路,学习西方最先进的理论,然后再回报给自己祖国。1971年,中美建交后,杨振宁立马回国和邓稼先碰面,毫无保留地向邓稼先介绍了量子场论和西方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一边讲一边拿笔演算,将国外的科学传播进国内。

2、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种理论物理的研究成果是属于全世界的,所以,杨振宁的科研成果属于全世界,去美国发展就是帮全世界发展,当然也是帮中国发展。

3、捐献资产用于人才培养。

杨振宁受聘于清华大学,年薪为100万人民币,但杨振宁没有拿一分钱,将这笔钱捐给了清华大学的研究所,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并且卖掉了位于纽约的房子,又捐了100万美元给清华大学。

杨振宁凭借自己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帮助中国建立60多所物理实验室,缩短了与国外物理基础设施的差距;为清华、南开和复旦大学拉来了巨额的科研经费;以清华大学的署名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向世界显示了中国的基础研究实力。

第3个回答  2019-10-09

老梁讲述:杨振宁究竟对中国的贡献有多大?老梁竟是这样分析的!

第4个回答  2019-07-07

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拉巨额科研经费,私人推荐1200余名年轻学者出国培训。“无偿协助建设实验室几十座”(葛墨林院士语),“以清华名义发表SCI论文几十篇”(朱邦芬院士语)。

“短时间内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语)”,杨振宁还个人捐献600万美金以上给清华大学,用于引进人才(聂华桐院士、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语)。

杨振宁还邀请、安排林家翘、聂华桐、姚期智、张首晟等世界顶级科学家到中国工作,其中做到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就有7人。杨振宁还一手促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建和第四代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的大项目在中国落户。此外,杨振宁多次向中央建言献策,倡议重视基础科研,与恢复高考也有关系。

杨振宁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始人,该研究院在理论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论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汇聚众多国际一流学者。还是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创办人,该研究室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据周光召院士:杨振宁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副)校长。

他是1971年中美关系松动后回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在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人民的互相了解、促进中美建交、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1年上半年,杨振宁参与保卫钓鱼岛运动,被誉为保钓运动的精神导师。此外,他还直接参加1971-1991年对台统战。

1977年创建全美华人协会,1980年创建“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筹措资金,策划和资助了CEEC计划(中国学者访问项目),帮助大批中国高端学者到美国著名大学进行深造,归国者有多位当选两院院士。

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的陈佳洱,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以及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谷超豪、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等人。

1983年,杨振宁创建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促成了广州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资助国内纯学术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部省级奖励几十项。

杨振宁还在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个人捐资建立“杨振宁奖学金”,帮助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完成学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