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如题所述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以及文献资料。

《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

不过,这段文字取自(刘宋)盛弘之《荆州记》(见《艺文类聚》卷七与《太平御览》卷五十三),并非出自郦道元之手。

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是一部山水作品,作者仅用了区区二百字的篇幅,即描述了三峡错落有别的自然风光。全文描述事物的形态、动、静态相、景交融、情与景交融,简洁、生动、生动。

全文共四段,是四幅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墨山水画。第一段写山,三段后写水。

全文用墨凝练生动,三峡的壮阔险峻,风光秀丽。作者抓住场景的特点来描述它。写山,突出连绵不断、连绵不绝、遮挡阳光的特点。当你写水的时候,你描述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夏天,河水逆流而上,船只受阻。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碧绿碧水,再回清幽。燕燕更怪百,悬泉瀑,飞挂吊袜带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池,回旋的清浪,美丽的倒影,让作者不禁赞叹“百感交集”。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渐肃,常高猿长啼”,荒凉的叫声继续,在空旷的山谷中“转久必”。三峡的奇异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作者用大量的点和染料画风景。仅用几个字,他就完成了对七百英里三峡的素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4
作者先写山,后写水。水有分为夏水,春秋之水。让人对三峡回忆无穷
第2个回答  2018-09-04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为了突出作者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的。
第3个回答  2017-09-18
是按“盼春”(1-2段)“绘春”(3-7段)“赞春”(8-10段)写的. “绘春”又分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第4个回答  2020-04-29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三峡景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