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诗意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苏东坡很聪明,他避开了李白的锋芒,不直接去碰庐山瀑布,不着力描写庐山的秀丽景色,而是借景说理,他意在说明: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另外,其实这首诗里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容易联想起古人对于地心说的执念,人们每天眼看着日月星辰在天上起起落落,自然而然就会觉得所有天体都围绕大地旋转,所以呢,人们就不识地球真面目,就是因为渺小的人们身在地球中。

苏东坡跟李白一样,是不世出的大天才。尤其是这首诗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跟李白历史上首创用银河来比喻瀑布一样,苏东坡用一种浅显易懂的语言,同样说出一种前人从未提及的意境,这种意境包含深刻的哲理。

简而言之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后世的人们也就千百次地把这两句当作哲理金句,而反复使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9

《题西林壁》的诗意是: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原文: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译文: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12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苏东坡很聪明,他避开了李白的锋芒,不直接去碰庐山瀑布,不着力描写庐山的秀丽景色,而是借景说理,他意在说明: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另外,其实这首诗里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容易联想起古人对于地心说的执念,人们每天眼看着日月星辰在天上起起落落,自然而然就会觉得所有天体都围绕大地旋转,所以呢,人们就不识地球真面目,就是因为渺小的人们身在地球中。

苏东坡跟李白一样,是不世出的大天才。尤其是这首诗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跟李白历史上首创用银河来比喻瀑布一样,苏东坡用一种浅显易懂的语言,同样说出一种前人从未提及的意境,这种意境包含深刻的哲理。

简而言之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后世的人们也就千百次地把这两句当作哲理金句,而反复使用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8-05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
创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白居易
快速
导航
注释译文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暮江吟⑴
《暮江吟》诗配画
一道残阳铺水中⑵ ,半江瑟瑟半江红⑶ 。
可怜九月初三夜⑷,露似真珠月似弓⑸。[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暮江吟
⑵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⑷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2][3]
白话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2][4]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3][5]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暮江吟》诗意画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另外,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真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6]
名家点评
宋代范晞文《对床夜话》:唐人绝句,有意相袭者,有句相袭者。王昌龄《长信宫》云:“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孟迟《长信宫》亦云:“自恨轻身不如燕,春来还绕御帘飞。”……又杜牧《沈下贤》云:“一夕小敷山下路,水如环佩月如襟。”白乐天《暮江吟》云:“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刘长卿《送朱放》云:“莫道野人无外事,开田凿井白云中。”韩偓《即日》云:“须信闲中有忙事,晓来冲雨觅渔师。”此皆意相袭也。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上二句写江天晚景入妙。后二句言一至深宵,新月如弓,正初三之夕;其时露气渐浓,如珠光的皪,正九月之时。夜色清幽,诵之觉凉生袖角。通首皆写景,惟第三句“谁怜”二字,略见惆怅之思,如水清愁,不知其着处也。[5][6]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7]
纠错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104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34-535
[3]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53-254
[4] 王昶.诗词曲名句赏析.商务印书馆.2015.10:194页
[5] 陈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8
[6] 张燕瑾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7]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06
百科星图发现万物之间的联系
描写山河湖海景象的古诗
全部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晴江秋望
白沙渡
登高
过长江
汉江临泛
赠裴十四
登鹳雀楼
宿建德江
暮江吟
观沧海
诗经·蒹葭
望天门山
搜索发现
如何驯养金毛
不用登录的游戏
测智商怎么测出来的
78买来黄金同步课程
揭阳到重庆飞机票
连身袜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女学生头型短发发型
猜你关注
掌门教育一对一加盟_10年在线教育品牌_全国800+门店
jm5.0523jm.com广告 
教育学校加盟选吉码教育-少儿编程加盟-少儿教育加盟
jimaedu.com广告 
巢湖 ,培训加盟教育,总部全方位扶持
zyuwen.com广告 
发布
图解百度百科7月十大热词!
New
为什么设立世界母乳日?
Hot
百度百科【繁星团】成员火热招募中ing……
词条贡献统计
本词条由网友欧阳易幽创建,名字已注测咱、冷魄year、w_ou、欧阳落微等参与编辑。 查看全部
词条有帮助,感谢贡献者
意见反馈权威合作百科协议
内容均由网友贡献,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 详情
第4个回答  2021-04-21
《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或是所谓的诗意是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客观全面,如果只靠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从赏析的角度来看,
《题西林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告诉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得长远。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