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有哪些全国第一``急需!!1

把这些事迹发来....急需````

温州有多少个第一?

以小商品打开全国大市场闻名的温州,有许多中国乃至世界第一。

如永嘉桥头,有亚洲最大的钮扣市场;柳市,有国内最大的低压器市场;“农民城”龙港,有著名的再生毛毯市场;平阳,有国内屈指可数的尼龙编织袋市场;苍南县宜山,有全国闻名的睛纶纺织中心;在温州市内,有规模宏大的皮鞋中心……温州人很自豪地称温州是中国的皮鞋城,这并不夸张。从产量来说,温州皮鞋在我国各城市,确实首屈一指。

温州有近1300家皮鞋厂,这是国内十分罕见的。

这些工厂除了很少一部分固定工人外,大部分是招聘的临时工。工人来去自由--在这种自由的背后,是紧张的高效的劳动,是严酷无情的竟争。一个在山西办厂的温州老板说起他为什么不在当地招工人的原因:一是不出活,二是观念不行,一说要从当地招工人,安排进来尽是沾亲带故,这样厂就没法办了。

现在都讲专业化生产。其实,温州工厂的专业化程度相当地高--光为皮鞋配套的小工厂、小作坊就有上万家。温州的鞋厂都搞高专业化的生产,各种鞋料都从市场上购进。温州市区府前街一带的鞋料市场也可称“中国之最”-这里有五六百家鞋料店,各类皮革、鞋料、鞋饰、鞋胶、鞋带,品种和规格多达上万个。社会办工厂,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而现在有的国营企业虽然很大,但搞大而全,工厂办社会,依然不是专业化生产,出不了规模效益。

温州人新近创造的纪录同样是令人震惊的:

居民手中的外汇存款突破了一亿元;

市区居民--其中包括相当多的工薪阶层--人均年生活费突破了3000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22
第一个包产到户的实践者:1956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合作社和社员都要实行包工包产》的文章,时任永嘉县农业书记的李云河眼睛一亮,萌生了一个新想法。同年5月,经上级批准,永嘉县燎原农业合作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这年9月,一本油印的《燎原社包户经验总结》问世。 第一座农民城:1983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苍南县龙港镇。当时,这里只是鳌江边的一个港区,没有居民,时任钱库区委书记的陈定模主动请缨,要求到这个新镇工作,得到县委批准。1984年8月,经过一番艰苦的宣传发动,申请到龙港落户的农民、干部、职工有2000多户,筹集资金1.2亿元。全国第一座农民城就此启动了。 第一例行政诉讼案:1988年8月25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苍南县影剧院公开审理“包郑照诉苍南县政府赔偿损失案”。这是全国第一起农民运用法律手段指控县政府、法院依法受理并公开审判的行政诉讼案。这场官司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案件本身,标志着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步。 第一个在海外开办商品市场:1998年7月,50多位年轻的温州人飞越千山万水,在巴西的圣保罗市开办了一个专业市场———中华商城。这是我国在海外开办的第一个专业市场,主要销售服装、皮革、眼镜、电器等商品。通过这个市场,使我省的大量名优小商品流入国际经济的循环体系。 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1991年春节前夕,常年在外地跑供销的温州人王均瑶和一帮朋友包了一辆“大巴”回家过年。在翻山越岭1200多公里的漫长路途中,王均瑶的脑袋中颠簸出了一个念头:包飞机。同年7月28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叩开了中国民航局的大门,承包了长沙———温州的航线,首开中国民航史上私人包飞机的先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0-13
民间借贷是全国第一的,然后温州发廊也是很有名的,这里要说明,温州发廊很多不是温州人开的!
第3个回答  2006-10-11
温州人在全国流动分布第一广,温州人的经济脑袋在全国第一精,温州的服装\打火机\皮鞋\出口量和生产销售量全国排名第一;汽车过桥过路温州第一个实行收费的发明 者,温州人私人第一个承包飞机航线的人,温州经济全国第一活跃的城市,温州江心屿是全国第一小的旅游岛..........
第4个回答  2006-10-12
全国第一个具备执有《婚礼司仪资格证书》的人--我。温州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