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来源是什么?

如题所述

姓的来历,几千年来变化多端,说法不一,但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母系氏族社 会,以母亲为姓。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姑、姬、姜、妫、姒等。这是母系氏族社 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二、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
三、以古国名为姓。虞、夏、商朝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乃姓汪;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代便姓阮。
四、以封地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周昭王的庶子被 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儿子被 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
五、以官 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 职为姓。
六、天子赐氏,以 号为姓。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姓痛;周惠王死后追 为惠,他的后代便姓惠。
七、以祖辈的字为姓。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鲁孝公的儿子子 ,字子臧,其后代便姓臧。
八、因神话中的传说为姓。传说舜时有个纳言是天上龙的后代,其子孙便以龙为姓;传说神仙中有个青鸟公,后人便也有姓青鸟的。
九、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比如战国时代田齐襄王 法章的后代本姓田,齐国被秦灭了,其子孙不敢姓田而改姓法。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明代燕王朱棣以讨 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 翻建文帝并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而太监马三 保因“靖难”有功而被赐姓为“郑”;后他改名为郑和。
十、随着历 史的发展,民 族复杂化,有些姓则是民 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像封 建宗法 制的维护者所宣 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十一、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 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 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十二、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现在常见姓。
十三、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 史演变,现在已不复存在。
十四、以乡、亭之名为氏。现在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十五、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十六、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宋戴公之 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十七、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 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 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十八、以官 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 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十九、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二十、古代异族汉化后改的姓。
二十一、以谥号为氏。
二十二、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7

1、薛姓,是中国一种姓氏。始祖奚仲,因分封在薛国而得姓,以封邑名为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子禺阳第十二世孙奚仲,后人有以国名为氏。

2、徐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

3、许姓,中华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许姓在《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

4、夏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由姒姓夏氏和妫姓夏氏组成。其中以大禹后裔姒姓夏氏为主。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4位。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夏氏人口约470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38%,排名第55位。

5、肖姓,中国姓氏。中国大陆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二简字之后,“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不仅姓氏)。于是所有的萧姓被写为肖姓,可后来正式废除二简字之后由于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难,所以有不少人没有改回萧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薛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徐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许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夏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肖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