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 谁是谁的手下

请详细归纳一下三国演义中谁是谁的手下
比如

曹操的手下有:
刘备的手下有:
孙权的手下有:

一定要全~满意的追加分
重申一下要求 尽量把手下的名字列全 尤其是那些比较出名的###大将###
考试要用 拜托大家咯

还有 分数有的是 麻烦大家敲几下键盘... 我们考试要用的!

曹操:核心谋士: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郭嘉(早期有陈宫) 戏志才(早夭)
次要谋士以及文官: 满宠 毛芥 崔炎 陈群 司马朗 韩浩 董昭 刘晔 吕虔
5大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其余武将:典韦,夏侯敦,夏侯渊,夏侯尚,许褚,曹仁,曹纯,曹洪,曹彰,曹真,庞德,李典,吕虔,吕长,高览
刘备:主要谋士:诸葛亮,法正,庞统,简雍,秦宓,李恢,谯周,蒋琬,郭攸之,费祎,郗正,马谡,麋芳,董允,姜维
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其他手下:诸葛瞻,诸葛尚,诸葛京,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诸葛显,关兴,关统,关彝,关平,张苞,张遵,张绍,马岱,黄叙,赵统,赵广,庞宏,庞林,法邈,许靖,许钦,许游,陈祗,陈裕,吕义,麋竺,麋威,麋照,孙乾,伊籍,夏侯纂, 董和,刘巴,马良,马秉,陈震,陈济,孟达,彭漾,关索,关羽三子,廖化,张表,张瑛,王平,马忠,邓芝,邓良,廖化,潘浚
孙权:主要谋士:张泓,张昭,顾雍,骆统,薛综,严畯,诸葛瑾,陆绩,陆凯,周舫,诸葛恪,虞翻,朱治,孙静
兵马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武将:周泰,蒋钦,韩当,凌统,陈武,潘璋,丁奉,徐盛,甘宁,太史慈,黄盖,程普,朱桓,全琮,朱然,孙翊,孙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09
既然你这么问,那我就整理别人的给你看了,兄弟你问的太大条了。

曹操手下:

曹操的后期五大谋士是 郭嘉 荀彧 荀攸 贾诩 程昱

曹仁 张颌 徐晃 于禁 庞德 乐进 许褚 典韦 吕虔 曹纯 曹洪 曹彰 吕常 曹真 夏侯尚 高览 李典、夏侯杰、夏侯敦、夏侯渊、夏侯霸

刘备手下: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病死于军中,时年54岁。

诸葛瞻,字思远,亮子,行都护卫将军。临阵战死,时年37。

诸葛尚,瞻长子。与父亲一起战死涪城。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均,亮弟,长水校尉。

诸葛乔,字伯松,瑾次子,驸马都尉。

诸葛攀,乔子,行护军翊武将军。

诸葛显,攀子。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前将军,假节钺,壮缪侯。被东吴偷袭兵败被杀。

关兴,字安国,关羽子,侍中、中监军,壮缪侯。

关统,兴子,官至虎贲中郎将,壮缪侯。

关彝,兴庶子,彝壮缪侯。

关平,羽义子。与关羽一起被杀。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桓侯。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

张苞,飞长子,桓侯。

张遵,苞子,尚书。

张绍,飞次子,侍中、尚书仆射,桓侯。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威侯。

马岱,马超弟,平北将军,陈仓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后将军,刚侯。

黄叙,忠子。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镇军将军,顺平侯。

赵统,虎贲中郎,督行领军,顺平侯。

赵广,牙门将。随姜维出征沓中,临阵战死。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司马徽称他为南州士之冠冕。军师中郎将,关内侯。围攻雒县,为流矢所中,时年36。

庞宏,字巨师,统子,涪陵太守。

庞林,统弟,荆州治中从事。随黄权投魏。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尚书令、护军将军,翼侯。

法邈,关内侯,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善于评价人,太傅。

许钦,靖子。

许游,钦子,尚书。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外孙,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

陈裕,祗子,黄门侍郎。

吕义,字季阳,南阳人,尚书令。

吕辰,义子,成都令。

吕雅,义次子,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安汉将军。

麋威,竺子,虎贲中郎将。

麋照,威子,虎骑监。

麋芳,字子方,东海人,南郡太守。降吴。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从事中郎,秉忠将军。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昭德将军。

伊籍,字伯机,山阳人,昭文将军。

秦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大司农。

夏侯纂,广汉太守。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掌军中郎将。

董允,字休昭,和子,侍中守尚书令。

董宏,允孙,晋巴西太守。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尚书令。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马良眉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其兄弟五人被称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左将军掾,夷陵之战中阵亡,36岁。

马秉,良子,骑都尉。

马谡,字幼常,良弟,为人言过其实,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街亭之战失误,被斩,39岁。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卫尉,城阳亭侯。

陈济,震子,城阳亭侯。

孟达,字子敬,宜都太守。

彭漾,字永年,广汉人,阳江太守。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长水校尉。被流放汶山郡。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骠骑将军,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因误军机流放梓潼郡。

李丰,严子,朱提太守。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固陵太守,都乡侯。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孔明死后与杨仪不和被杀。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有才干,丞相参军长史,绥军将军。因不满地位被流放汉嘉郡,自杀。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梓潼太守、裨将军。

霍弋,字绍先,峻子,监军、翊军将军,建宁太守。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王山,连子,江阳太守。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左将军,显明亭侯。

向条,朗子,御史中丞。

向宠,朗兄子,中领军。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阵亡。

向充,宠弟,射声校尉、尚书。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辅汉将军,领留府长史。

张毣,裔子,三郡守、监军。

张郁,毣子,太子中庶子。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黄元素,汉嘉太守。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谏议大夫。惧罪降魏。

王冲,广汉人,牙门将。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谏议大夫。

五梁,字德山,犍为南安人,习儒学,谏义大夫、五官中郎将。

周群,字仲直,巴西阆中人,儒林校尉。

张裕,蜀郡人,善相,州后部司马。

杜琼,字伯瑜,蜀郡成都人,精通究安术,左中郎将、大鸿胪、太常。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善郑氏学,学士。

许勋,慈子,博士。

胡潜,字公兴,学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之族。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

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来歙后代。父来艳,汉朝司空。官至执慎将军。

来忠,敏子,博览经学,参军。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通诸经史,大中大夫。

尹宗,默子,博士。

李撰,字钦仲,梓潼涪人,中散大夫、右中郎将。

陈术,字申伯,汉中人,博学多闻,著《释部》七篇,《益部耆旧传》,《志》,三郡太守。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中散大夫。

谯熙,周长子。

谯贤,周次子。

谯同,周三子,最像谯周。

郤揖,都督。

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揖子,祖父俭,灵帝末为益州刺史。官至令史。

张通,汝南人,殿中督。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曾出谋破杜濩、朴胡,杀夏候渊,据汉中。治中从事。不得已降魏。

黄邕,权子。

黄祟,权子,尚书郎。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安汉将军,建宁太守,汉兴亭侯。

李遗,恢子,汉兴亭侯。

李球,恢弟子,羽林右部督。随诸葛瞻拒邓艾,死于绵竹。

吕凯,字季平,永昌不韦人,云南太守,阳迁亭侯。为叛夷所害。

吕祥,凯子,阳迁亭侯。

王伉,亭侯,永昌太守。

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为人宽济有度量,镇南大将军,彭乡亭侯。

马修,忠子。

阎芝,巴西太守。

阎宇,有功干,于事精勤,右大将军。

张表,时名士。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原来市魏将,不受重用投向刘备,为人忠勇而严整,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后与魏将徐质交锋,临阵阵亡。

王训,平子,左将军,封宕渠侯。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为人识断明果。荡寇将军,关内侯。

张瑛,嶷长子,西乡侯。

张护雄,嶷次子,关内侯。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孔明称之“社稷之器”,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安阳亭侯。

蒋斌,琬子,绥武将军、汉城护军。为乱兵所杀。

蒋显,琬子,有才学,为太子仆。为乱兵所杀。

刘敏,左护军、扬威将军,云亭侯。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宽济而博爱,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成乡侯。被降将郭循所杀。

费承,祎子,黄门侍郎。

费恭,祎子。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好郑氏学,有文有武,督中外军事,大将军,平襄侯。被乱兵杀死。

胡济,镇西大将军。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邓禹后代,领兖州刺史,阳武亭侯,大将军。

邓良,芝子,尚书左选郎,阳武亭侯。

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都亭侯。为乱兵所杀。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关内侯。

廖化,字元俭,襄阳人,以果烈称,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中乡侯。

杨戏,字文然,犍为武阳人,护军、监军,梓潼太守,射声校尉。

张表,尚书,督庲降、后将军。

邓方,字孔山,南郡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

费观,字伯宾,江夏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都亭侯,加振威将军。

王谋,字元泰,汉嘉人,太常,关内侯。

赖恭,零陵人,太常。

赖厷,恭子,丞相西曹令史。

黄柱,南阳人,光禄勋。

何宗,字彦英,蜀郡郫人,精究安术,大鸿胪。

何双,宗字,有淳于髡、东方朔之风。

吴壹,字子远,陈留人,督汉中,车骑将军,假节,雍州刺史,济阳侯。

吴班,字元雄,族弟,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

陈到,叔至,汝南人,名位常亚赵云,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辅匡,字元弼,襄阳人,右将军,中乡侯。

刘邕,字南和,义阳人,监军、后将军,关内侯。

刘式,邕子,关内侯。

刘武,邕少子,有文才,与樊建齐名,尚书。

卫文经。

韩士远。

张存,字处仁,南阳人,广汉太守。

殷观,字孔休,荆州主簿、别驾从事。

习祯,字文祥,襄阳人,广汉太守。

习忠,祯子,尚书郎。

王甫,字国山,广汉郪人,荆州议曹从事。

王佑,甫子,尚书右选郎。

马勋,字盛衡,巴西阆中人,州别驾从事。

马齐,字承伯,巴西阆中人,尚书。

李朝,字伟南,别驾从事。

李邵,字永南,朝弟,广汉郪人,治中从事。

姚伷,字子绪,阆中人,尚书仆射。

李福,字孙德,梓潼涪人,尚书仆射,封平阳候。

龚禄,字德绪,巴西安汉人,益州太守。

冯习,字休元,南郡人,领军。猇亭之战阵亡。

张南,字文进,猇亭之战阵亡。

傅肜,义阳人,猇亭之战阵亡。

傅佥,肜子,关中都督。死于军中。

程畿,字季然,巴西阆中人,从事祭酒。猇亭之战阵亡。

程祁,字公弘,畿子。

程郁,畿子。

宠羲,巴西太守。

博士仁,字君义,广阳人,将军。降吴。

郝普,字子太,义阳人,零陵太守。降吴。

潘浚,字承明,武陵人,荆州治中。降吴。

刘璋,字季玉,原益州刺史,后降刘备,振威将军。

刘循,璋子,奉车中郎将。

关索,关羽三子。

孙权手下:

1.张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于彭城,是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 《三国志》对张昭的评价是“昭容貌矜严,有威风……举邦惮之。”。 2.程普(生卒年不详),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3.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4.韩当(?? - 227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5.朱治(155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代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6.吕范 (二)五大丞相 1.孙邵(163年 - 225年),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未年,他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后来,孔融投曹操,孙邵便随振武将军刘繇南下江南,后孙权封他为卢江太守。222年,孙权封为吴王,孙邵为宰相。 2.顾雍 3.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臣和主力军师。自孙权赋予大都督以来,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后任吴国的丞相 (244年至245年)。 陆逊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防御刘备来袭的“夷陵之战 ”(222年)。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军队于密林扎连营三百里,陆逊趁机以火攻大破之,大败刘备于夷陵,使刘备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里,也以致于蜀国后期一蹶不振。 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孙权的太子孙和而被孙权多次谴责。陆逊于245年去世,享年62岁。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4.步骘 5.濮阳兴 (三)超级大将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2.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国三国时代人物。孙权手下一谋士,为人宽厚,甚得孙权重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吴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3.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市东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四)十二名士 1.张纮 2.诸葛谨(174年 - 241年),字子瑜。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供职与孙吴政权,也是孙吴太傅权臣诸葛恪的父亲。 3.虞翻 4.严畯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文臣之一。据《三国志•吴书•张严程阚薛传》中所载“严畯字曼才,彭城(现江苏徐州)人也。少耽学,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 5.阚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 6.程秉 7.薛综 8.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官吏,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为《二十四孝》中怀桔遗亲的主角。 三国志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二十四孝》诗曰:“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 9.骆统 10.张温 11.陆瑁 12.吾粲 (五)十二战将 1.太史慈(166年 - 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群雄孔融、刘繇将领,后投靠孙策。 三国志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土,非其长也。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2.朱然(181年—249年),字义封,本名施然,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3.蒋钦 4.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武将。 5.陈武(?? - 215年),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曾任别部司马,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6.董袭(?? - 215年),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历任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后汉书对于董袭的评价:“慷慨志节、武毅英烈” 7.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的人物,通晓诸子,少有气力,好游侠。少年时是混帮派的不良少年。后来成为黄祖部下将领。经周瑜、吕蒙推荐后,在孙权帐下为将,立下数功。 据《三国志》记载,“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8.凌统(189年 - 237年,一说为217年),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9.徐盛 10.潘璋(—234年),字文圭,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1.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2.朱恒 (六)中期四大要臣 贺齐、吕岱、潘浚、陆凯 (七)孙权的两个女婿 全琮、朱据 (八)名门之后 张休(张昭子) 顾谭(顾雍孙) 韩综(韩当子) 陈表(陈武子) 太史享(太史慈子) 周循(周瑜子) 陆抗(陆逊子) 诸葛恪(诸葛谨子) 吕据(吕范子) 薛莹(薛综子) 朱异(朱恒子)
第2个回答  2010-02-16
简单明了的:
曹操:谋士:贾诩,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最聪明,堪与诸葛亮匹敌,可惜死得早),满宠,司马懿,司马师,邓艾,钟会。。。
武将:典韦,许褚(这两人超猛),张辽,徐晃,于禁,乐进,李典,曹彰,曹洪,曹仁,张合,夏侯敦,夏侯渊,庞德。。。
刘备:谋士:诸葛亮,庞统,徐庶(后归曹操),姜维。。。
武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将,强),魏延(猛,但是不忠),张苞(张飞儿子),关平(关羽义子),关兴(关羽儿子)
孙权:谋士:周瑜,鲁肃,陆逊,吕蒙,诸葛瑾。。。
武将:黄盖,程普,太史慈(强),甘宁,韩当,周泰,蒋钦,凌统。。。
第3个回答  2010-02-10
曹操的手下有:郭嘉,荀攸,典韦,许诸,徐晃,曹仁,曹洪,于禁,李典,乐进,张辽,夏侯敦,夏侯渊,许攸,徐庶(新野之后被曹操用计骗到,但不为曹操出计谋)司马懿,张欱,高贤,蔡瑁,张允,蒋干,邓艾,钟会,王双,司马昭,司马师(有些人曹操死后才出现的,但魏国曹操打出来的,应该也算)
刘备的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诸葛亮,徐庶(新野是他的军师)严颜,马岱,刘封,廖化,王平,法正,庞统,关平,孙乾,周仓,马良,马谡,姜维,孟获
孙权的手下有:周瑜,太史慈,甘宁,吕蒙,鲁肃,陆逊,张昭,黄盖 ,潘璋,周泰,韩当,凌统,马忠 ,诸葛瑾 还有还多想不起来了。。。。。 楼上的,你的貌似抄袭的吧
第4个回答  2010-02-09
东汉部分 (除开三国势力的其余势力)
张角 张宝 张梁 董太后 何太后 何进 汉少帝 汉献帝 张让 段珪 蹇硕 潘隐 曹节 卢植 郑泰 董承 王子服 蔡邕 王允 吉平 伍孚 丁原 董卓 李儒 李肃 吕布 吕布之女 貂蝉 严氏 陈宫 袁术 袁绍 袁谭 张绣 胡车儿 张绣嫂邹氏 审配 审荣 沮授 田丰 郭图 颜良 文丑 韩猛 淳于琼 纪灵 马腾 韩遂 刘表 蔡夫人 刘琮 陶谦 孔融 张鲁 伏完 鲍信 鲍忠 张任 刘璝 泠苞 司马徽 崔州平 石广元 孟公威 华佗 韩玄鲍隆 潘凤 许贡 吕伯奢 华雄

曹魏部分
曹操 卞氏 曹丕 曹彰 曹植 曹睿 曹芳 曹髦 曹奂 曹真 曹爽 曹训 曹羲 曹仁 曹洪 夏侯敦 夏侯渊 夏侯尚 夏侯霸 夏侯懋 夏侯杰 张辽 张虎 徐晃 许褚 张郃 高览 典韦 文聘 于禁 李典 乐进 庞德 韩浩 刘岱 王忠 郭嘉 徐庶 程昱贾诩 荀彧 荀攸 贾逵 李伏 许芝 刘晔 毛玠 辛毗 陈珪 陈登 蒯越 蒋济 郭淮 钟繇 钟会 邓艾邓忠 陈群 许攸 杨修 陈琳 华歆 蒋干 王朗 张缉 夏侯玄 王经
崔谅 杨陵 马遵 郝昭 费耀 蔡瑁 蔡中 蔡和 张当 孙礼 李胜 桓范 苏越 成济 孟坦 王植 秦琪 羌王迷当 俄何烧戈 胡遵 秦良 徐质

蜀汉部分
刘备 糜夫人 甘夫人 孙夫人(孙尚香)刘禅 刘谌 刘琦 刘璋 刘封 诸葛亮
诸葛瞻 诸葛均 黄承彦 庞统 法正 关羽 关平 关兴 张飞 张苞 赵云 黄忠 马超 马岱 姜维 严颜 魏延 王平 廖化 马谡 周仓 费祎 邓芝 郗正 杜琼 孙乾 伊籍 糜竺 简雍 蒋琬 许靖 李恢 秦宓 黄权 王累 糜芳 董允 孟达 张松 谯周
马良 张嶷 马忠 张翼 吴班 杨仪 高翔 陈式 黄皓 李福 王甫 赵累 杨锋 孟获 孟优 孟节 祝融夫人朵思大王 董荼那 胡班 范疆 赵范 赵范嫂樊氏 裴元绍

东吴部分
孙坚 吴太夫人 吴国太 孙策 大乔 孙权 孙亮 孙休 孙峻 孙綝 孙据 张昭 张布 周瑜 小乔 乔国老 鲁肃 吕蒙 陆逊 太史慈 黄盖 程普 甘宁 程咨 丁奉 周泰 韩当 蒋钦 凌统 潘璋 诸葛瑾 诸葛恪 阚泽 吕范 步骘 薛综 陆绩 严畯 张温 程秉 顾雍 魏邈 施朔 周善


司马望 司马懿 司马昭 司马师 司马炎 贾充 邵悌 陈泰 丘健 胡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