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方言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全省有语言的世居少数民族人口约1200万人,其中约有600万人不通汉语。各族语言内部在语音、词汇上也有小的差异,从而形成在同一民族语言里又分为若干方言和土语,其中尤以苗语的方言土语最多,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方言,各方言下面又分为若干次方言和土语;瑶语有优勉、斗睦、巴哼3种方言;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黔西三种土语;侗语分南北两种方言;水语有阳安、潘洞和三洞三种土语;仡佬语有4种方言。 贵州布依族摩挪簸箕画

彝族和水族在解放前有自己的文字。水族文字是一种从右向左书写的单音节方块表意文字,因有的文字有如倒写或反写的汉字,故又有“反书”之称。苗族文字是1905年英国传教士和当地苗族人根据苗语西部方言的发音特点研制出的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以上几种文字由于文字本身并不完善,加上它们的使用主要局限于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因而只掌握在少数巫师、教徒之中,在民间没有真正推广使用。 解放后,政府分别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了拼音文字,并在这几个民族的聚居区内试行推广。“文化大革命”期间,试行工作一度终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试行工作恢复。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民委组织专家学者对贵州实验推行的苗文(黔东方言)、布依文、侗文进行论证验收,认为已具备正式推行的条件。199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根据调查组的意见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要求,向国务院呈文要求正式批准上述三种文字。

民族语文规范标准研制及信息处理情况 由于资金紧张和向国务院申报的苗文、布依文、侗文方案还待批,贵州省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近年来,主要抓了教材和工具书的编纂工作,先后出版了几种民族文字的双语教材和扫盲识字课本,编辑了《苗汉词典》、《汉苗词典》、《布依语常用词汇选编》等词典、工具书。

贵州话,属于西南官话的一支或者说是多支,所谓贵州话可能是以贵阳为主要标准来看吧。但是现在整个西南官话地区语言受普通话影响有逐渐发展壮大相互统一、同化之趋势。和大多数汉语方言所感受到的方言生态危机不同,西南官话不但没有受到普通话的威胁而萎缩,反而由于西南官话语法系统与普通话有较大的一致性,她跟随普通话一道发展,现代汉语书面语一切现代化成果都能为之所用,在不断东进、南侵、西扩、内没。

西南官话又称上江官话。分布在中国西南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几乎全部汉语地区、以及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广西北部和湖南西北部、南部(与土话并用)。于西藏军分区隶属于成都军区,大多数官兵来源于云贵川渝,同时由于地缘因素,西藏人民同西南人接触最多,他们在非课堂中学习的汉语也是西南官话。西南官话由于内部一致性较高(主要是声调调形的同一性较高),彼此都能接受对方的口音,所以通用性较广。西南官话是中国除了普通话之外覆盖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方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约2亿,占全国人口的1/5,整个官话人口的1/3,并且相当于湘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民国初年曾以一票之差落选于北平官话,差点成为中国国语。当时候选的3个方言是西南官话、北平官话、广东话。广东话是最接近古代的,因为孙中山自己是广东人,为了利于联合北方政府,他排除了广东话成为国语的可能,而西南官话以一票之差败于北平官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