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处青年早期、生理发育趋向成熟的同时,心理也正在经历急剧的变化,尤其是反映在情绪上。
情绪的产生是由于人的需要是否得以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心理体验。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知识素养、与社会一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特有的年龄阶段上的生理状况,使得大学生有着其特殊的需要,从而也使得他们的情绪带有自己的特色。
一、情绪的冲动性与复杂性
大学生有着丰富、强烈而又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表现出热情奔放的冲动性特点。心理学家常用“急风暴雨”来比喻这种激情性的情绪特征。这种冲动性的情绪尤其在群体中往往会变得更激烈。大学生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容易受当时情境气氛的感染、鼓动,表现出比单个人时更大胆的举止,因为群体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力量感,同时在群体中个人可减少其应负的责任。
大学生的情绪冲动性是有其生理和心理基础的。由于性成熟,性激素分泌的旺盛会通过反馈影响下丘脑(此为情绪的定价部分)的兴奋性,而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一时还不能适应这种情况。因此在皮层和皮层下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状态。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心理调节机制的不完善,缺乏对外界变化的弹性和应变能力,缺乏对心理活动调节和支配的意志和能力,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不平衡,影响了情绪的表现,使得情绪容易冲动。
二、情绪的摇摆性和弥散性
大学生的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情绪跌宕起伏,表现出动荡不安的状况,他们的积极性往往随情绪起伏而涨落。
大学生情绪还有较强的弥散性。一种情绪一经产生,就可能越出原先的对象而扩散开来。在不自觉中,使得他们把自己的情绪赋予外物,转移到其它事物中去,即具有较明显的情绪迁移性。正是由于大学生对事物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而他们有时就很难保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
引起情绪摇摆性与弥散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稳定,对事物还缺乏完整的把握,因而往往轻易地加以绝对的肯定或否定,易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发展过程,是一个伴随着正确与错误、全面与片面、深刻与肤浅的曲折前进的过程,他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固定的观点。当他们用这种不成熟的认识去看待外界时,就容易发生矛盾,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起伏。同时他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从而容易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外界。人学生自杀时的心理状况往往带有明显的情绪弥散性。二是此时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正处在不断的改组过程中。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确立中,他们的情绪状态会随着对需要的再认识而不断变化,他们对是否符合他们需要有联系的事物会表现出情绪的弥散性。三是由于大学生的生理成熟(尤其是性成熟)而带来的一系列情绪骚动、不安。这种情绪的骚动往往会因为主观评价而被放大、扩散。
大学生情绪的动荡性,是应该理解的。这是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表现。然而正是通过摇摆起伏,他们逐渐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社会,从而逐渐地走向成熟。
三、情绪的压抑性与高情感性
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是情感最丰富最强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压力和冲突的时期,而这往往会导致情绪的压抑性。
相当多的大学生常常感到自己的情感不能尽情地得到倾诉,据笔者所做的243份抽样调查材料统计表明,约70%的大学生“时时感到有一种压抑感”。这种感觉有些是自己意识到的原因引起的,有些则是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这种压抑来自何方,只觉得自有一种不满、烦恼,有一种空虚感、孤寂感。邓丽君的歌,琼瑶、三毛的小说等,能在大学生中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决不是偶然的。这是大学生情感饥饿的表现。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都有高情感的需求,他们觉得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情感,充满了爱,但在现实中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寄托。于是,他们就到书籍、音乐中寻找某种程度的共鸣、满足。这其实是一种情感的补偿。
导致大学生情绪压抑性的原因,一是大学生正好处在人格发展的“自我同一性”阶段上。此时的他们常常会思考着“我是谁”、“我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发展”等问题。正确地解决好自我同一性,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个体与环境、主体我与客体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相统一的任务,为投身社会生活作好准备。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会给大学生带来精神上的迷茫,情绪上的苦闷,心理上的不安。当大学生在确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对他人社会对宇宙感到不可把握,对自己不可理解时,往往会陷入苦闷、烦恼乃至忧郁悲伤的情绪中去。二是由于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大学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他们的需要没能得到满足。比如,学习生活的紧张;三点一线的枯燥;人际关系的烦恼;成绩下降的焦虑;失恋带来的痛苦;性冲突的苦闷;需求难以实现的不满;情感丰富而无所寄托带来的寂寞;精力充沛而难以施展导致的空虚;对社会现实难以理解产生的疑惑;对当代社会压力增多而难以适从的紧张感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