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三岁之前,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哪些事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06

孩子出生后就训练大脑,到底有没有必要?

阿紫是一个很有自主意识的宝妈,喜欢研究一些育儿知识。比如辅食、大脑开发、幼儿训练等。虽然阿紫的女儿才满六个月,可是阿紫的训练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了。

阿紫买了很多训练用具,比如听觉训练的音响和音乐、视觉训练的卡片和玩具等。



从孩子出生后,阿紫就给孩子听不同的音乐,比如喝奶时放愉快的音乐,睡觉的时候放摇篮曲,玩的时候就放活泼的音乐。

阿紫的婆婆和老公经常说,“放这些音乐有用吗?孩子又听不懂,白费劲。”除了放音乐,阿紫还会拿一些黑白卡和彩色卡给孩子看。

经常举着卡片边给孩子看边说,有时候胳膊都有些酸了,但依然坚持。即使家人说:“这么小的孩子也看不懂,浪费半天力气,她也不知道。”



即使家人不太理解阿紫的行为,但阿紫觉得孩子出生后就要进行训练,对孩子有好处。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孩子的技能训练,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这五个技能,孩子三岁前要教

1)简单的数学

对于小的孩子来说,是没有数学概念的,需要家长教会孩子辨认和学习。

比如,1-10、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颜色、形状等。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跟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认知。比如:桌子上有几个香蕉?香蕉是什么颜色?



2)安全防范意识

三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记住一些事情了,还需要学习一些安全防范常识。

家长可以让孩子背下父母的姓名和电话,甚至是家庭住址。家长还要告诉孩子一些安全常识,比如: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不能跟陌生人走等。

3)常用礼貌用语

有礼貌的孩子,总是会让人更喜欢。家长要教孩子一些常用礼貌用语,比如,你好、请、谢谢、麻烦等等。

当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可以说,请问您可以帮我一下吗?当别人帮助自己后,要说声谢谢。

4)情绪的表达



当孩子语言能力缺乏时,不能很好的精准表达自己情绪和想法,常常用哭。有些家长会进行分析或者猜测孩子的情绪,而有些家长可能会置之不理或转移注意力。

其实有时孩子的哭,可能是身体难受、或者有些心理上的不满。家长要学会和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也不用为他将来上学所担忧。

5)正确的用笔

三岁左右的孩子,要面临上幼儿园。幼儿园的生活,经常需要画画和用笔。对于小孩子来说,刚开始拿笔、写画,会有些吃力和用不好。

家长要多一些耐心,陪着孩子多练习。把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进行纠正,让孩子尽快正确用笔。

刺激孩子大脑发育,可以这样做

1)对话

这里的“对话”,并不是说像大人那样说话沟通。因为小的宝宝,还不能说话,或还不太理解大人的意思。



从小就可以学着跟他对话,语气温柔、语言简单,慢慢形成一种交流语言,有助于刺激宝宝大脑发育。

当宝宝哭闹时,可以尝试的去询问和分析原因,看看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千万不要因宝宝哭闹,就感到反感或怒吼,这样对宝宝是一种伤害。

2)抚摸

研究表明,妈妈多抚摸孩子,可以刺激孩子的触觉神经,并让孩子有安全感。

平时多多抚摸孩子,能让孩子们表情变得多,体力也增强,还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处于放松的状态,还能刺激大脑发育。



3)游戏

孩子小的时候,基本肢体不太协调。当孩子还不会爬的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玩游戏。

把玩具或孩子喜欢的东西放在远处,让孩子去爬、蠕动身体,这样不仅能刺激大脑发育,还能增加身体的协调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