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基础差应该怎么复习

如题所述

一般来说,对于数学基础差的考研人来说,把握以下要点,对于考研数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学习方法解读
在考研复习中,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考研数学来讲,选取一本好的资料才是最关键的。同样是学习数学,有人看了8本书却没有考到100分,那是因为他看的8本书没有覆盖所有考研知识点;其实,考研数学有600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平均有3.2种题型,而每种题型训练2-3道题左右就可以掌握该题型所对应的知识点。所以,考生只要做4000道高质量的题,80%以上的同学就可以拿到高分。
至于学习时间,现在距离考研还有200多天的时间,其实平均每天拿出6.5小时复习就可以。数学只要保证900小时的复习时间就足够了,平均每天学习3小时左右。至于做题,正常条件下每题8分钟左右,每天练习10道题左右就可以了。现在学校课程比较多的同学要利用周末时间补充平时没有学完的学习内容。
二、首轮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定理
结合考研辅导书和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分析表明,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理解不准确。因此,首轮复习必须在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数学与原理等基本要素上下足功夫。
2、加强练习
数学考试的所有任务就是解题,而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试题千变万化,但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一般存在相应的解题规律。通过大量的训练可以切实提高解题能力,做到对任何试题都能有条不紊的分析和计算。
3、复习进度表
建议学习时间:每天早上8:30-11:30(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但本时间段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数学复习一定要和做一定量的习题相结合起来,所以需要在制定计划时留出了比较多的时间来做习题。
注意:每天至少应该花2.5-3个小时来复习数学,这样才能保证在三个月内把整个数学的基础知识复习完。其中用1.5-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理解掌握概念、定义等,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做习题加以巩固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考研数学应该怎么学?才能更高效提高分

第2个回答  2020-02-19
(一)打好单词基础关,多花些时间
  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词汇量不够,很难看懂文章。所以,在考试复习备考的时候,就把英语单词的背诵记忆看成是一天中第一重要的学习任务。基础阶段的复习,每天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单词。坚持三个月后,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可以适当减少,但是也要学习。单词一天也不能停止,一直学习到走进考场之前。这样下来,词汇量基本是能够达到考研要求。
  (二)语法重新学习,尤其是长难句
  考研英语与以往各种类型英语考试最大的不同在于:考研英语中的长难句较多,且很多是考点。为此,建议各位在基础阶段复习时,抽出一段时间集中学习英语语法,系统学习并且理解熟知。此外,建议每天训练分析三个历年中出现的长难句。分析句子的成分,知道每个词在句子中的成分和汉语意思,尝试着把句子翻译出来。
  (三)历年考试试题做最近20年的题目
  单词和语法是每位同学都需要去复习准备的,此外,做题训练也不可少。从现在开始就做题,不要担心考试试题最后不够用。通过六级考试的同学可以只做最近10年的考试试题,但是没有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同学就要比其他同学多一些付出。建议练习最近20年的考试试题,先做早些年份的考试试题,然后在逐年往后推进。你不要担心考试试题做完没有题目了,当你做完一遍的时候,又返回来做第二遍,一直做到上考场。遍数没有上限,一直做到考试之前。在每一次的做题中反复总结经验,一定有用。
第3个回答  2020-01-19

对于2021年参加考研的考生来说,一个全年明确的复习计划相当于海上的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下面学姐给大家分享2021考研数学全年复习规划,希望对于2021年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参考书目

考试大纲

历年试题

《高等数学》同济版:讲解比较细致,例题难度适中,涉及内容广泛。

《线性代数》同济版:轻薄短小,简明易懂。《线性代数》清华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浙大版:基本的题型课后习题都有覆盖。


向左转|向右转


二、 复习计划

1、第一阶基础:夯实基础,全面复习(3月~6月)

学习目标:系统复习基础阶段。吃透考研大纲的要求,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数学思维,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复习建议: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另外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及相应的配套练习题,通过练习检验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掌握了。

2、第二阶强化:熟悉题型,前后贯通(7月~9月)

学习目标:提升解题能力阶段。大量习题训练,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复习建议:对考试重点题型和自己薄弱的内容进行攻坚复习,达到全面掌握,不留空白和软肋,让训练达到或稍微超过真题难度。通过真题训练,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达到实际考试的要求。

3、第三阶模考:查缺补漏,模拟训练 (9月~11月)

学习目标:套题、模拟训练题阶段。练习答题规范,保持卷面整洁,增加信心,练习掌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要对自己前两个阶段复习中出现含糊不清,掌握不牢的地方重点加强。


复习建议:考生要做到:

Ⅰ、通过做题进行总结和梳理;

Ⅱ、复习教材和笔记进行必要的记忆,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进行记忆,尤其是模糊的公式要重点记忆;

Ⅲ、开始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

4、第四阶:点睛强化记忆,保持状态(12月~考试前)

学习目标: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强化记忆,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复习建议:多看之前做过的真题,并将自己整理的笔记或总结的重点习题再仔细查看,加深记忆。在此基础上,按照考试时间去做一些强度不大的模拟题或真题,保持手感,以免在考场上思路断电。同时还要调整心态,积极备考。

三、 建议学习时间

每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数学的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故建议考生将数学复习时间安排在每天早上9~12。每天至少应安排2.5-3个小时来复习数学,其中基础阶段要用1.5-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掌握概念、定义等,用1个小时左右做习题巩固。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建议每天再加1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做习题并总结。

第4个回答  2018-05-08
千万别乱来,去文都了解一下具体的怎么复习比较好,咨询还是免费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