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表示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万美元,这个收入水平在国际上如何?

如题所述

2020年8月7日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张军发表署名文章,文章中提到: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不断提升。2019年,我国人均GNI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位次明显提升。2000年,世界银行公布人均GNI数据的207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名第141位;2019年,在公布数据的19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上升至第七十一位,较2000年提高70位。

 01

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究竟代表什么?它是怎么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的?在国际上各个国家的排名又是怎样的?

1、人均国民收入(GNI)

 人均国民总收入:是指国民总收入除以年均人口,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相等,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大致相当。人均国民总收入不等于人均收入。这是关键。

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获得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和财产收入等原始收入总额。人均国民总收入既包括企业所得和政府所得,也包括居民个人所得。而人均收入只包括居民个人所得。这样一说大家就应该能理解了。

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15年的收入分组标准为:人均GNI低于1025的是低收入经济体;1026-4035是中低收入经济体;4036-12475是中高收入经济体;高于12476的是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小于1185的经济体可以享受IDA贷款。

我国离最高目标已经不远了,未来可期。

2、那什么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指数主要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2005-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根据历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看,我国从2005年到2020年有了一个大的提升。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32189元,一个月平均下来就是2682.4元;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一个月平均下来就是3652.83元。

根据这个数据,你拖国家后腿了吗?


02

除了这两个指数,国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收入水平指标:

那就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成为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恩格尔系数指标: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结语:根据上面的几个衡量指标,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做一下分析。如果觉得自己拖后腿了,就奋起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已经非常努力,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就和国家一起享受富裕的生活。国家这阶段的目标是消除一些落后地区的脱贫人物,大家有能力的也可以对贫困地区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也祝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9

判定一个国家有多么强大,就会从GDP上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在2019年时候,我国的GDP总量将近100万亿。通过每年的平均汇率来算,人均GDP大约在10276美元;2021年我国的人民平均总收入将增长到10410美元,成功的突破10000美元大关。在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标准中,其人均GDP收入只要达到12536美元以上的就是高收入国家,我们离高收入国家不远了。

经济强劲

显而易见,人均收入的提高,背后一定是经济发展的强劲作为支撑。以前我们的农民们收入都是靠种地,可以说几乎是零收入,但是现在农民已经不再只是依靠种地靠天吃饭,而是会积极的开展多种种植,积极的迎合市场上需求的农作物,农民的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农民从贫困户一跃变成了富足的大户,这是农村的真实写照。

农村的交通发达了,运输不愁了,农民的发展就上来了,并且以让人惊讶的速度在稳步的发展,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农村。现在的农村,村民们以是农村人为骄傲为自豪。经济强劲,农村城市并头齐发展,让很多的人觉得现在生活富足了精神生活也让人心满意足。


还差一点

显而易见,我们离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个差距在2000美元左右,这个差距还是不小的,但是我们的发展已经让全世界瞩目了。人均已经达到了一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八万左右人民币,月收入达到了七八千,由此可见,现在的人们生活有多么的惬意。相信我们会尽快赶上着2000多美元的差距,切实的成为高收入的国家。

统计局表示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万美元,这个收入水平在国际上还差二千美元就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了。

第2个回答  2021-07-01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张军8月7日在人民日报发文表示,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进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世界排名位次明显提升。2000年,在世界银行公布人均GNI数据的207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名仅为第141位;2019年,在公布数据的19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上升至第七十一位,较2000年提高70位。

报告让人害怕

2018年初,国际发展及救援非政府组织乐施会(Oxfam)发布了一份名为《奖励工作,而非财富》的报告。报告中称,在2017年全球新创造的财富中,82%流入仅占人口1%的超级富豪口袋;而全球较为贫困的50%人口,在去年一年中,财富完全没有任何增加。此外,报告还称,2006年到2015年十年间,亿万富豪的个人财富平均一年增长13%,而普通工人的个人财富平均一年增长2%,仅为亿万富翁的六分之一不到。乐施会通过鲜明的例子说明“工人无论如何也追赶不上富人”:老板每年股息16亿美元,女工仅赚900块。

中国的人均GDP增长曲线很光滑,还没有陷入瓶颈的迹象,不久后就会超过俄巴墨等国

很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在人均GDP1万美元附近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发展模式碰到了瓶颈,人均GDP1万美元真是一个坎儿。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增长曲线很光滑,还没有陷入瓶颈的迹象,不久后就会超过俄巴墨等国。虽然舆论不时会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面临各种经济困难,但那是以6%的“保底”经济增长为背景的,在增长的基础上,有一些结构性问题也是正常的,不会出现像俄巴墨等国那样,连以美元计的人均GDP都不时出现震荡大降。

中国实现发展目标面临的困难

后发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轨迹并非只有一条。二战后,在和平与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迅猛增长,其中就包括一些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后发经济体。这些后发国家实现经济崛起的种种模式中,取得成功并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即“东亚模式”、“华盛顿共识”。

东亚模式最鲜明的特点有2个:1.出口导向的工业化;2.政府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强。最典型的“东亚模式”经济体如中国、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这些经济体都通过“东亚模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崛起乃至赶超。

华盛顿共识即新自由主义的产业私有化、去监管、贸易与资本自由化、浮动汇率等等。相较于东亚模式,华盛顿共识的争议性也更大,虽然在实践中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曾在一定程度上接纳了华盛顿共识,在波兰捷克等一些前华约国家也取得了成功,但在另一些国家却带来了非常糟糕的后果(比如接受“休克疗法”后的俄罗斯)。

第3个回答  2021-06-29
统计局表示中国人民人均收入水平超过1万美元,这个收入水平在国际上已经高了,这整个国际上还是有很多落后贫穷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人民一天都挣不了一美分,所以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在国际上处于很高的水平。
第4个回答  2021-06-29
这个收入水平在国际上属于比较高一点的水平,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所以国民水平也在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