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寒》中的双子星,顾惜朝与戚少商,你更喜欢谁?

如题所述

一顾惜朝误终身,不顾惜朝终身误。



首先要声明的是,本文只评价电视剧中的顾惜朝。小说中的顾惜朝无甚可提,坏得彻头彻尾。电视剧中的顾惜朝却真真正正超越原著,可以说是个非典型性坏蛋。

出身是顾惜朝背负的原罪

顾惜朝出身青楼,是妓女的孩子,是一场淫乱交易下的意外。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低贱的出身是他身上永远抹不掉的污渍,永远迈不过的一个门槛。由于出身低微,他高中探花却被革去功名、投军边关却无法出人头地。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未能实现便已夭折。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明知道政审通不过,却还偏要去考公务员,注定悲剧……



但他还是不死心。他带着自己的心血之作兵书《七略》,毛遂自荐投书权贵,却无人赏识,沦为笑柄。然后,他遇上了千金小姐傅晚晴,这可以算是他这一生中最大的机遇,或者说是最大的不幸。不管如何,这都是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顾惜朝肯定从没想过要靠裙带关系走上人生巅峰。但他爱上了晚晴。他愈加急切地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为得是能让晚晴有一个配得上她的丈夫。

一见倾情

对晚晴的爱,可以说是加深了顾惜朝的人生悲剧。



朝阳、晚霞,都是世间最美丽的景色,那温暖朦胧的光晕有着相似,却又十分不同,正如这一对恋人。

傅晚晴作为丞相家的大小姐,天生富贵,从小锦衣玉食,然而她对富贵和权势并不看重,而是注重内心的安宁。她不喜欢被深锁闺中,而是向往自由洒脱的广阔江湖。


和晚晴相处的日子,恐怕是顾惜朝人生之中少有的快乐时光。傅晚晴即使知道了他的身世也不觉得有什么。顾惜朝英俊潇洒、玉树临风,身上的坚强、温柔、睿智、优雅,所有的闪光点都被晚晴看在眼里。而顾惜朝也愿意把所有的伤痛和黑暗隐藏起来,他是坚强隐忍的,他在晚晴面前愿意扮演一个正人君子和大侠。顾惜朝才智绝伦不甘平庸,傅晚晴聪慧大度外和内刚,这样两个不凡的灵魂相遇,注定会碰撞出不甘于寂寞的耀眼火花。

然而顾惜朝自卑,自卑自己的地位配不上晚晴,还怕晚晴不是真正爱他。他对这段感情珍惜,又胆战心惊小心翼翼。但晚晴在每一次关键抉择的时候,选择的都是顾惜朝。

她屡次插手顾惜朝杀害无辜的行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来为顾惜朝造成的伤害补救。不忍顾惜朝练魔功受走火入魔的痛苦,还帮他疏导练成了人人闻之色变的魔功。最后在铁手的苦苦劝说和对国家巨变的担忧,傅晚晴带着四大名捕众人来阻止顾惜朝逼宫,但条件是赦免顾惜朝。她最后挟持诸葛先生对顾惜朝绝望地喊“疯子,还不快跑!”成了她最后爱顾惜朝的证明。

其实傅晚晴真的是爱顾惜朝,自始至终只一心想让他变好,她没有别的奢求,只希望他能好好活着。然而,顾惜朝犯下的滔天大罪,让傅晚晴绝望,她爱他,可惜不能守他到最后了。唯有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神侯府一派的怜悯,放顾惜朝一马。

而顾惜朝的悲剧,从傅晚晴开始,就从傅晚晴结束。

最后顾惜朝抱着晚晴的尸体,再也无言,息红泪说,他到现在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顾惜朝直到失去了傅晚晴之后,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想要的只是和傅晚晴在一起。



青云之志,却成了致命之殇 

说完了出身和感情生活,来说一下顾惜朝的性格和价值观。

其实戚少商才是主角,但是作为男二的顾惜朝却更夺目。这一方面除了小哇当年的盛世美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人物的性格鲜明。逆水行舟,彻骨孤寒,在这一场对戚少商的追杀中,他想摆脱的,是碌碌一生的庸常命运。



青云之志,是顾惜朝的执念。为了得到实现志向的机会,他放弃好友知交、双手沾满血腥,江湖上人人欲得而诛之。血海深仇使得顾惜朝再无回头余地,步步前行,退无可退,最终落得爱妻香消玉殒、独自癫狂而去的下场。

然而,青云之志同时也是顾惜朝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一路行来,进京取功名盘缠不够便卖艺;功名被革就到边关投军;不得施展便写七略四处散发;无人赏识又投入丞相门下;追杀不利却屡败屡战……换作别人,恐怕早已经把坚持和梦想抛在一边另寻出路,但顾惜朝,经历再三挫败,不见丝毫气馁,拂去衣上尘土血污,一转身,依旧机变百出锋锐无匹,仿佛再多的失利也耗不去他半点锐气。



在很多电视剧里,好人坏人是一目了然海枯石烂不变心的。不过也有表面是好人其实是坏人的,也有表面是坏人其实是好人的,也有的是前面是好人,后来受了刺激变坏了,或者是前面是坏人,后来受了刺激变好了……这些人物,其实都比较好把握。

但是以顾惜朝的复杂程度,很难被归入到这样的框框里。

回顾追捕戚少商计划的过程,我们会发现,一路下来,戚少商依靠的,都是人性的“善”,是为了朋友和正义百死其犹未悔的思与行。而顾惜朝凭借的,都是人性的“恶”,是趋利避害罔顾他人但求自保的本能。而武侠世界存在的基础,也正是戚少商和那些为了他舍生忘死的朋友所坚持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浩然正气。



其实顾惜朝面对的已经不仅是一个戚少商,或者是戚少商再加上他的一帮朋友们,他要面对的,是整个武侠世界的精神。肉体可以消灭但精神还在传递。所有人豁出性命要保护的,并不是戚少商一个人,他们要证明的,也不是戚少商的无辜。他们是为了信念而殉道,守护的是侠义,也是人性中的善。这是整个武侠世界赖以存在的根基。这一点如果被顾惜朝颠覆,那他们的生存状态也会被颠覆。



武侠的主基调是基于“善”的侠义,然而顾惜朝的出身环境与性格特点决定了他所看到的世界,充斥着倾轧阴暗、弱肉强食。对于他来说,即使有过关于善的信念,也早已在少年时代坍塌殆尽,取而代之在废墟上重构起来的,是成王败寇的世界观,残酷而明晰。

顾惜朝的道德观属于政治斗争的权谋体系,迥异于武侠世界的侠义体系。这两种体系本无高下,都是高度完善、自成系统的道德系统,只不过前者多在高层权力斗争中适用,后者则更常见于民间和日常生活,有着朴实的善恶是非观与因果报应信仰。顾惜朝并没有什么道德缺失,恰恰相反,他有一套自己完善成体系的是非观价值观。

顾惜朝杀人,但从不乱杀,更从不滥杀。



比如,连云寨杀寨兵,当时顾惜朝自己人手不足,地形不熟,没有力量搞搜查,所以在听到敌人逃走的时候,立刻作出了“搜不是办法”的准确判断。更重要的是,此时敌人残余势力还在,周围危机四伏,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必然会陷入困境。在这样的战场形势下,杀几个戚的余党逼戚出来,是完全合理的战术手段。

杀雷家妇孺,是为了避免攻打毁诺城。戚雷逃跑藏匿的碎云渊,是个地势奇险,易守难攻的地方,加上息红泪在那里经营多年,设下重重机关,如果带兵强攻,他的部属必然伤亡惨重,所以攻城是下下策。作为主帅,顾惜朝有义务必须尽一切可能逼戚雷离开毁诺城,逼他们到对己方更有利的地形决战,来减少他手下将士的伤亡。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定要杀雷家俘虏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他在碎云渊前,没有下令攻打,却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孤身一人走上吊桥要求跟息谈判的原因。

作为军中统帅,手下部属的生命安危都握在他的手里,他对战场形势的每一个判断和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决定着手下将士的生死,如果顾惜朝对雷家的犯人发善心,讲慈悲,他的手下将士就要为此付出血的代价,这种善心,他是发不起的。

所以,顾惜朝杀人,都有身为一个军事统帅必须要那样做的理由。

顾惜朝这一形象之所以如此丰满,拥有如此之多的欣赏和拥趸,多亏编剧在人物塑造上的用心。顾惜朝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性格完整成形,理念与是非观也完整地得以确立。反派不再仅仅是反派的符号,而成为了另外一种道德体系之下,活生生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