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大自然的语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上面两段文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第一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这两段文字中哪些词语使用的比较好?请举两例作具体分析。

4.文中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手法?(阿公阿婆,割脉插禾)有什么作用?

5.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试各举一例。

6.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吗?为什么?
快啊,急死了……在线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1
一、阅读课文,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本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训练概括能力。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目的是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次第”是什么意思?请用它造一个句子。)
    次第,一个接一个。造句略。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三、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扩展运用所学到的物候学知识。
  1、农谚“清明前,开秧田”讲的是根据节气来确定“开秧田”的时间;“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来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2、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后,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有过在初春爬山经历的同学,可能曾留意到山上的树木比平地上的树木发芽晚。
第2个回答  2009-12-30
1、用了拟人的手法。
2、时间顺序。
第3个回答  2020-02-24
此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引人入胜的笔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概述中外物候知识的发展、物候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物候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4个回答  2020-05-0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