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词语解释

如题所述

新冠病毒汹汹而来,八方汇聚驰援湖北、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社会各界全力投身这场必须打赢的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期间,防疫、控疫、战疫、抗疫、检疫、治疫等词语频繁出现,现对相关词语略做辨析。

——防疫:《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预防传染病。”此词重在“预防”,特别是对于疫情危险较小的地区和健康的人群,预防是第一位的。“防疫”通用于新冠疫情防控整体工作。

—— 控疫:控是“控制”,特别是在发现疫病的地方,着眼于将疫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如武汉“封城”之类的措施,重点是控疫,“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主要是针对控疫而言的。

—— 战疫:这是一个疫情之下应运而生的词,“战”与很多具有挑战性的事物都可搭配,具有主动迎战的意味,如“战洪图”。此外,“战疫”与“战役”谐音,更能形象地突显此次疫情防控的紧张和急迫,所以被媒体广泛采用。

——抗疫:和“战疫”类似,这也是一个疫情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词,“抗”是抵抗、抵挡的意思,如“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和“战”的主动比,“抗”有些被动的意味,更显悲壮和艰辛,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报道医务工作者奋战一线时,媒体经常使用这个词。

—— 检疫:《现代汉语词典》:“为防止传染病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如对传染病区来的人或货物、船只等进行检查和消毒,或者采取隔离的措施。”《辞海》解释更详细:“防止某些传染病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的一项措施。包括:(1)接触者检疫。从与患者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根据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留验,或采取其他必要的防治措施;(2)疫区防疫。检查出入疫区的人,必要时禁止其出入疫区;(3)国境卫生检疫。为防止疾病由国外传入和国内传出,对出入境的船舶、飞机、车辆、交通员工、旅客、行李、货物等实施医学检查、卫生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检疫机构设在国际通航的港口、飞机场、车站。国际规定的检疫传染病为鼠疫、霍乱和黄热病,监测疾病如艾滋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2007年12月29日最新修订版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是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可见,《辞海》的解释还是很专业的。当前,中国国内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防输入成为重点,检疫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治疫: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依法治疫”是常被提到的词。这里的治,不是疾病治疗,而是“治理、管理”的意思,意在所有疫情防控的事,都要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虽然意思相近,但掌握词语细微的区别,能更好地准确传达疫情防控的特点,是值得仔细辨析使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