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琵琶曲内容素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十面埋伏琵琶曲内容素材1

  乐曲由来

  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说,曲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明王猷定(1598—1662)著《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一文中记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埋伏》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如:《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 《李氏谱》名《睢阳平楚》,隋秦汉子作;一名《睢阳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乐曲特色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从这段描述可看出,汤应曾弹奏的《楚汉》与《十面埋伏》在情节及主题上一致,由此可见早在16世纪之前,此曲已在中国民间流传。

  《楚汉》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爱;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李氏谱》名《淮阴平楚》,隋秦汉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淮阴平楚》,凡十八段;《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十面埋伏琵琶曲内容素材2

  流传概况

  在现有资料中,最早记载有《十面埋伏》琵琶谱的是《华秋苹琵琶谱》(1819年初版,全称是《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以及《鞠士林琵琶谱》(鞠氏系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人,简称鞠士林谱);其次是《檀槽集》(1842年抄本)、《陈子敬琵琶谱》、《李芳园琵琶谱》(1895年初版,全称是《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简称李氏谱);再次是《瀛洲古调》(1916年)、《养正轩琵琶谱》(1926年初版,简称养正轩谱)、《汪昱庭琵琶谱》等。在上述各家琵琶谱中,对该曲曲名称作《十面埋伏》的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瀛洲古调》等;简称作《十面》的有《华秋苹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也有改称作《淮阴平楚》的,如《李芳园琵琶谱》《汪昱庭琵琶谱》等(在改称作《淮阴平楚》后,在曲名下注有“即《十面埋伏》”的文字)。

  不同流派在《十面埋伏》上体现着不同的记谱和演奏。清朝末期,《十面埋伏》便有无锡派、平湖派、崇明派、浦东派和汪派的不同演奏以及传谱。其中,无锡派以华氏谱为基础,平湖派以李氏谱为基础,崇明派以《瀛洲古调》为基础,浦东派以鞠士林谱、养正轩谱为基础,汪派则与浦东派同宗但又多方吸收其他风格。而至20世纪70年代以后,该曲多使用琵琶演奏者刘德海的演奏谱。刘德海的'演奏谱有两种版本:1976年的演奏谱较短;1982年进行了整理,在某些段落方面加以调整。

  作者辨析

  赵氏考证

  学者赵后起经考证后认为,作者是明末有“汤琵琶”之称的汤应曾。汤应曾自幼酷爱音乐,曾拜陈州(今河南淮阳)蒋山人为师,能弹百余首古曲。赵后起认为,由汤应曾完成的《楚汉》,即是琵琶曲《十面埋伏》。此外,汤应曾的朋友、明末清初的作家王猷定在他所著《汤琵琶传》中,描述了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文中写道:“《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至乌江有像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林氏推测

  琵琶演奏者林石城在进行相关研究后认为,该曲的创作年代、作者姓名虽未有确切材料,但可以推测:创作的年代,早于唐朝的可能性较小。原因包括两点。第一,最初传入的曲项琵琶只有四个音柱;唐代的壁画、雕塑、图画中的琵琶大都也是四个音柱;日本正仓院藏唐嵌螺钿琵琶也只有四个音柱。故音柱少、音域窄,不可能演奏该曲。第二,琵琶独奏约至唐朝时才较盛行。所以,他认为作者并不是楚汉相争时期的人,而是后人把数百年或一千余年以前楚汉相争的故事作为题材,创作了该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