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社会上还是有一些人会对女性产生歧视?

如题所述

因为社会分工不同,或者说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不平等。没有完全的平等,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

氏族部落时期以采集狩猎为主,采集相对狩猎是更加稳定的生活资料获得方式,所以从事采集的与繁衍后代的女性在社会关系里就占据主要地位,也可以说就是女权高于男权了。
进入农耕文明以后,男性作为农业耕地的主要劳动力,在生产关系上更加重要,女权日趋衰落,男权兴起。这种因为劳动利益产生的歧视普遍存在于现在社会,比如职场中对女性的歧视就是普遍存在的,女人有例假,没孩子的生孩子要产假,都是老板们不喜欢女性的理由。
从国朝历史上看,对妇女的压迫自唐之后愈演愈烈,尤其程朱之学,更是赤裸裸的欺负女性,这种思想残存至今,国人身在其中不自知罢了。比如对女性的道德要求往往要比对男性苛刻,离婚女性的再婚成功率远低于男性。
综上我没有觉得现在是男女平等或者女权已经强过男权。
我们看到一些自立自强的女性,做到男人做不到的成就,并不代表女性群体就比男性群体更加强势了。我国在女权维权方面的道路依然很艰难,想要移风易俗是穷数代人的坚定不移才能做得到的。
而社会分工的明确化也会使职场的歧视长久持续下去,这里也有某些岗位歧视男性的现象,所以要绝对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是不太现实的,我们为之努力的也仅仅是弱势群体有一个发出声音的机会,我们有一个帮助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8
(1)收入歧视

研究证明,绝大多数女性的收入都比男性收入低,一方面是受到了社会普遍观念影响及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歧视,另一方面也是由女性自身造成的。

女性尤其容易低估自己,这也正是她们收入“低”于潜能的原因。在众多大学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同样一份实验室的工作,女性能够接受比男同事低得多的报酬。这一点不因女性前一份工作的收入高低而改变。

其根源,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是一种“压抑效应”,具体指在社会上只占少数的人群,在社会精英层面前,往往容易低估自己。弱势群体会认为,自己的这种弱势地位是理所当然。看到优势群体的优势时,女性会认为是本该如此,而不管这种优势是多么不公平。

(2)外貌歧视

曾有人对女性就业做过问卷调查,在问到“女性在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的问题时,排在前4位的答案是:外貌气质、学历和公关能力,分别有70.1%、67.2%和60.7%的被访者选择了这些选项。另外有不少单位对女性婚姻状况也提出了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外貌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都很重要。据报道,一位记者在人才市场采访时也了解到了类似的情况。一名外语系毕业的女生介绍,2004年毕业以后,她就开始了自己辛酸的求职过程。口语一流的她,先后应聘了多个企业的翻译职位,只因身高仅有1.5米,屡次在面试中被刷下来。以至于几年来她只能靠当家教等工作“糊口”。

(3)心理歧视

在女性的职业歧视中,也不能排除女性职场人士的主观意识。很多女性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定位为“性别弱势群体”,由于有这样的主观意识存在,使她们在职场中可能变得比较敏感,容易强化那些原本并非是不公平待遇的现象。

比如,女员工看到男同事跟老板一起抽烟聊天,走得近,就觉得老板一定偏心男员工。另有一些女性在潜意识里认为,既然我们是弱势群体,当然就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可在今天竞争激烈的职场上,谁会无缘无故地特别照顾别人呢?有些时候,其实女性只是没有受到特别的照顾,但并不意味着就受到了歧视。

(4)能力歧视

在职场中,女性的能力往往会受到怀疑,很多人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世界上有男人和女人,但又根据其各自的生活层次、教育背景的不同被分为各不相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人在职场中的发展、境遇不能一概以性别而论。假如我们留心一下便会发现,女性在很多职业领域的发展比男性要好,譬如在基础教育、幼教、部分行业的销售、护理等方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7
一是在家庭层面,我们国家大多数家庭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区别,城市农村有所区别,因家长文化程度的不同有所区别。最为严重的是落后农村地区,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有的家庭不允许女孩上学,只供男孩上学。
有的家庭因为儿子娶不到媳妇,边用女儿给男孩子换亲,根本不考虑对方的情况,更不会考虑女儿的感受;有的家庭有女儿出资为儿子盖房娶亲,前不久还有因女儿拒绝出资,父亲边砍死女儿女婿的例子!更有甚者,溺死女婴,遗弃女婴的事屡屡发生!
二是在单位层面,多数用人单位存在重男轻女现象,一是因为女性生理条件决定的.女孩子录用过不了多久,就要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特别是现在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生育假期又变长.所以同样学历的男女大学生,用人单位严重倾向要男生.另一个方面,有的基层工作需要加班加点,工作负荷大,女性承受力受限,更有一些基层工作相对需要体力和独行,女生的安全问题和体力问题都成了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单位领导存在轻视女性智商问题.认为女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不如男性,宁要普通大学男生,也不要985和211的女生!这种观点有时在学生时代也有体现.同样的好学生,有的老师认为男生更有前途,男生更有发展潜力。
第3个回答  2019-03-28
目前总体来说歧视女性和重男轻女还是挺严重的。虽然没有过去严重吧。目前中国至少还有50%的人歧视女性、重男轻女。尤其是在农村、山沟、小县城。 重男轻女的根源就是:父系宗法制度。 因为父系宗法制度规定家族是父子父子传承的,家谱都是父子父子的写。女儿排除在家族以外。整个女性都被排除在家族主体之外。
只以家族里某男性的老婆/母亲的方式出现。 父系婚姻制度是:男娶女嫁,子随父姓。女儿出嫁就是别人家的人,不应该回来祭祖,出嫁的女儿只能去祭祀丈夫家的祖先。女性不能参与主持祭祀祖先的活动。所以家族里都不愿意生女儿,都一定要生儿子。
家里有儿有女的,也是自然是更重视儿子。儿子被视为家族的继承人,传宗接代的家族宝贝。女儿则被认为是帮别人家养的儿媳妇,女儿嫁人以后,就是别人的人,很少有机会回家孝顺父母。父系宗法思想导致至少有60%的男人都以为母子没有血缘关系,母系祖先都不亲,不应该孝顺外公外婆,不应该去礼拜母系祖先,不应该给外公外婆上坟。
只需要孝顺父系长辈,祭拜父系祖先就行。有些男生认母系血统、承认母子血缘,但是他们也还是认为母系血统是臭娘们血统,比较低级。没有父系血统重要、高贵。
第4个回答  2019-03-27
可能是女生天生体能不如男生强吧。
如果说女性是弱势群体,可能在体能上生理上确实是要弱一些,再就是也是生理构造决定的更容易受到情感上的波动和影响。但是又是性别决定了女性在思想上可能成熟的更早,考虑问题更细致,对于原则更坚持,这也就是没有绝对的“同等”。
但自身的弱点并不是赢得特殊待遇的理由,容易受伤害那就让自己眼睛睁大些思想独立些,容易受侵害那就在应对事情的时候机智些做事果断些,凡事还是从自身改进提高,而不是对别人做要求,这样才是保护自己和满足自己更好的方式。
一直要强调“平等”的东西,都是因为还无法做到平等。比如各种族平等,56个民族平等,男女平等。
所以客观来说,女性在社会上还是有被歧视和忽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