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名字的由来

如题所述

1、埃博拉病毒是在1976年首次被发现的,当时在扎伊尔(现刚果)西北部的村庄中爆发。由于这种病毒对当地居民来说是陌生的,并且具有高死亡率,他们错误地将其视为上帝或真主的惩罚。埃博拉河是该地区的一条河流,因此病毒被命名为“埃博拉”,以纪念这条河流。它是一种丝状病毒,极为罕见,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命性。
2、埃博拉是一种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体液、皮肤或黏膜传播的丝状病毒。此外,它还可以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人体感染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疼痛、内出血、外出血、发烧等症状。该病毒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世界卫生组织将埃博拉病毒列为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的第四级病毒。相比之下,HIV病毒被归类为第二级,而SARS为第三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