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中有哪些无比悲壮的场面呢?

如题所述

20多年前,你还记得1998年的那场大雨吗?还记得那个眼含泪水的将军吗?对许多中国人来说,1998年的洪水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长江、松花江、珠江、嫩江等洪峰相继来袭。武汉、荆州、九江等地急需救助。在党的指挥下,人民战士迅速投入抗洪救灾。

抗洪后,一张新闻照片戳破了人们的眼泪。照片的主角是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董万瑞将军。1998年长江抗洪期间,任九江南京军区总指挥。将军在台上完成任务后,看到台上的战士们泪流满面。

一、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8月7日下午1时许,长江九江段突然决口约30米。洪水冲向九江,九江险象环生。九江违建的消息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个危机时刻,谁能担得起重担?

当时57岁的董万瑞将军奉命接受命令。

董万瑞不敢懈怠。他带领3万名人民兵奔赴九江抗洪现场。那些没有当兵的人很难理解士兵的使命感。他和士兵们签署了生死誓约,要和堤坝一起生活。

那时候的自豪感太高了,人们一想到就浑身湿透,在这一生中,哪怕你每次想到都只做一件让你感到自豪的事,也就足够了。

我们很难想象,年近六旬的将军和战士们,已经连续5个昼夜不睡觉,只吃了一个馒头和一碗面条。这么长时间不休息,一个年轻强壮的年轻人可能扛不住。

而且,作为一名指挥官,他能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坚持这么长时间。

如果有人问什么?只有四个答案:“我是一名士兵。”。

平时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直接考验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1998年的洪水是百年来罕见的事件。军民同心同德地奔赴抗洪前线。

在九江决口,两千名官兵组成传输链,将堵水用的石块和粮袋扔进洪流中。奋战在决口上游的官兵彻夜奋战。月光下,他们从河岸上投下了沙砾和沙袋。然而,急流冲走了沙袋和粮袋。

钢管到达后,战士们把钢管扭成栅栏,一排排推到河底,然后迅速抛掷石块、沙砾、钢筋笼石和袋装大米、蚕豆。抑制了结石的流失,阻水效果明显。全军官兵连续作战,一个个精疲力尽。许多人中暑脱水。

结论:

20多年后,当我们看到这张将军的照片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位泪流满面的将军在想什么?

也许他在想,他的士兵们不顾生死跳进了洪峰。他们的沙袋肩膀被剥去了几层皮肤。他们太累了,不能躺在地上睡一会儿。饿的时候,他们用矿泉水方便面来充饥。

为什么?他们的士兵不是由父母抚养长大的吗?他们没有朋友或情人吗?但有了什么,为什么,他们不能在家照顾父母,不能和亲人、孩子在一起,不能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就像一个军人,一身军装可以让他们经历生死关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