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法律素养

如题所述

(一)尊重法律权威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威是其法定义务和必备素质。就大学生而言,作为一个公民,要在尊重法律权威方面加强砥砺,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作为,养成敬畏法律的良好品质,努力成为尊重法律权威、信仰法律的先锋。

尊重法律权威,
就要信仰法律,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
就要遵守法律,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
就要服从法律,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服从依法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就要维护法律,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具有良知的护法者。

(二)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治素养的前提。只有了解法律法规及其原理、原则,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提高法治素养。除了从书本上获取法律知识外,还可以通过收听收看法治广播电视节目、阅读法律类报纸杂志,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等途径学习法律知识。

参与法治实践是学习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现在,参与法治实践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一是参与立法讨论。我国国家或地方的很多立法都要广泛征求意见或者进行听证,可以参与这些立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有关意见。二是旁听司法审判。凡是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案件,都允许公民旁听,大学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旁听法院庭审,了解案件的审判过程。三是参与校园法治文化活动。

(三)养成守法习惯

养成规则意识、坚持守法守规是每一个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实施个人行为,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不得违反法律规范。处理问题、作出决定时,要先问问在法律上“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否合法可行。在处理守法与违法的关系时,要防微杜渐,防止因小失大。在面临选择的重大关头,要依法冷静权衡,防止因头脑发热或心存侥幸而铸成大错。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应做到懂规矩、守规则、依规范,坚持依法办事。

守住法律底线。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律不能成为“橡皮泥” “稻草人”,触犯法律底线就要受到追究。大学生应当坚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形成底线思维,严守法律底线,带头遵守法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