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生蝗灾,为何灾民宁愿吃树皮也不愿吃蝗虫?

如题所述

随着国家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高,在生活环境安定的现状下,很多人都开始追求着美食,这些美食各种各样,天上飞的,海里游的,甚至连虫子也成了美食,蝗虫就是其中之一。

蝗虫是一种害虫,但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它体内含有蛋白质以及各种各样的维生素,清代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用砂糖和服,治小儿惊风”,还提到“用酒送服该品,治疗破伤风”。

由此可见蝗虫不仅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能够当作药物治病,不过古代发生蝗灾时,为什么灾民宁愿挨饿也不愿吃蝗虫呢?

《诗经》当中提到:“去其螟螣(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从周代开始,蝗虫就已经开始肆掠,中国历史上蝗灾是层出不穷,根据《中国救荒史》记载,秦汉蝗虫平均8.8年发生一次,两宋为3.5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

秦汉时期蝗虫虽然有,但很明显蝗虫爆发的年限比起明清两代要长得多,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以来都非常重视农业开垦,在历朝历代不断地开垦当中农田越来越多,森林越来越少。

明清两代都出现过不少的盛世,所谓的盛世就是粮食够吃,人口大幅度增加,这种盛世的前提就是农业得到发展,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大面积的开垦森林,森林大部分分布在南方一代,南方大型的河流较少,灌溉全靠天气。

可是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自然气候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干旱问题就出现了,正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蝗虫是喜欢干旱和低洼易涝的地方,南方在地势上非常适合蝗虫的生长。

因此蝗虫受灾区主要集中在河北、江苏、山东、安徽、湖北等省,由于古代对蝗虫的认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说法,又有“蝗鱼(虾)互化”的说法,如宋代陆佃的《埤雅》记载:或曰蝗即鱼卵所化。

李苏《见物》记载:旱涸则鱼、虾子化蝗,故多鱼兆丰年。李昉的《太平御览》〈虾门〉记载有: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正是因为古人对于蝗虫有着一定的敬畏心,所有他们不敢吃蝗虫。

而且蝗虫都是成群结队的行动,迁移速度非常快,根本就抓不住蝗虫,就算抓住了一两只,也根本不能饱腹,想要防止蝗灾,必须处理好生态问题,全球变暖,也会有利于蝗虫的冬卵增加。

在平常的时候,蝗虫产卵数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光是这个数字就让人惊愕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首先,抓不到蝗虫,来得快去得也快;其次,烹饪蝗虫需要油,灾民家里很少有油;还有,认为蝗虫这种天灾是上天的惩罚,封建思想使得不敢吃蝗虫;最后,可能人们还是有一部分存粮的。
第2个回答  2020-10-27
蝗虫在古代就是一种害虫,那个时候的人们可能不知道蝗虫也可以吃,因为没有人尝试过。
第3个回答  2020-10-26
李昉的《太平御览》记载有: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因为古人对于蝗虫有着一定的敬畏心,所以他们不敢吃蝗虫
第4个回答  2020-10-26
因为蝗虫还小,但是飞行的速度很快,人们捕捉蝗虫非常吃力,所以宁愿吃树皮,也不愿意吃蝗虫。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