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前,药剂拌种防病害有哪些?

如题所述

锈病,霜霉病。小麦锈病又被称为黄疸病,是麦子的关键病害之一,轻则麦麸不圆润,重则主茎枯萎,不可以出穗,给麦子产生巨大损失。播种前要药剂拌种有不错的预防实际效果。一般用三唑酮按种籽总重的0.03%相关成分拌种,

或用12.5%特普唑按种籽总重的0.12%的相关成分拌种,春小麦药力可保持60天上下;冬麦拌种后,冬前麦苗病发少,并且能继承到第二年病害时兴期。还可以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克,拌麦种100KG,翻拌后闷1-2钟头再播种。

预防小麦白粉病推行药剂拌种,能够延迟病发始期,融合预防小麦锈病等病害,应用立克秀飘浮包衣剂或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开展药剂拌种,能够延迟病发时间。

矮春梅拌种提升麦子抗旱性。矮春梅是一种由矮壮素,超强力高产素等各种成份组成的绿色植物萘乙酸,秋种时用以拌麦种,能够增强麦子主茎抗冷和抗倒伏工作能力,有益于提高效益。其功能一是能够增强种籽发芽率,出苗率合成苗率各1-2个点。

还可以提升麦苗素养,提高主茎抗逆性工作能力。出芽后茶叶的颜色深,叶脉厚,叶子短,宽,厚,挺,有益于叶子植物光合作用。与此同时细胞液浓度值提升麦苗抗寒力提高。三是还可以提升麦苗单棵抽穗,操纵株高,有益于健硕生长发育。

其操作方法是:公斤小麦种子用矮春梅2克,添加麦种净重4%-5%的水拌种,加水流量不能过大,不然会影响到操纵实际效果。用其拌麦种后,应提升播种品质,确保播种浓淡一致,维持土壤墒情适合,播时遇旱应立即浇水等。

在开展麦种拌种时,有时候为预防地下害虫,还可进入对应的灭虫剂以预防土壤层中的金针虫,蝼蛄,蛴螬,与此同时兼治初期出现的芽虫和灰飞虱,以操纵麦子丛矮病白心矮病的产生。一般采用的制剂有40%羟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对水1-2KG拌50KG麦种就可以。

在推行药剂拌种时,应留意不一样的农药杀菌剂不适合混合使用,以防药过多,造成肥害;农药杀菌剂和灭虫剂混合使用时要调节使用量,防止对种籽导致损害,危害发芽率。种籽应保证随拌随时使用,播种后尽可能使土质维持潮湿,充分运用药力。对购入的薄膜包衣种籽可在种前开展晒种,不用做拌种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0
全蚀病。该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根部病害,一旦发生全蚀病用药防治效果甚微。播种前用药拌种,是防治全蚀病的最简便有效的措施。
第2个回答  2021-10-20
黄疸病 ,白粉病,霜霉病 ,锈病 ,也可以杀死害虫。这样的方法是非常有效果的。
第3个回答  2021-10-20
这样的病虫害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蝼蛄,蛴螬,还有金针虫以及蚜虫等等病虫害,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保障工作,应该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