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如题所述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加速工业化阶段,在过去的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业化模式提出了挑战。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但是,我国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竞争能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制造中心。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的企业和产业正面临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严峻挑战。一些加工制造能力较大的行业,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导致缺乏竞争力。例如,我国的DVD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出口受到外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制约,被征收较高专利费,廉价劳动力优势被削弱。又如,我国的一些重要技术装备制造加工能力并不差,但因为缺乏设计和成套能力,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赚取少量加工费。技术装备的对外依存度较高。越是高技术设备越依靠进口。2001年,我国进口装备制造业产品约110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的48%左右。大量的国内需求只能拉动发达国家的GDP增长。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一些行业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优势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但是,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还是依靠引进和仿制。如果说过去在低端产品层次,我们可以靠引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靠市场换技术,那么,当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与外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在高端产品形成竞争时,人家是不会把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转让给竞争对手的。目前,从外国转移到我国的制造企业,大部分核心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仍然被外国公司所控制。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实施追赶战略。日本和韩国等实施追赶战略的经验表明,在进入高端产品和接近国际市场档次的市场竞争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加强研究开发,在战略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的低水平粗放型发展道路,我国的资源供应将难以支撑。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增长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把先进的技术与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一方面,没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引进高水平的技术;另一方面,一些关键技术和敏感技术特别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技术引进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是买不来的,国家的竞争力也是买不来的。我们要从实现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战略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二、我市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历史和特点
我市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全国各地企业的发展一样,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慢慢发展起来的。1992年以前,企业的技术主要来自于国营大企业和科研机构,许多技术是无偿取得的。由于短缺经济的作用,产品不愁卖不掉,所以他们在量上迅速扩张,而对技术创新的需要并不强烈。这一阶段的后期,企业大多积极开展与大企业联营活动,走联营合作之路,不仅从大企业那里获取技术,还积极引进国营企业的淘汰设备。有的作为大厂的分厂,形成稳定的生产联合体。至1987年底,全县开展科技横向联合和协作的企业有170多家,与全国15个省、市,5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并聘请外地科技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250多人来县作技术顾问。从而开展了企业办科研,以加快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1992年以后,是全市企业飞速发展时期。这时民营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也成长起了一批上规模企业,这时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中小企业以前的制度优势也逐渐在失去,因此,他们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以产品技术质量取胜。从这个时期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看,主要有三个特点:
A、“模仿创新”。就是先模仿,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开发和创新。这种类型在当前温岭中小企业创新模式中大量存在,大约占总量的38%左右。近些年,我市先后组织泵业企业参加了德国科隆、美国芝加哥、日本的五金博览会,参照国外的样品,大大改进了自身产品,提高了档次。2001年,温岭利欧电气公司在展销会上购买了一款水泵,仿制出注塑外壳整件,使该厂主打产品花园泵外观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出口订单纷至沓来。
B、“合作创新”。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设备不够先进,高科技人才不足,就走与高校合作开发之路,这种类型大约占53%左右。成立于1994年的浙江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在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的支持下,开发了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及半自动闭塞区间设备,并结合市场需求,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发了微机联锁系统软件,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拥有了稳定的客户与市场。2000年,万全信号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制开发的“面向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自组织建模技术与递归化集成系统及应用软件”荣获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C、“自主创新”。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以自主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自主创新在温岭中小企业里数量还不是很多,约占8%。温岭市的先导电机研究所优化设计软件,一个人10多分钟就可以设计一台新型的电机,这就是自主创新。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科教兴市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营造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引进人才和技术成果工作的意见》、《关于温岭市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认定暂行办法》、《关于温岭市科技型企业认定暂行办法》、《温岭市科技风险金管理试行办法》、《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一系列政策。并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每年技改贴息1000多万元,重大项目支持1000多万元,对龙头企业进行一厂一策扶持。至今已有25家企业实施了ERP管理,走上了科学管理的轨道。全市每年开发出新产品100多只,占全省开发新产品数第一。大量企业从依靠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数量型增长,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要素生产效率的质量型增长上来。
三、我市企业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企业虽然在向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当看到,我市的科技型企业还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的情况。在全市2万家企业中科技型企业不上百家,占百分之一都不到。在19家高新企业中,平均每家年产值只有8337万元,上亿企业只有三家。而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大都还停留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小改小革,而缺乏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精尖技术。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现在我市的科技型企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分析影响我市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不少,其中的主要问题是:
企业自身问题
A、企业家的问题。温岭的企业家阶层大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一批创业者,他们有二十多年来经营的经验,对传统意义上生产经营来说,他们是行家里手,但面对信息社会,面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他们会感到陌生,感到力不从心计无所出。于是企业主中有些就存在“小富即满”的安逸思想,没有发展壮大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因为他们的起点都比较低,大多数在高中学历及以下。(就是在1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里,也只有2家的法人代表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还有2家大学、2家初中,其余都是高中毕业。)学识的一般化带来产品的一般化,他们大都依靠价格优势开展同质竞争,而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B、管理模式问题。因为职业经理人阶层不够发达,企业投资者又对职业经理人不够放心,所以现在的管理模式绝大多数仍是家族式管理,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没有分离,因而企业大都还固守着独断式管理模式,没有实行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模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C、企业创新意识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盲目乐观,认为本企业产品销路好,不再开发新产品作为支撑,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据调查,温岭中小企业普遍对本企业产品寿命持乐观态度,有34.2%企业认为产品寿命在10年以上,25.1%企业认为在5--10年,19.2%企业认为在3--5年,只有20%左右的企业认为在3年以下。在经费投入上,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只占1%以下,而温岭大企业一般在1.5%以上,发达国家在5%左右。
企业发展外部环境问题
A、资金问题。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信誉等种种原因,其正常发展的资金往往都不能从银行融资得到满足,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往往会碰到融资难的问题。由于温岭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尤其是缺乏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所以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风险融资手段。
B、人才资源问题。虽然温岭市近年来科技人才资源量逐年在增加,但每万人口中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比浙江省的平均水平都低,2001年温岭市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00人,而且高级职称人才奇缺。就在这些有限的科技人才资源中,又有近90%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的仍是与科技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工作。
在对台州市107家上规模(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上)非公企业科技人才情况的调查表明,职工总数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占12.32%;高级职称人数占万分之11.79。而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占32.13%,高级职称人数占万分之85.49,可见科技企业的人才比一般企业要高出好几倍。按此比例计算,温岭市30万工业企业职工中,还要培养或引进中专以上人才59430人,高级职称人才2211人,才能基本满足向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可见人才缺口之大。
C、基础设施问题。温岭远离大城市,地处“长三角”的南端,接受上海幅射能力弱;不通火车、电力紧张,这些都是不利因素。但地处沿海,有高速公路、航空港、出海口,有利因素也不少。但与建设世界先进制造基地的要求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D、服务保障问题。我国没有一部类似于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本结构优化扶持金和新增贷款很少与广大中小企业有缘。普遍存在着的企业征地难、贷款难、办事难,在阻碍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联合和沟通问题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要扩张,就要走资本经营的道路,联合和并购都在所难免,上市了的规模企业可以进行证券买卖,而中小企业就没有这么便利,在产权交易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并购是很困难的。现在政府提倡企业整合,实行强强联合,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或以产业链来组织,实现配套厂之间的联合,这样的松散型组织已有成功,而紧密型的往往因一山不容二虎而失败。
四、进一步加快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加强对新型工业化的宣传,走科技型发展之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针。结合温岭的实际,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改造提升传统和特色产业,努力把温岭市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理论来指导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2.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企业主的素质
应该建立经常性的培训制度,以不断学习来解决知识老化问题,可以经常组织企业主到先进国家参观考察,让他们从繁忙的事务中脱出一阶段,到先进同行中去找找差距,思考一些问题,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这样也可以解决一些“小富即安”的思想,以激励他们不断进取。要鼓励企业主培养和聘请职业经理人,这是一个企业长远利益所在,也是企业能长治久安的一个措施,
3.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A、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事业。针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数量众多,贷款成本高的特点,可以采取利息市场化或赋予银行更多的利息浮动权来解决。在风险基金设立上,应该由众多主体参与。引导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甚至个人等众多主体投向风险资本。
B、进一步尊重知识和人才,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意识。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提供住房、转移户口等各种安居政策,解决好他们的职称、人身保险等后顾之忧。企业也应实行灵活的利益分配政策向技术人员倾斜,如采取技术入股等方式,以吸引优秀人才。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意识。
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超前。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能源、交通、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硬环境。加快城市道路和城市交通枢纽建设,建设沟通城区、泽国、大溪三角区域的主干道,实现“半小时经济圈”,尽快建好甬台温铁路。同时鼓励在工业园区中建立共用的技术开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公共平台,大幅度提高企业发展的保障能力。
4.加大政府引导作用,健全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日本、台湾在各县市都设有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内容有咨询服务、信息服务、技术创新服务、金融服务、财政服务、职业培训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国际化服务、配套协作服务和组织化服务等10项。应由政府出面予以引导,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完备的,能够提供各方面服务的体系。根据国外经验来看,我市应该从单纯金融服务转向金融与技术创新并重,并在信息、咨询上加大服务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工艺水平。
5.加快产学研合作创业网络建设
加强各类产业集群的建设,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各类园区为载体,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组织科研攻关,形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形成高新技术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区、出口产品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创业。已建立的浙江高校产学研创业中心要担负起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孵化和培育等工作,为产学研服务的配套设施要跟上,孵化创业大楼要尽快建设。在这里,除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展示,技术检测,创业场地等为项目孵化提供各种服务外,还要使之成为产、学、研的结合点,成为高校向下延伸的落脚点,以促进科技成果企业化,生成新的小型高科技企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