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下霜降的习俗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霜降的一些习俗

⭕登高

秋季山林空气清新,天气晴好,风轻云淡,登高远眺,一览美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登山还能使心肺舒畅,强身健体。能感受到一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觉!

⭕饮酒赏菊

霜降时节,菊花凌霜盛开,是赏菊的好时候,饮酒赏菊成为这一节令的雅事。并且我国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表示对菊花的崇敬和喜爱。

⭕捋桑叶

霜降过后,有些地方的人们会收集一些被霜打落地的桑叶,用来做桑叶卷、炸桑叶、桑叶馒头、桑叶汤、桑叶扎等,据说吃了以后还能延年益寿,所以又叫“神仙叶”。不过也是为了图个吉利啦!

饮食习俗:

⭕老鸭汤

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供不应求。秋季老鸭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等,而且性寒凉,最适合体热上火的人,对女性尤其有滋阴养颜的功效。

⭕柿子

“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福建人习惯在“霜降”前后买上几斤回家慢慢品尝。柿子不但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还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霜降节气之后,被霜打过的柿子更是绝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贵,还能滋补身体。

⭕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医生不要开药方”。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牛肉

广西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第2个回答  2022-10-22

💕霜降快要来临了了,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夏天的酷暑已经彻底离我们而去了,也提示这冬天 就要来了。所以今天就来聊聊霜降相关的知识。

🔴首先来讲讲霜降一词的来历🔴

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所以将这个节气定为“霜降”。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书中关于霜降的描述: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农历9月中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因为气温下降而凝结,露水会变成霜。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下面来介绍一下霜降时的习俗🟡

    吃柿子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在霜降这一天有吃柿子的习俗,泉州老一辈的人有一个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他们认为霜降这天天干物燥,吃了柿子冬天嘴唇就不会干裂。而且秋季是柿子盛产的时期,这个时候柿子皮薄味美,糖分含量高。

    登高

霜降节气也有登高远眺的习俗。这天登到高处,极目远眺,可使心旷神怡,心情舒缓。在登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可缓解坡度。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霜降这天赏菊也是一种雅事。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上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那时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这天霜降秋菊盛开,很多地方在这天会举行赏菊会,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吃萝卜

山东有句农谚是“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在霜降这天会吃萝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萝卜如果不及时收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萝卜营养价值较高,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白萝卜还有除燥生津的作用,非常适合霜降厚干燥的天气。

     吃补品

台湾地区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在闽南夜有一句谚语“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因此每到这一天,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鸭肉质肥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肉寒凉,适合体热上火者,所以秋季润燥首选吃鸭。

✨总结:霜降正值深秋,大家一定注意保暖。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和家人朋友欢度节气、共享佳俗。

第3个回答  2022-10-23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进入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有哪些习俗呢?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2、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4、霜降到了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5、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第4个回答  2022-10-18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霜降的习俗。‍

🏵️赏菊花

因为秋季菊花盛开,是赏菊的好时节。所以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名为“菊花霜”。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由此来表达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特别是南方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


🦀吃柿子、螃蟹

秋季是柿子甘甜之时,霜降时节,一些地方要吃柿子,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自古就有“色胜金衣,甘逾玉液”的美誉,现在也流传着一句谚语“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柿子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在中医上归肺经。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说的就是,柿子具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效。而且从这会就应该开始晒制柿饼了。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但要注意应适量而止。在南方,也有食用螃蟹的习惯,元代王冕的《舟中杂纪其十》中就说:“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扫墓与“寒衣节”

有辟邪就有敬祖。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据《清通礼》记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只是如今,霜降扫墓的风俗已少见。但不少地方还保留着敬祖的习俗,也就是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寒衣节”。寒衣节,也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这其实也是为避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而形成的习俗,在霜降节气之内的一个晚上,人们要在门外焚烧夹有棉花的红、黄、蓝、白、黑色的纸,并且把饺子倒在一个灰圈内,意思是天气冷了,给先人们送去御寒的衣物和温热的食物。寒衣节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也是亲人们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登高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第5个回答  2022-10-20

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秋老虎的威力开始减弱,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地面开始出现露水,气温骤降。随着秋天的结束,冬天也就要来临了。因此,全国各地也都有在这一天庆祝秋冬生活的习俗。

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国霜降的习俗都有哪些。

1、吃糯米汤圆

在北方地区,在霜降的时候吃糯米汤圆是很有特色的风俗。用糯米粉做成的,颜色白色,口感软嫩,味道很好。但对于南方地区来说,糯米团要在炒熟后才能食用。所以南方地区对于这道菜有吃“炒糯米饭”或者“贴秋膘”这一习俗。

2、吃芋头

霜降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有吃芋头和芋艿的习俗。因为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补霜降”。所以很多人到了霜降都会选择霜降这天来吃芋头来进补滋养。

3、熏羊肉

因为经过了霜降节气的洗礼,此时的羊肉肉质肥美,很适合在这个时候吃。所以每到霜降这天,不少地方都会进行熏肉或者是吃烤羊肉。而在东北地区,则有很多人会在霜降这天,在家里做一些熏羊肉

4、拔火罐(也叫贴霜降)

一般情况下一到秋天人们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关节酸痛等症状,这个时候人们就可以选择拔火罐了。

5、吃糕

霜降的时候,有地方也有吃糕的习俗。这种糕是用糯米制成的,比较软嫩,甜咸适中。多吃糕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寒冷。

最后也要适当运动,秋高气爽,天气渐凉。体质比较虚的人就会容易感冒。在这个时候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但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例如跑步、散步等运动方式都是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