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干嘛?

如题所述

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在二战中的处境非常微妙,说这两个国家是强国吧,又比不上德国,英国,说他弱小吧,对于轴心国,或者是同盟国又都属于不可忽视的力量,毕竟在这种大战的情况下,没有那个阵营愿意多给自己增加两个敌人。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国在表面上始终处于中立,暗地里却在轴心国和同盟国阵营中摇摆不定,说白了也是为了谋求对本国,或者说是执政者最大的利益。

西班牙半中立状态的弗朗哥政府

我们先说西班牙,当时西班牙的执政者是佛朗哥,1936年,弗朗哥策划叛乱,挑起了西班牙内战,佛朗哥的国民军在西班牙内战中,得到了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的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也有苏联,国际纵队的援助。

在当时,英法等国虽然警惕法西斯主义在欧洲的盛行,但是他们更加提防的是苏联和共产主义往西方的渗透,西班牙内战也可以视为一场意识形态导致的战争,所以英法对西班牙实施了武器禁运政策。

西班牙内战

而美国则敌视西班牙共和政府,给佛朗哥领导的国民军提供了大量援助,最终国民军获得了胜利,佛朗哥在德国,意大利的帮助下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府,如果我们就此来看,那么西班牙在二战中应该站在轴心国一边。

但佛朗哥非常的滑头,战争开始后,希特勒多次催促佛朗哥加入轴心国阵营,最初德国在战争中占尽了优势,佛朗哥政府的态度明显倾向于轴心国,但是他还在等待着一场重要战争的结果,那就是不列颠空战的结果。

如果德国能取得最终胜利,下一步就能直接入侵英国,欧洲的局势也就基本上稳固了,这个时候押宝轴心国不容易出问题,西班牙还可以获得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

后来德国又入侵了苏联,初期德军势如破竹,佛朗哥见德军占优势,为了回报德国在西班牙内战中的支持,佛朗哥组建了西班牙志愿师,在东线协助德军,但也特别约定该师只与苏联交战。

1943年,苏军开始对德军发起反击,佛朗哥看形势不对,便下令召回西班牙志愿师,开始和轴心国划清界限。从这一件事上,也可以看出西班牙在二战中态度的暧昧,既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又不愿意在局势不明朗时得罪任何一方。

二战中态度暧昧的葡萄牙

葡萄牙在军事实力上甚至还比不上西班牙,这样的国家要在战争中想要保持中立是非常困难的。当时葡萄牙的领导是萨拉查,也是一位独裁者,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冲击了全世界的金融市场,萨拉查出任葡萄牙财政部长,并逐渐掌控了葡萄牙政府实权。

1932年萨拉查兼任葡萄牙内阁总理,逐渐在葡萄牙建立起一个含有法西斯性质的政府,萨拉查十分崇拜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支持佛朗哥的国民军,当时的葡萄牙政府是有明显法西斯倾向的政府。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葡萄牙的立场和西班牙一样非常微妙,西班牙政府和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峡归属问题上有一定争议,而葡萄牙政府和英国却是传统的盟友,所以葡萄牙政府一直尝试和英国保持传统的友谊。

葡萄牙在意识形态上亲近轴心国,这确保了萨拉查可以在葡萄牙维持自己的独裁统治,所以葡萄牙政府顶住了两大阵营的压力,宣布中立,但这并不能确保葡萄牙免于战火,所以萨拉查在二战期间积极扩充军队数量,显然他对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也并不放心。

在二战后期,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东线战场苏联也开始奋起反击,葡萄牙的立场明显开始倾向于同盟国,甚至还将自己的港口也开放给盟军停靠军舰。

结语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二战期间的政府都是法西斯独裁政府,他们在表面上始终处于中立,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暗中倾向也从轴心国逐渐转向了同盟国,这种态度改变主要是执政者为自身利益考量的结果。

西班牙和葡萄牙能在二战期间保持独立自主,这和他们处于中立的立场有直接的关系,二战初期的欧洲,明显轴心国的势力更强,如果此时支持同盟国,两国肯定逃不掉被吞并的局面,而在战争后期,倾向于盟军阵营,就算战后不能瓜分利益,保持自治也不成问题。

所以在二战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始终处于中立,周旋于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通过经贸,外交活动为自己谋取利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1
这两个国家当时面临经济萧条的景象,所以都在挽救经济,没有时间去参加二战。
第2个回答  2021-04-01
据我所知,在二战时期,西班牙与葡萄牙他们都保持着中立。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完整的国防体系,其实也是没有资格参加二战的,并且西班牙在二战爆发之前国内有了内战。耗费了西班牙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济也十分的萧条,所以他们也没有精力去参加二战。
第3个回答  2021-04-01
二战期间西班牙在看风使舵他在看戏,葡萄牙是作为独裁国家,他们更偏向于同盟国,因为葡萄牙认为自己与英国的关系更好一些。
第4个回答  2021-04-01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当时还称不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可以在战斗的时候自己的国家是没有优势的,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不参与战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