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帅院士:小行星以他命名,高考几乎满分却被清华北大拒收,为什么?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9

夜晚的明月是不会因为乌云遮挡而失去光辉的,相反,我们会更加期待它渐渐露出来的皎洁。

王德明,中国瑞士的混血儿,他组织研究成功的"松辽法"、"偏心配水"和限流法压裂工艺"等等先进科学技术,将我国的石油领域的专研技术和石油供给推到了世界级的顶尖水平一列。我国为纪念他的卓越贡献,将编号为210231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德民星"。而如今国人翻阅了解过去的经历和照片中,发现了王德民年轻时帅气的脸庞,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最帅院士"。

因作为混血而被歧视的优秀人才

在现在的社会,人人看脸、看颜值,甚至有颜值就是正义的说法。可是在当时的年代,拥有完美相貌的王院士,这是无法改变的混血特征,被很多的同龄小朋友们当作异类。

当初的人们思想还很固执保守,大多无法接受跨国婚姻,对于混血小孩子也以一种无知好奇的心态去对待交流。偏激的方法对他来说,在后来国家高校招生的条件上对王德民也是极其不利的。

王德民出生在中国河北省,父亲因去美国留学,认识了瑞士的母亲。后母亲文安清随父亲王世贵回国定居。父母两人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王德民出生后在父母和环境的影响下,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王德民小时候,最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学习。因为母亲的原因,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他便是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家人交流。这本是先天的优势,令人羡慕的事情。可对后面学习汉语成为了巨大的阻碍。对于汉语的字音、字形都是混淆不清的,但王德民并不是轻易的放弃,坚持学习,尽管在当时受到很多小朋友的嘲笑和欺负,他也没有气馁。

在后来不断地练习中,王德民渐渐对汉语融会贯通,在学习成绩上,一飞千丈,在同学们眼里就是学神、学霸;可能也是大人眼中拿来和自家孩子作比较的对象。可越是这样优秀的王德民身边就越没有同伴,陪伴他成长的更多是孤独,他也将自己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业上面。

在百分制的高考中,王德民的成绩分别是数学100分,物理98分,化学96分。

这样超神的几乎接近满分的成绩,中国任意一所大学他都是可以选择的。可是当他怀抱希望地将第一志愿填写了清华大学物理专业,第二志愿选择北京大学物理专业。可是这两所中国最优秀的学校并没有录取王德民,最终他接受到的是北京石油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如果换成别人,面对自己满分几乎满分的成绩,并没有被清华和北大这两所著名的大学录取,自己在学业上的辛苦付出并没有得到认可,这不免对自己产生了一种怀疑。可是王德明并不这么认为,没有任何的埋怨,改变不了自己的先天出生,就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将自己拔尖。他坚韧地将这种波折和困难视为一种人生的磨炼,激励着他不断的向前。

在进入北京石油学院后的王德明更加的发愤图强,考试每一门课程都是满分的成绩。在各种活动方面也是积极的参与,在大学期间也是特别优秀的学生,甚至在被评为模范学生之一,全校仅有三个名额。

完成学业后,王德民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被安排分配到北京工作。在当时中国还是被认为是一个资源有限的国家,恰巧大庆油田的开发,这一契机让王德民放弃了一份在别人眼中就安稳、高薪的工作,更放弃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奔赴大庆油田的前线,支持祖国,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祖国能更加充分的资源开采和发展。

来到前线的王德民,凭借优秀的知识理论,将"赫诺法"的弊端一一改进,并且经过研究创建了一套属于中国的分析解决方案,便是地层测压计算公式"松辽法",这是一套比当时国际通用的"赫诺法"解释结果误差小5倍的方法,将挖掘石油的地测测试精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一成果在中国迅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推动了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后续在王德民带领下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在1963年12月4日,我国领导人大声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

用心血铺垫的道路终于有了最美的希望,总理的宣布,是对王德民这些全部努力的肯定和赞许,初出茅庐的他在科研中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被评选为了科研标兵,并且被破例直接从技术员升为了工程师。

这仅仅只是开始,在后续的石油开采的工程中,石油含量偏少,地下水上升,岩层中的水浸透,这些原因导致水油混淆。王德民见状,便呕心沥血,熬了日日夜夜的研究,终于成功研制了属于中国的独特的偏心配水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开采问题。经过这种种困难的,王德民超乎常人的能力,被不断的认可和称赞。

将星星比作他,亦或是他就是明星

从1960年开始到现在,王德民一直在中国石油的开采领域做着巨大的贡献,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科研当中。

在1965年的时候,他开始着手研究用钢丝为主要材料研制的分层测试石油地层的实验,并取得成功;在1978年的时候,他又开始组织"偏心配水工艺"的深层研究和考察,最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在1985年的时候,主持完成的"大庆油田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还获得了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这一崇高的荣誉。

跨越整个世纪的王德民并没有被淹没,而是顶住世界的洗涤和冲刷,打磨着自己,最终如玉如星,温润发光。

步入晚年的王德民,还在坚持心中的理想。将毕生研究的心血都写成书刊,给同领域的同事和后辈们一个指导和参考。据相关数据统计王德民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国际的顶尖学术会议上,做出的科研发表和论文多达40多篇。更是在1986年至2007年这期间共发表了46篇期刊论文和部分译文。

王德民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石油开采事业,并没有因为外界这一系列的挫折和坎坷而放弃自我,相反,他抗住这些磨难,不断的攀登,一步步地去实现祖国更美好的未来。他亦如星月,熠熠生辉。

第2个回答  2021-04-07
因为当时的年代不仅仅看的是成绩,还有他的家庭成分,因为王德明的母亲来自瑞士,他是一个混血,所以才被清华北大都拒收了。
第3个回答  2021-04-08
他就是王德民。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瑞士人。当时的人思想观念落后,混血儿不受待见,作为中瑞混血的他也因此被清华北大拒收。
第4个回答  2021-04-07
因为他是一个混血儿,那个年代上大学时候是要看家庭成分的,明显他是不符合的,所以他最后上了石油大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