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由来?

如题所述

太和殿。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二字是说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得到协调的意思。太,太极,指宇宙万物;和,和谐,协调。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举行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中和”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中和殿匾额“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典出《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保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典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为神志专一,保持宇内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24

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由来:

    太和殿:“太和”二字是说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得到协调的意思。太,太极,指宇宙万物;和,和谐,协调。

    中和殿:“中和”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中和殿匾额“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典出《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保和殿:“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典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为神志专一,保持宇内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作用:

太和殿:明清时举行大朝礼的地方如登基、大婚。

中和殿:皇帝祭天祭地前休息的地方。

保和殿:宴请外藩王宫贵族、科举考试的地方。

第2个回答  2018-03-08

太和殿。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二字是说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得到协调的意思。太,太极,指宇宙万物;和,和谐,协调。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举行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中和”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中和殿匾额“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典出《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保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典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为神志专一,保持宇内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第3个回答  2017-12-31
太和殿。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二字是说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得到协调的意思。太,太极,指宇宙万物;和,和谐,协调。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举行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中和”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中和殿匾额“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典出《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保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典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为神志专一,保持宇内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第4个回答  2019-10-10
自己冯提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