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阐述幼儿园和幼师该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哪些帮助

如题所述

通过对马斯洛上述观点的学习,总结了在幼儿教育中教育者应遵循的原则。
  一、创设安全的成长环境,进行安全教育
  在学前阶段,幼儿各个方面均不成熟,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常常会产生恐惧、焦虑感。作为家长和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对安全的依赖,要为其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如幼儿园里,游戏设备要稳固,教室桌椅边角要光滑圆润,鼓励幼儿活动要有秩序,面对幼儿的不安情绪,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和安慰;在家庭中,不仅环境上要安全,避免损伤性家具,而且更重要的是和谐的父母关系,家长应尽量避免在幼儿面前争吵。
  另外安全教育是必要的,在幼儿园或家里会出现许多突发事件,教育者至少应告知幼儿突发事件有哪些现象,面对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的教育,以减少幼儿身临其境时的恐慌,提供一个提前的心理预设。
  马斯洛指出儿童时期,需要强有力的外部控制来引导其内部的正常发展。他说:“儿童,尤其是幼儿,非常需要甚至渴望来自外部的控制、决断、纪律与安定。”与大人们有能力自行其事不同,孩子需要有明确的限制,因为他们还尚未成熟。儿童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自我控制或者有效地处理陌生的情况,若无明确的外部限制,儿童会感到恐惧,好像突然有人要他们肩负成人的责任。因而在进行环境的创设或者安全教育时,坚定的秩序和组织是必须要向幼儿说明和从小培养的。如告知幼儿拖把应放在哪儿,上厕所排队不推搡,这些看似是常规教育,其实也蕴含着安全教育。
  二、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
  正如马斯洛所说,现代社会人们对爱和归属的需要更为迫切,加之当今社会压力比较大,父母忙于工作,出现了“星期天父母”的现象,亲子交流时间越来越少,常常会给孩子造成父母不爱他、不想要他的想法,因此加强亲子交流是必要的,如父母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像电话、视频工具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虽然你不在身边,但还是想着他的;或者可以利用餐桌时间和幼儿谈话,不要因为自己累了就对孩子的亲近不耐烦;家长也可带幼儿出去玩,培养幼儿在家庭之外的爱和归属的体验,这种情感的建立对幼儿未来社会性的发展相当重要。
  三、重视赞赏的作用,建立各种和谐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对赞许、得到关心的追求,这有利于个体自信心的建立。在幼儿阶段,建立自信心尤为重要,否则会使幼儿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无能感。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适时地对幼儿进行表扬,面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不要一味惩罚,可以通过榜样的作用激发幼儿的行动或告诉幼儿下次要改正错误,做得更好,帮助幼儿从小建立自信心。作为教师,更要如此,对于班里的幼儿要一视同仁,随时给予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