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姬是谁?求甑姬的全部资料。

如题所述

甄姬,原名甄宓,魏文昭甄皇后,通称宓妃,也就是文帝曹丕的正室。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世吏二千石,在《三国演义》中初登场于第三十三回的“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迹定辽东”。顺便一提的就是,刚才那个甄姬的故里,是现今河北省定县,居住在此附近的fans可以前去考证考证追朔追朔 。在一款名为《真三国无双》的游戏出来之前,甄姬在“三国”历史中只能算一个不起眼的“传奇”女子。我们唯一能追溯到的就是曹植《洛神赋》中对这段众说纷纭爱情的淡淡描写,以及北晋顾恺之《洛神图》中对这位名为“宓妃”的刻画。翻开泛黄的历史我们只能从《文昭甄皇后传》,这是一位非常喜欢读书写字的女子。三国时期天下战乱,又加上饥荒,家乡的百姓都将金银珠宝等家财变卖,而甄家家境“巨富,尽收买藏之”,此时甄姬便对母亲说现在乱世,倘若多买宝物则是“取祸乱之端”,又劝母亲应该将家中余粮分赠“亲族邻里,广为恩惠”,大家听后“举家皆称其贤”。十四岁的时候,甄姬的二哥去世,甄姬便非常孝敬嫂子,并且向平日对待嫂子十分严厉的母亲劝谏,希望母亲可以“待之当如妇,爱之宜如女”,最后母亲被她的一番话感动的痛哭至此,甄姬姐姐的rp我们已经可以看的很清楚了。不过曹丕和甄姬的初会,在正史上是于曹操大破邺城之后,曹丕先来到袁绍府,看见袁绍之妻刘氏正与另一女子共坐皇堂之上相拥而泣,曹丕便上前询问,得知是袁熙之妻甄宓;这段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曹丕看见两人之后“拔剑欲斩之”,却“忽见满目红光”(寒),便仔细盘问,最后光问还不行,还要将甄姬姐姐拉到身边仔细看……至于看到的结果却到是一致的,在历史上都被公认为“玉肌花貌,倾国之色”、“颜色非凡,姿貌绝伦”……想来大概就和诹访原宽幸的人设差不多之后呢,一说是曹操了解曹丕的心意,当即决定让他迎娶;另一说就是曹操听说曹丕先进入袁绍府本来是要来责备他的,结果刘夫人跑出来感谢曹操,说曹丕不杀她们便是有恩于袁家,便要将甄姬献给曹丕,让她“为世子拾箕帚”。反正不管怎么说,曹操和曹丕对甄姬都是很满意的,曹丕纳入甄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后来曹丕和甄姬的感情也还不错:“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曹丕为了甄姬还把原先的任氏赶走了,当时甄姬还劝曹丕不要冲动,说任氏很多地方都强于自己,让曹丕“愿重留意”,结果曹丕当然是没听进去,赶走就是赶走了。甄姬在曹家的时候还颇得曹操之妻--武宣皇后的赏识,称赞她是“真孝妇也”,甄姬也的确是“贤明以礼自持如此”。不过嘛,曹丕在废献称帝之后就变心了,山阳公献了两个女儿给他,其中的郭氏很得曹丕心,曹丕便对她宠爱有加。甄姬姐姐当然就很失意了,所以“有怨言”。我说有怨言嘛那叫正常啊!说明人家甄姬姐姐很爱你嘛!但是……曹丕听到却很不爽,甚至“大怒”,第二年六月,便联合郭氏给甄姬随便加了个罪名,又给了一丈白绫,赐死。姐姐死后就葬于邺城,因所谓“圣闻周达曰昭,德明有功曰昭。昭者,光明之至,盛久而不昧者也”,所以赐谥号为文昭皇后。相传曹丕赐死甄姬以及杀死曹植的原因就是震怒于二人的关系。由于正史中带到一个说法就是甄姬和曹丕的婚事是由袁绍之妻刘夫人为了报答曹家的不杀之恩而和曹操定下的,所以民间才认为甄姬只是寄人篱下听其任之,而和曹丕之间不存在感情,因为甄姬真正喜欢的是曹植……咳,还有一个袁熙呢,可怕的四角关系……这样一来,原本涉及国家、野心等复杂政治因素的曹丕与曹植之间的宫闱权利斗争就一下子变成全是因为甄姬姐姐的关系了。于是,甄姬的死也有了另外一种解释:她和曹植之间与其说是爱的很真切,不如说只是各自心怀爱慕,甄姬心中还是愿意和曹丕在一起的--毕竟这种生来就有帝王气质的武将要比文弱的诗人好太多了但是曹丕纳郭氏等所作所为又让她对曹丕失去了信心,而曹丕又天生有着和他父亲一样的疑心,无中生有的认为甄姬和曹植“余情未了”,所以才将她赐死。在京剧《洛神》中,故事的大概内容也就是这么编排的。其中甄姬和曹植在一起的时候也不过只是评了一回诗,送了一个枕头,关系发展缓慢且朦胧……而曹丕则成了大逆不道的阴险之人,最后赐死甄姬竟然还是逼她投水。说到这个赐死的方式,历史上记载的也是多种多样,赐一丈白绫算是标准死法了,还有赐毒酒的,还有就是《洛神》里面演到的投水。不过历史这东西很难讲,那些民间流传下来的说法未必就不是真实的,我到是宁愿相信曹丕只是因为误解了甄姬和曹植的感情才使出如此手段。不过正如一开始说的中国玩家真正记住甄姬而非宓妃,确实是因为《真三国无双》这款游戏,也许是为了展现其“文”和“舞”中的特质,设计者给予他“蕾丝”的衣服和“萧”的武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风头几乎已经盖过了“三国第一美女”——貂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