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主张思想是什么

如题所述

朱熹的思想是理学思想和格物致知论。思想主张如下:

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

2、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3、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4、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5、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6、“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文集》)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

扩展资料:

朱熹思想的意义: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张通过人的自我发展来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受着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而作为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重要的文化传统、文化思想、风俗习惯影响。

朱熹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于世人看待自身、看待社会有很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道德素质的好坏、职业素养的深浅,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思想都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发展与构建。

提升个人素质、规范自身行为、树立积极的处世态度与方法,不仅能提升个人的整体素养,而且能实现人际交往的融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通过树立人们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不断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的飞速发展,全面进步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通过朱熹的主要思想,我们可以深刻总结出他主张的关于人们“修身”、“灭欲”来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提升自身个人价值的观念,由于其主旨思想明确,论述详实,作为历史悠久的儒家文化的重要领域和思想不断传承,它的传播与教育有利于提高现代人们的道德水平,完善个人素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1

思想主张:

1、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2、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3、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4、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

扩展资料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 ,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熹

第2个回答  2017-05-18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