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在抗金中重要的两场战役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岳飞在抗金中重要的两场战役分别是:收复建康和郾城大捷。
  收复建康:1129年金兵南侵时,岳飞率军在广德袭击金兵。第二年,进军统帅兀术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附近的牛头山遭到岳飞的伏击,狼狈逃窜。岳飞收复了建康,名声大振。之后率领岳家军与伪齐刘豫军主力在襄阳决战,击溃伪齐的十万大军,收复了襄阳等六郡。第二年,他参与镇压了杨么起义。1136年,岳飞率军攻克了陕西,河南许多州县,再次打败伪齐军。
  郾城大捷: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初八日,金兀术率部在郾城与岳家军对阵,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轻骑攻入敌阵,往来冲杀。金军出动重铠骑兵“铁浮屠”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配合作战。岳飞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岳家军中的勇将杨再兴,突入敌阵,打算活捉金兀术,杀金兵数百人。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郾城之战是宋金双方精锐部队之间的一次大决战,宋军以少胜多,给金军以沉重打击。接着岳家军又在颍昌府打得金兀术狼狈逃窜,并一直追击到距汴京仅四十五里之遥的朱仙镇。
  岳飞根据中原战场的大好形势,向高宗上书提出宋军全线进攻,渡河以光复失地的要求,然而宋高宗所求的只是抵挡住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成为金的属国就已心满意足了。所以不仅不同意岳飞的要求,反而急忙下令各路宋军班师,使岳家军处于孤军无援的状况,接着又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惋惜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然后无可奈何地下令班师,班师路上,民遮马恸哭,……哭声震野。岳飞北伐的巨大成果,就这样让宋高宗、秦桧拱手送给了金朝。
  岳飞抗金是在女真贵族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正义的,功绩不可磨灭。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此岳飞应该是一位具有优秀品质的杰出的抗金英雄。
  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伙同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加紧了迫害岳飞的活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及张宪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岳云年仅23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24
郾城战役、朱仙镇大捷
第2个回答  2016-06-09
郾城大战、颍昌之战
第3个回答  2016-05-19
(1)古人忠君思想在作祟,岳飞“精忠报国”教育的必然结果。
(2)战争从某些意义上说打的是后勤,岳飞不撤军朝廷就会断其粮草,军队就会不战自乱无法作战。
(3)战略进攻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岳飞一支军队很难完成,周边的军队都撤了,岳飞孤掌难鸣。
(4)岳飞也许还想回去争取更多人和朝廷的支持(因为当时北伐已经无望),只有重新组织起新的力量才有可能重新北伐。一句话岳飞还没有对当时的朝廷绝望,所以他选择了回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5-31
郾城大捷和朱仙镇大捷,应该就是这两个。但是近代历史学家证实朱仙镇大捷是瞎编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