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奖状上写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奖状有啥区别吗?

如题所述

肯定有区别,因为“三好学生”奖状比一般“优秀学生”奖状的含金量更高。

“三好学生”,主要指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关于“三好学生”的评选,从1954年就开始了,通常以固定比例和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在全国大中小学校中普遍推行。

可见“三好学生”的评选不但深入人心,而且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在2012年3月,曾有多位政协委员联名发起停止评选“三好学生”的提案,但教育部表示:教育部并未对“三好学生”评选作出统一规定,不会干预学校做出决定。

总之,在大中小学校的学年评比中,“三好学生”始终是一项重磅的荣誉称号。而“优秀学生”奖状,则一般发给班上成绩优异的同学或班干部,并没有太多讨论价值。

想要当上“三好学生”的孩子,只是学习好还不够,还得道德好(不调皮捣蛋、上课专心听讲)、身体好(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跑得快、跳得高、扔得远,在运动会上能为班级争光)。所以说,如果学年末没有评上“三好学生”,其实也挺正常的,因为名额稀缺、标准模糊,范围宽广,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想要在成百上千的学生中,公平合理地挑选出符合名额要求的“三好学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综合来说,中小学生想要当选“三好学生”,

首先,学习成绩必须优秀,最起码在班级前十名;

其次,平时在学校和班级表现好,比如作业质量高,能够团结同学,对老师有礼貌;

最后,性格开朗、善良真诚,在同学间有人缘,这样在投票时就能高分当选。

至于大学阶段的“三好学生”,固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写在简历上,但是说实话,大学里的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比比皆是,“三好学生”奖状虽然难得,但因为缺乏实质性的现金奖励和政策优惠,似乎显得并不如中小学阶段那样光鲜亮丽。

但是,如果咱们能够当选“三好学生”,并写在简历中,对于毕业后的求职就业,也是有好处的。最起码用人单位看到简历后谁说:

不错,这孩子在大学里没有混日子,的确是学有所成。

当然,比较大学里的校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校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不管是奖励金额还是“含金量”来说,都是国家励志奖学金最好,其次是校一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最后才是校三好学生。

由此可见,“三好学生”听起来比较“高大上”,看起来非常光鲜亮丽,拿到奖状,也让人不免有些小得意和小开心,但是,你要说这项荣誉有什么特别的好处,那是没有的。不管是在求职就业还是职场考评,都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但是尽管如此,“三好学生”这项极其稀缺而又傲娇的荣誉,还是值得我们去争取的。总不能等到毕业后和许多学霸同学去竞聘岗位,人家都是“年级第一、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你却只有个“成绩合格”,这就不只是寒酸,而是扎心了!

那么如何争当“三好学生”,在同学和老师的评比考核中占据优势呢?其实只有一句话,那就是:

做好自己,努力争取,不留遗憾,接受一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3

想起自己读书的那阵子,每学期末发成绩通知单时,最期望得到的,那一定是写有“三好学生”的奖状。要是拿到老师发的奖状写的是“优秀学生”,瞬间就会有一种失落感,会觉得输给其他同学。

尽管两张奖状的大小、图案、颜色什么的,都一样,但是领到奖状时的心情是不同的,这就足以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从“含金量”上讲,写有“三好学生”的奖状,那是高于写有“优秀学生”的奖状的。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在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也就是培养综合优秀的学生。中小学教育阶段,学校更侧重于德育、智育、体育,学生评先评优时也更看重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这3个“好”就是“三好学生”的由来。

“三好学生”的评选奖励,并非近来年才兴起,已经有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并且还有统一的、具体的评选比例、评定标准。谁要是拿到了“三好学生”的奖状,那就代表着是“好学生”“好孩子”,不仅学生自己会很高兴、感到荣耀,就是父母亲人也很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相对于“三好学生”奖励综合优秀的学生,而“优秀学生”则是侧重于对某个方面、某些方面优秀的学生的奖励。比如学业成绩优秀、思想品德优秀等等。个人以为,颁发“优秀学生”奖状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就是扩大奖励面,以期鼓励更多的学生奋发学习、努力上进。

拿到“三好学生”奖状的学生,也不要骄傲,更不要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奖状和荣誉只代表昨天,并不“包打天下”,后续的学习成长来不得丝毫懈怠,标兵不好当啊,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不注意,就可能在下个学期、下个学年被追兵赶超,从而降格为“优秀学生”,或者不再有奖状。

当然,拿到“优秀学生”奖状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请多些对自己的肯定,保持己身优势,自觉向“三好学生”看齐,以时间换空间,最终实现比学赶超,一举拿下“三好学生”,就此持续保持下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探讨“三好学生”奖状与“优秀学生”奖状的差别,并不是让同学们把眼光锁定在拿奖状上。老师发奖状的目的,在于肯定和表扬先进,树立榜样,鞭策后进,激励大家认真学习,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不是让大家为了拿奖而拿奖。

再说,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都是有名额限制的,并不说明没拿到奖状的同学就不优秀。作为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懂得奖状背后的东西。只要自己努力了,各方面优秀了,获得健康成长了,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褒扬与奖励!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请联系速删)

第2个回答  2021-01-24

           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虽然都是一种荣誉,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其一、概念不同,三好学生是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俗话来说就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优秀学生只是指某一方面优秀的学生,一般指的是学习好,或者是班级干部管理能力突出、乐于助人团结友爱、懂礼貌爱劳动的学生。

         其二、所占比重不同,以小学为例,三好学生一般占班级学生的20%左右。优秀学生一般占班级学生的5%左右。一个班里的三好学生要比优秀学生多,所以三好学生所占比重要比优秀学生的高。

          其三、分量不同,以小学为例,只有各方面都表现突出的学生才会被评为三好学生。某一方面突出的会被评为优秀学生,例如学习成绩好,但是劳动不积极或者不团结学生,算不上三好,仅能被评为优秀学生。但是如果是县级以上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价值就是一样的。

          其四、三好学生一定是优秀学生,但优秀学生不一定是三好学生。三好学生包含范围大,三好学生要求其全面发展,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就需要付出比旁人多的努力。但是,人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各方面都优秀。要尊重个体差异,只要每个人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就很棒了。因此学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评价和表扬。

         总结以上而言,三好学生要比优秀学生含金量高些。我国一直在提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现在不仅讲“三好”还要讲“五好”,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奖状可是让家长对孩子在校的表现有个直观的了解,家长也可以以此来有针对性地去培养教育孩子。但是无论是三好学生还是优秀学生都是一种荣誉,都是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一种肯定。

第3个回答  2021-01-28

每到学期期末,学校就会印刷各种奖状颁发给学生,这些奖状本身很廉价,一张几块钱,但是奖状本身的精神鼓励有时候却是无价的,也可以说用钱买不到的东西。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谁能拿?决定给谁拿的又是谁?

一,谁能拿?怎么拿?拿什么?

学校印发的奖状名目繁多,常见的无非是“三好学生”、“成绩优秀奖”、“优秀班干部”、“学习进步之星”、“创新三好学生”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奖励含金量参差不齐,可有可无。到底是谁能拿这些荣誉奖励呢?根据平时经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者、某一科目成绩优秀、遵守纪律者、教师班级管理得力助手者等等优先获得。可以说,这类荣誉奖励多是由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平时表现来拿到。至于拿什么样的荣誉奖励,看学生的哪一方面比较突出。

二,决定给谁拿的又是谁?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拿到奖励。但是,如果有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奖励的名额有限,那就会优先选择给比较听话、性格文静、课堂上习惯回答问题,肯帮教师做事情,和同学关系好,遵守学校纪律的学生。决定给谁奖励名额的多数时候是该班级的班主任。因为,也只有班主任才最熟悉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与实际情况。如果孩子考试得第一名,这只能说明学习成绩优异,并不能表示其他当面也很优秀,如果上课不喜欢发言,性格比较内向的话,这样的学生也是不会容易得到关注,获得创三好而不得三好也很正常。

此外,以上我所说的只是理想情况下的给学生荣誉奖励。很多时候,奖励给谁还要根据教师的喜好,以及学生和教师关系亲密不亲密。据我所知,如果某班级里有同事的孩子,那班主任就会偏向于优先给同事的孩子,或者和班主任关系亲密的学生,这点与成人社会有惊人的相似。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荣誉奖励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说明学生在某一时刻表现得比较符合别人的要求而已,没必要较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生活的真理。

第4个回答  2021-01-22

一个学期结束后,一个班的前五名学生总是获得奖状,有进步奖、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学期标兵等。现在我对三个好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三好学生最重要的是他们良好的品德,然后是平时的表现,包括各种成绩:学习、体育、动手能力、课堂表现、与学生相处等等。拿到奖状的乐趣在于老师喜欢我,肯定我的能力。

一般来说,如果你想当一个三好学生,你必须首先得到好成绩。毕竟是学生,成绩是第一位的!所有科目必须优秀或以上,一、二年级,试卷满分100分,优秀要求95分以上,其他年级要求90分以上,到三四年级,除语文数学要求优秀,英语、科学等学科也要求优秀或以上!所以,要评为三好学生就不那么容易了!现在,老师每学期给学生颁奖时,都会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感受。在形式上,不管孩子一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成绩如何,他们都会给孩子发一张回家的奖状,但是奖状的头衔却有很多种,比如读书星、学科星、学习进步奖等等。对于三好学生的奖状,老师一般会给学习成绩好、各科成绩好的学生颁发。班里的干部特别乐于助人,与学生相处融洽,能帮助老师处理班级工作。

也就是说,一般老师对三好学生的评价确实是三好。拿到“三好学生”奖状的孩子一般都是别人父母的孩子。今天的教育改革也在提倡不再给学生奖励。在老师心中,只有少数综合能力突出的孩子才有资格获得“三好学生”奖状。如果说教师在安排座位的过程中会有内在的倾向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那么在评价三好学生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公平、客观、公正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