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作霖为何被军阀徐树铮暗杀三次呢?

如题所述

袁世凯死后,北洋实质上再无能号令南北的雄主,段祺瑞虽然号称北洋之虎,麾下有一众皖系大将,但他想主宰北洋,一统天下,说到底也只能是一场注定会落败的春秋大梦。

但权势是山中雾,巅峰处最浓。

仗着在北洋阵营中资历最老、威望最高、名义上掌控的军力最盛,段祺瑞在袁世凯死后,很想做收拾乱局,定鼎北洋,南北一统的雄主,而他所依靠的头号智囊就是皖系中锋芒极盛的徐树铮。

徐树铮是徐州人,秀才出身,乡试不中后改走投笔从戎的道路。起初,他想投靠的是在山东做巡抚的袁世凯。那时,袁世凯正值母丧丁忧,不能亲自接见他这个慕名而来的年轻人,便派山东观察使朱钟琪来代他考察。哪知道,徐树铮与以“名士”自居的朱钟琪话不投机,被拒之门外。

就在徐树铮才不被识,郁闷落魄时,段祺瑞在小旅馆发现并收留了他。因为有这一段“伯乐与千里马”的渊源,段祺瑞对徐树铮始终赏识重用,而徐树铮对段祺瑞也很难得,始终忠心无二。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在北洋政坛上的纵横捭阖,操盘手都是徐树铮。猛眼看过去,无论是借张勋复辟搞垮大总统黎元洪,还是暗箱操纵俱乐部政治(安福俱乐部)逼退北洋之豹冯国璋,徐树铮的手笔都堪称“风云杰作”。

然而,袁世凯生前却说徐树铮是小聪明,不走正道。

不得不说,北洋时代最大的乱世枭雄袁世凯在识人的境界上,的确高出段祺瑞一截。一开始还看不出来,可自从徐树铮在1918年破北洋规矩,擅杀北洋元老陆建章以及在张作霖那里自作聪明地大搞“割肉饲虎”的权谋把戏后,袁世凯所说的这两点便慢慢地呈现了出来。

以至于后来有人评价说,段祺瑞是“成在小徐,更败在小徐”。

破规矩,擅杀陆建章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这个两句话就能说清楚,一个,自从之后北洋各派在实质上都十分警惕敌视徐树铮,段祺瑞的皖系也因此大失人心;二个,1925年12月30日,正值盛年时,他被同样不地道的冯玉祥枪杀在廊坊火车站,一切戛然而止。

再来说徐树铮的小聪明,在张作霖那里大搞“割肉饲虎”的权谋把戏。

在段祺瑞的皖系属于巅峰强势,冯国璋的直系处在实力次席的那个阶段,整个北洋真正的聪明人其实是两个出身很差的草莽,一个是布贩子出身的直系后起之秀曹锟,一个是胡子出身的奉系枭雄张作霖。

当时,这两位的羽翼都还未彻底丰起来,面对段祺瑞与冯国璋之间的争斗,他们的选择很聪明,而且是大聪明,两位均摆出了投靠效忠段祺瑞的架势。

从事后看,正因为有这极聪明的投机,他们才能够榨取到段祺瑞巅峰权势下的红利,借着段祺瑞的肩膀壮大了自己。

徐树铮和张作霖的恩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一出接一出地上演开来的。

当时,作为皖系的头号智囊,徐树铮为了能尽快联合奉系,打压直系的冯国璋,实现平定南方,武力统一的段氏春秋大梦,便以“接洽国防”为由出关去见了张作霖。

见到张作霖之后,徐树铮随即拿出了促奉军入关作战的大礼——日本政府根据中日军械借款协定运抵秦皇岛的两万七千条步枪。

徐树铮对张作霖说,我出陆军部开具的提取武器的条子,你出人,截下这批军火,我们三一分,但有个前提,奉军必须出关作战,助皖系完成武力一统。

见天上掉下这么大的馅饼,张作霖随即派兵连夜进抵秦皇岛,劫走了这批对奉军发展至关重要的军火。

冯国璋得知此事后,名令索要,张作霖匪气很重地致电回去:“此次奉军请领军械,系奉元首讨伐明令,整顿军队,为政府之后盾。”

段祺瑞得知此事后,也觉得大不妥,他指责徐树铮,此举是“教猱升木”,但徐树铮却反问段祺瑞一句,“教长江三督升木者是谁?”

言下之意,老大,这个时候怎能保守行事?冯国璋在长江不也是这么干的嘛!总之,他自以为是地认为,两强相争,唯险招才是胜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7
张作霖想利用徐树铮扩充奉系势力,而徐树铮则企图利用张作霖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这为两人之后的反目成仇埋下了隐患。
第2个回答  2020-10-26
张作霖作为东北三省的一把手肯定是要和其他军阀争夺更多的城池,徐树铮就是他的敌人之一。
第3个回答  2020-10-26
因为军阀徐树铮一直垂涎于张作霖在东北的地盘,所以对张作霖多次进行暗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