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黄河的俗语、成语、谚语(各五条)

2、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十条)

3、关于黄河的歌曲名、古战役(各两条)
4、黄河流域的四大石窟
5、商周秦唐宋的都城名
6、治理黄河的传说(三至五条)
7、设计五条关于黄河的广告词
求求各位大神了,这是语文作业

关于黄河的俗语

1、天下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释义:天下黄河流域富了宁夏地区,最富有的吴忠。

2、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释义:平凡人听了是是非非,就是黄河也黄河也捋不清楚。

3、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释义: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4、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释义:黄河是黄色的,长城很长,英雄打仗在四方。

5、跳进黄河洗不清。

释义: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关于黄河的成语

1、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2、河不出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

3、俟河之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4、河山带砺: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

5、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关于黄河的谚语

1、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释义:黄河水还有清澈的时候,难道人没有走运的时候。

2、圣人出,黄河清。

释义:圣人出来后,黄河水都变清了。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释义:黄河的水从天上来,一直奔到海布不回来。

4、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释义:看到黄河看不到其他的河流,从黛眉山回来不去不看其他的山。

5、黄河水清。

释义: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扩展资料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_黄河(中国第二长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7

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

形容人不听劝解,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做事情,不到完全失败就不死心。

2、黄河清,圣人出 。

意思是指滚滚黄河水常年混浊,一旦变得清澈,将是君主贤明、国家富强的祥瑞。

“圣人出则黄河清”的正式说法最早出自明代程登吉编撰的这本著名古代蒙学教材的《幼学琼林》。

3、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起源于汉代。汉代大修水利,在朔方郡(位于现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保尔套勒盖灌区)兴建了一些渠道等灌溉工程(目前遗址尚存)。由于水利设施的兴建,再加上河套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河套地区旱涝保收。此时开始有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关系,避免不了嫌疑。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回来时被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

5、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水看起来浑浊,可他却是中华民主的母亲河,不仅以甘甜的河水孕育出华夏文明,更冲积出了黄河中下游平原,泛滥时也会留下肥沃的土地,长江水清,看来面善,但时有泛滥,而且大部分是地上河,一旦泛滥,其泄洪渠道就是中下游平原的人民聚集地区,给人民的生民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威胁。

成语:

1、万马奔腾

解释:成千上万匹万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2、一泻千里

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大河,一泻千里。”

3、中流砥柱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4、波澜壮阔

解释: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自: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5、波涛汹涌

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裴松之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谚语:

1、跳进黄河洗不清。

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回来时被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

2、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传统漫灌农业的辉煌和"米粮川"式的富裕。而今借助市场经济的春风,吴忠灌区各市县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养殖鱼业、开发特色旅游业,不断提高黄河水的利用率,开拓黄河水的新用途,使"富"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3、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黄河都有变清的日子(本可能的事情都会发生),那么人还能没有走运的时候吗?

4、天下黄河富宁夏。

在宁夏自治区内奔流的黄河,从甘肃兰州东下,闯过两峡和黄土高原。进入中卫后,河面渐宽,两岸经过水流多年冲刷,冲积成中卫平原。相传大禹治水,引黄河水通过青铜峡峡谷向北流,进入宁夏腹地银川平原。

秦、汉、唐时“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把平川变为“塞上江南”。因此,流经宁夏五百多公里的黄河,描绘出一幅“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图景。

5、不到黄河心不死。

解释: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04

    关于黄河的俗语: 
    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 
    关于黄河的谚语: 
    不到黄河不死心;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九曲十八弯;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 
    圣人出,黄河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关于黄河的成语 :
    河山带砺: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社鸣:《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刘良注:“里社,神祠也.”后以“河清社鸣”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鱼烂海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描写黄河的诗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去东流不复回

    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5.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8.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1.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12.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

    描写黄河的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云岗,龙门,麦积山,郭煌号称我国四大石窟

    商朝 都城 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 都城 镐京(今陕西西安)
    东周 都城 洛邑(今河南洛阳)
    秦   都城  咸阳 (今陕西西安)
    唐 长安(今西安)
    北宋 汴梁(今开封)南宋 临安(今杭州)

    大禹治水,
    神话故事: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民间故事: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州(今山西浑源县)人。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拔贡任西华县令调补宁陵县令,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任河东(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他是一代廉吏,又是一位实心实力、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栗毓美到任时,宁陵正遭黄河泛滥,墙倒屋塌,人畜死亡无数。面对汹涌的黄水,栗毓美毫不畏惧,他脱下官袍,身着便衣,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决口处查看险情,并带领全县人民用杉木杆穿铁锅一举堵住了黄河决口。河水过后,他一面上书朝廷免杂税皇粮,一面组织群众疏通河道,整修农田,使百姓的生产生活很快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栗毓美在宁陵任职近3年,体察民情,治水有方,后被调任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沿河道巡视、考察,并深入群众了解治黄的症结及经验。其间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了“以砖代‘埽’、抛砖筑坝”的治黄经验。以往河南一带一直沿用“埽”(即用杂草和沙子装入麻袋)的方法筑坝,栗毓美经过探索发现用砖筑坝“排远溜势,水维顿缓”,不仅有效地防治了水患,而且每年节约皇银3万两。当时河工用的大砖为椭圆形,每块重约10公斤,中有圆孔,可以用绳穿系,易于抛修,并可用以砌筑坝体。这是黄河上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直到1949年,黄河河务部门在开封还设有砖料厂,专门烧制河砖,以补石料不足。实践证明砖代“埽”是成功的,栗毓美在治黄中大力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并写出一部专著《栗勤公砖坝成案》,为我国水利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栗恭勤公年谱》记载:“公任五年,河不为患。”自阳武板张庄至孙家堤15公里的老砖坝,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平日,栗毓美心中有一张治水图,河道的曲直高低,河水的宽窄深浅,流速的快慢,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风雨即将到来,他立即到达险地。一旦水患发生,他又能亲自指挥抢险,将水患降伏,因此很受当地人民爱戴。在他任职期间,河东一带地区很少发生水灾。由于他清正廉明,勇于执法,以致触犯权贵,遭到陷害,后来积郁成疾,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二月,卒于河道总督任上,享年62岁。当他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群众挥泪相送,千里不绝。许多官吏“亦皆闻之流涕”。

     清代对治理黄河水患尤为关注,康熙皇帝曾感叹“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雍正皇帝曾经亲自坐镇武陟指挥治理黄河。所以栗毓美被皇上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恭勤”。道光皇帝还作了祭文和碑文,并赐祭葬,入名宦祠,吏民思,庙以祀,加封号“巡河督大王”。今在山西浑源县,还有道光皇帝下谕为栗毓美修建的规模可观的陵墓,人称“栗家坟”。栗毓美去世后,宁陵人民为感谢他的治黄功劳和做出的丰功伟绩,拜他为“大王(河神)”,在县城东关为他修建了栗大王庙,春秋祭祀,万代供奉。说来也巧,自建栗大王庙后,黄河水再也没有淹过宁陵县。

    1.黄河母亲在哭泣
    2.保护黄河  珍爱生命
    3.心系黄河  共建家园
    4.保护黄河  人人有责
    5.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6.黄河只有一条,母亲只有一个,让我们保护自己的母亲河吧!!
    7.黄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让我们把她打扮得更美丽让她的血液更清澈!
    8.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护黄河非传人!
    9.保护黄河,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9

1、关于黄河的俗语: 
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 
关于黄河的谚语: 
不到黄河不死心;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九曲十八弯; 
自古天下黄河富宁夏; 
圣人出,黄河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关于黄河的成语 :
河山带砺: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社鸣:《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刘良注:“里社,神祠也.”后以“河清社鸣”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鱼烂海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不到黄河心不死



2、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十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3、关于黄河的歌曲名、古战役(各两条)
黄河谣
黄河源头
黄河的水干了
恕吼吧黄河
我们是泰山黄河
唱给黄河听
黄河水长流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4、黄河流域的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5、商周秦唐宋的都城名

最早以亳为都城。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西都宗周(镐京)和东都成周(洛邑)

秦朝的都城是咸阳

唐 长安(今西安)
北宋 汴梁(今开封)南宋 临安(今杭州)


6、治理黄河的传说(三至五条)

冯夷治水

大禹治水

还有一个实在找不到了!


7、设计五条关于黄河的广告词

    黄河母亲在哭泣
    2.保护黄河  珍爱生命
    3.心系黄河  共建家园
    4.保护黄河  人人有责
    5.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6.黄河只有一条,母亲只有一个,让我们保护自己的母亲河吧!!


实在不易,望采纳!

追问

对不起,忘采纳了,现在补上了。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4-04
1、俗语
“不到黄河心不死”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成语
带砺河山 带砺山河 砥柱中流 负石赴河 河不出图

谚语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2、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十条)

• 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 李白 (唐) -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其一》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 (唐) - 《浪淘沙》
•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 李益 (唐) - 《塞下曲》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 (唐) - 《将进酒》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 (唐) - 《登鹳雀楼》
•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 刘采春 (唐) - 《啰唝曲六首》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 (唐) - 《使至塞上》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 张养浩 (元)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 (唐) - 《行路难·其一》
•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 - 孟郊 (唐) - 《闻夜啼赠刘正元》

3、关于黄河的歌曲名、古战役

歌曲名;《保卫黄河》 《黄河颂》
古战役;牧野古战场、崤山古战场

4、黄河流域的四大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5、商周秦唐宋的都城名

商;殷 周;镐京 秦;咸阳 唐;长安 宋; 开封(北)、临安(南)

6、治理黄河的传说(三至五条)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神话传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夸父追日

夸父与太阳赛跑,进入了太阳的光轮,他很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去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
还没有到,就在半路因口渴死了。

7、设计五条关于黄河的广告词

中国不能没有黄河 你我共同享受,你我共同努力!!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中华之母为黄河,保卫黄河人有责。 为了子孙后代,扛上保护黄河的重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