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绘制后需要多少度烧制

如题所述

广彩绘制后烧制一般控制在摄氏800度左右。

广彩,汇广州彩、景德瓷于一体,融北方传统瓷艺彩绘与岭南画派技法、中国彩瓷工艺与西洋瓷艺及绘画技术于一身。主要分布于广州市荔湾、海珠、番禺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为广州市。

烧制技艺始于清康熙中晚期,乾嘉年间趋于成熟。现北京故宫藏有乾隆时作品《品碗》《凸珠琵琶瓶》。清中叶以后,因融入西洋工艺,远销欧美,法国及奥地利皇室订制的甲胄纹样彩瓷和纹章瓷餐盘,保存至今。清末,岭南画派大师名家参与广彩研制,引入国画技法。1949年后兴办广彩加工场和广州市织金彩瓷工艺厂等。

在白瓷胎面满绘色彩斑斓的图案烧烘而成,2000多个花色品种。工艺有选瓷、设计、描线、填色、织金、封金斗彩、烧烘7个环节。所选瓷胎多来自景德镇,要求洁白如玉,加彩后显出“万缕金丝织白玉”效果。

描线、填色的彩绘最能体现广彩工艺技巧的重要环节,既有散花鹊、织金人物羽毛、折色人物等独特技法,又融入岭南派国画的坠粉、双勾、草虫等技法,吸收西洋的油画、钢笔画技法,形成满地开光、锦边花心、通连式、满面式等彩绘式样。织金是广彩独创工艺,其以乳金作地色,用以烘托彩绘图案,故又称织金地。

烧烘为广彩制作的关键,所用颜料以水调成,彩绘时一层盖一层施彩,炉火温控不当易发乌变色,一般需控制在摄氏800度左右的较低温度,成品色彩才达到效果。现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濒临危境。


广彩产生背景:

清王朝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国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时期。

中国的陶瓷生产,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进入了瓷器的黄金时代。这就给陶瓷的外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中国陶瓷史》载“从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至十八世纪的清代前期,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欧洲,不仅作为日用品受到广大顾客的喜爱,而且在贵族上层间,优质的中国瓷器已经作为夸耀财富的手段。

清朝政府在消灭了沿海抗清势力后,并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扩大对外贸和交往。随着中国瓷器贸易的发展,除了原为国内市场需要所生产的一般瓷器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按照订货合同根据外商的需要特地生产的。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外商云集,一些商行可直接接受外商的订货,这就给广彩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