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模式包括哪些

如题所述

社工小组工作中常用模式包括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发展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我们团队有责任为社会做点事):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注重公民参与,致力领袖培养。

2、治疗模式(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综合性、建构性、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

3、互动模式(你帮我,我帮你,一起解决大问题):开发性、平等性、面对面。

4、发展模式(我们一起学习成长,把问题解决了):积极参与、使能者原则。

小组工作过程:

1、准备阶段(以社工为主):组员的招募及遴选、确定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计划、申报并协调资源、小组的规模与时间规划。

2、开始阶段(以社工为主,社工处于核心领导位置):

①、组员特点: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小心谨慎与互相试探、沉默而被动、对社会工作者依赖。

②、社会工作者任务:消除陌生感;强化小组期望;保密原则与建立契约;订立小组规范;塑造信任小组气氛;形成相对稳定小组关系结构。

③、社会工作者角色:领导者、鼓励者、组织者。

3、中期转折阶段(社工由中心位置边缘位置转移):

①、组员特点:较强认同感;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②、社会工作者任务:处理抗拒行为;处理冲突;保持对整体目标的意识;重新构建小组;控制小组进程,

③、社会工作者角色:协助者、引导者;辅导者、调解者、支持者。

4、后期成熟阶段(社工位置边缘化):

①、组员特点:凝聚力增强;组员亲密度高;对小组充满希望;关系结构稳定。

②、社会工作者任务:维持小组良好互动;协助获得新的认知;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为;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③、社会工作者角色:信息资源提供者、连接者;能力促进者;小组引导者和支持者。

5、结束阶段(社工回到中心位置):

①、组员特点:离别情绪;小组结构弱化。

②、社会工作者任务:处理离别情绪;保持小组经验。

③、社会工作者角色:引导者、领导者。

小组工作类型:

1、教育小组:学习新知识(家长技能训练小组、农村妇女手工艺培训小组)。

2、成长小组:个人的成长和正向的改变(体验小组、拓展训练)。

3、支持小组:关系构建、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单亲家庭自强小组、同伴治疗小组)。

4、治疗小组:改变行为、重塑人格、开发潜能(吸毒治疗小组、家庭暴力受害者治疗小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