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问一个很笨的问题。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高中还是初中?

嘿嘿。。。最好能提供一些该学校的资料。要详细一点哦,最好别复制。。。

是高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著名学校,也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首批通过全国示范性高中初审验收的学校。师资力量强,校风纯朴,学风优良,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是广东省一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办学成绩卓著的中学。现有高中、奥校初中共36个班,学生约2000人,教职工200余人。现任校长:吴颖民,党委书记:李璧亮,副校长:李璧亮(兼)、杨小村、朱子平。 为了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教兴粤”的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华附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创办了华师附中番禺学校、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 教育集团已见雏形。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鼓励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华附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二是注重基础,鼓励冒尖;三是合理负担,讲究效益;四是内外相促,教学相长;五是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六是坚持改革,着眼未来。
  早在50年代,该校就率先开展了“以‘启发式’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育改革”。进入60年代后,该校首先实行“课外活动”创新。80年代年后,学校最早在全国普教系统中实施“按程度分层次教学”,即在部分学科按学生认知和能力水平的不同程度组织教学。这些改革创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在全国普教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为了使华附办学质量、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1996年,学校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1248工程”。提出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建设。加强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的指导,抓科研、促教改,走科研兴校之路;建立课外活动激励机制,促进个性特长发展;建立新的教学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奥校办学新模式。大力推进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人性化教学模式,以立志成才为主题的激励型德育教育模式,以优质高效为标志的效率效益型后勤服务模式,以科学民主管理为目标的舒畅型学校管理模式。制定了“八个一”的素质要求。
  近两年来,学校着重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以个别化为发端,以个性化为归宿,构建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课程体系。首先,是课程结构的多元化。着力开发建设校本课程,形成奥班、试验班、普通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协调的课程体系。努力做到规定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优质化,选择性课程(学校课程)系列化、个性化、特色化。选择性课程包括:一是培养拔尖人才的提高性课程,二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的扩展性课程,三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锻炼的实践性课程。其次,是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一是在现有学科课程中更新内容,体现现代化科学技术精神;二是在学校课程中专门开设介绍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的相关课程;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健全人格。再次,是课程发展趋势国际化。紧随教育领域日益频繁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文化交流,融入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把握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博采众长。
  华南师大附中德育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建立了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和一支朝气蓬勃的德育工作队伍。高一学生下厂学工,高二学生到农村学农,高初中新生学军等活动扎实独特。体育卫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宿营管理井井有条。学生的体质状况及体育成绩均居广东省中学前列,并向高校输送了许多体育尖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30
高中
  
  
  是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省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众多,设施完善,校风纯朴,学风优良,环境优美,是广东省一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办学成绩卓著的完全中学,也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原广东省副省长王屏山曾在该校任教,并两度担任校长职务。该校拥有一支以本科以上学历为主,以高级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其中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8人,本科学历的147人;广东省杰出教师3名,特级教师13人,高级教师68人,获得省以上表彰的教师达200多人次。
  
  
  该校自 1952 年由中山大学附中、岭南大学附中、华南联大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四所中学合并成华南师院附中以来,人才辈出,已经培养出两万多名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4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3 名,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院士 1 名,正副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学者约二千名。有数以百计的校友走上党政机关领导岗位,有数以千计的校友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近十多年来,华附学生中有40多人次参加国家中学生奥林匹克集训队。至2008年9月止,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2枚;获国际物理1枚,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枚,银牌1枚,国际天文奥赛金牌1枚,,国际天文及天体物理奥赛金牌1枚,还获得国际地理奥赛中国的唯一两枚奖牌;获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枚;获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枚;获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4枚,银牌7枚。国际奥赛金牌居全国之首。
  20多年来,该校学生高考本科率平均达到98%以上,其中考取重点大学的占85%左右,广东高考状元和单科第一名大部分是该校学生。
  华南师大附中之所以长盛不衰、越办越好,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早在合校初期的50年代,该校就率先开展了“以‘启发式’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进入60年代后,该校率先实行“课外活动”创新;80年代以来,该校最早在全国普教系统中实施“按程度分层次教学”,即部分学科按学生认知和能力水平的不同程度组织教学。这些改革创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在全国普教系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为了把华南师大附中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校,办学质量、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1996年,该校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1248工程”。
  “1”是一个宗旨──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
  “2”是两手抓──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建设。
  “4”是四个模式:因材施教──个别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立志成才──激励型的德育模式;优质高效──效率与效益型的后勤服务模式; 科学民主──舒畅型的学校管理模式。
  “8”是“八个一”的素质要求。
  近两年来,该校突出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以个别化为发端,以个性化为归宿,努力构建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开通,该校教职工经过全面的培训,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德育等各个领域已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骨干教师和优秀课例。
  该校德育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建立了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和一支朝气蓬勃的德育工作队伍,年度德育工作形成序列。高二学生到农村学农,高初中新生学军等专题活动扎实独特。体育卫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宿舍管理井井有条。学生的体质状况及体育成绩均居广东省中学前列,并向高校输送了许多体育尖子。
 
第2个回答  2013-10-30
努力学习吧~~! 考进华附中考成绩没有在全市前列是不可能的。比如在东莞,华附只招中考成绩全市前十名的同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