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民比起其他国家的有什么特色

详细。我要写作文,想也农民方面的。
的确不用很深,如果可以的话,请写些具体的例子。

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农民的特点 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改革
开放时期,中国农民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主要特征。(一)中国的农
民从总体上说是集体经济的体现者,是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同时,又是
部分生产资料的个体占有者。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看,中国的农民是
同集体所有制相联系的。农民集体占有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时,农民个人
又占有相当一部分生产资料,而且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中,农民个
人占有的部分,无论在数量上、在范围上都有所增加。据1980年的资料,
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当年农民家庭经济产值达308亿元,占农业总
产值的18.9%,社员自留地生产的粮食每年达350亿斤,占全国总产量
的5.5%。1984年末统计,全国农民个人和联户购买的拖拉机312万台,
比1983年增加47.3%,占全国农村(国营农场除外)拖拉机拥有量的
77.9%。农户自有的农用汽车达18万辆,比1983年增加9万辆,占全国
农村汽车总数的57.1%。中国农村的集体经济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的状况。在集体占有中有个人占有;有较大规模和范围上的集体占有,如
乡镇、村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也有在较小规模和范围上的集体占有,如新
经济联合体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和生产资料;也有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的私
人占有。这种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状况,是适合中国农村现阶段生产力状
况的。实践也证明,它对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调动集体经济和农
民个人两个积极性,都有巨大作用。同时,这种状况也表明了中国农村的
集体经济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它还只是同比较落后的
生产力相适应。(二)中国农民开始向商品生产者转化,但尚未结束自给或
半自给的状态。中国农副产品商品率有所提高,但是增长速度并不快。据
统计,1978至1980年期间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平均为33.9%,只比1978
年以前提高了2.4%。至1983年,农村商品零售额也才占全社会商品零
售额的58.6%。农村的产业结构近几年开始得到调整。但是,农业总产值
和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仍然很大。据统计,1984年农业产值占农村社会
总产值的比重,比1980年下降5.6%,但仍占63.2%。种植业产值的比
重,比1980年下降3.1%,但仍占68%。农村专业户的出现,反映了农村
突破自给、半自给经济,提高商品率的好现象。但是,专业户所占的比例并
不高。1985年国家统计局规定了专业户的统计标准是:第一,以户为单位
计算,它的主要劳动力或多数劳动力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或进行专业经营
活动时间在60%以上。第二,专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60%以上。第三,专
业产品的商品率达到80%以上(粮食专业户商品率达到60%以上)。第
四,出售产品收入(包括服务性收入)高出当地(县)农村住户家庭经营每
户平均出售产品收入水平的一倍以上。这个标准,在目前情况下,商品率
是比较高的。上述资料表明,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的基本概貌包括着两方
面的情况:一是由“自然经济型”的合作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型”的合作
经济转变,而且转变的势头不小。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
二是这个转变过程远没有完成,还只是开始。总的来说,还没有摆脱自给
或半自给的状态。就是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那种“家家承包,户户种
田”的现象也没有消除,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的社会化程度比较低。(三)
中国农民已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并开始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随着农村
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从而使农民在产品分配方面
也有了变化。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的分配制度是联产计
酬。这种分配制度打破了大锅饭,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使责、权、利恰
当地结合起来,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因而调动了农民的
积极性。这种制度是适合中国农村的情况和特点的。但从全国范围看,中
国农村的分配水平相差很大:按1984年统计:人均收入超过400元的有
京、沪、津、吉、辽、苏、浙、黑、粤、鲁等十省市,人均收入低于300元的约有
五分之一的省区。从各地区的情况看,差距也很大。山东省烟台地区在
1984年出现了93个人均分配超过1000元的村。江苏省1984年出现40
个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村,人均收入都超过800元。亿元乡在不断增多,
还出现了亿元村。各地都出现一批勤劳致富的富裕户。一部分农民首先富
裕了起来。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对中国农民收入的调查资料,1986
年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贫困户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61.6%下降为
11.3%;200—500元的温饱户由36.8%上升为60%;500元以上的宽裕
户和小康户由1.6%上升为28.7%。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农民收入的差距
是明显的,而且大多数农民刚刚解决温饱的问题,只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
上迈出可喜的一步。党的政策是在共同富裕的前提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
裕起来,这是正确的政策。然而,必须对中国农民富裕程度作出正确的估
计和分析。(四)中国农民还保留着两重性的历史痕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
作家对农民的基本特征,曾多次作过精确的分析。作出了“一切小生产者
都有两面性”的结论。中国的农民阶级,从历史上看,无疑也是属于小生产
者的范畴,也具有两重性。经典作家的论断同样适用于对中国农民阶级的
分析。在目前,中国的农民阶级还保留着小生产者两重性的历史痕迹,或
者说还保留着残余形态的两重性。它主要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三
者利益的处理上,为了个人发财致富,有可能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表
现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以,要引导农民从自给半自给的经济向
商品经济发展,实现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转变,以发展农村生产力。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历史的进步。在肯定农民的本质和主流的前
提下,继续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达到共同富裕,克服历史上遗留下
来的小生产者的痕迹,仍然是目前阶段的重要任务。(五)农民队伍的素质
不断提高,新的一代农民正在成长。农民素质的提高表现在农村劳动力队
伍完成了新老更替。目前35岁以下的新农民已占总劳力的60%左右。50
年代在农村中扛大梁的那部分人,有的已退出农民劳力队伍,有的已成为
半劳力,主力军已由青年农民来承担。青年农民富有理想,接受新事物快,
给农民队伍带来了新的活力。农民素质的提高表现在文化水平的提高上。
解放前全国农村文盲约2.8亿人,占14岁以上农民的83%。建国以后,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1983年农村小学、初
中、高中在校学生达1.4亿人,比1965年增长51.4%。1982年农村人口
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964年的6.42%,上升为24.98%。同时,在
农村学习科学技术的风气也日益增长。在全国已初步形成农民技术教育
体系。农民素质的提高还表现在农民中涌现出一大批开拓型人才。在发展
商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中,农民队伍中潜在的智慧进发了出来,显示了
中国农民的才能,农民企业家、经理、农艺师等等,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这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希望。(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经济地
位的变化,农民的观念形态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农民长期处于小生产的地
位,受封建宗法观念的影响颇深。一方面,中国农民有勤劳、朴实、勇敢的
优良传统,另一方面,狭隘、保守、闭锁、愚昧的心理也十分明显。随着农民
经济地位的变化,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意识也在发生变化。择其要者,
有如下表现:自给自足的观念淡薄了,商品价值的观念加强了;发家思想
更新,社会意识增强;闭锁心理开始打破,开放意识已经出现;宗族观念开
始淡化,民主意识正在增强;观念的变化也表现在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上。“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粗茶淡饭,清心寡欲的单调状况发生了变化。
农民商品性的消费明显增加。1986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中,用货币购买
的商品额为217元。比8年以前增加近4倍,占全部生活品支出的
62.8%,而1978年仅为38.6%。在精神生活方面,农民的企求也越来越
高。农民需要精神食粮,有些地区可以说是达到如饥似渴的地步。这不仅
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需要,而且体现了农民生活方式改变的需要。农
民的观念变化仅仅是开始,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也有所不同。中
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国的农村经济也正从自给,
半自给向大规模商品经济发展,因此,中国农民的各个特点也将不断发生
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新中国农民阶级作为社会主义集体农民的基本特
征是不会改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19
中国农民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在农村每家每户所耕种的土地也不过几亩,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南方就种水稻,多有的还是梯田,北方还好种小麦,平原多地大宽广,出来粮食还有就是瓜果蔬菜类的,现在大多推行大棚养殖。

中国农民与外国农民的农民观念也不同,就拿美国来说吧,他们的农民就是可以大范围承包土地,然后有大型机械化的作业,中国是小农经济,不仅条件上不行,连客观上也不行,而外国的农民这多有政府支持这一块。一些很好的政策和设备技术等等。

中国也只有按中国的农业条件来发展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也许等诺干年以后可以吧。
第2个回答  2010-02-19
作文啊,那就没必要写的这么深了,又不是论文,一、中国农民最朴实、最勤劳,懂得投桃报李,对你好就是全心全意的
二、中国是小农经济,农民祖辈在责任田里耕种,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在有限的土地中获得更大的收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2-19
优点:朴实、热情、勤劳、脚踏实地、坚韧不拔...
坏的:窝里斗、自私、狡黠、偏颇、劣根
建议你看看《平凡的世界》、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但是最好写一篇互联网将对中国农民产生的影响,不过最好去农村待一星期,感受比什么书和帖子都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