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撞船事故调查结果出炉,都是谁的错?

如题所述

美军先进军舰频发撞船事故,到底是自己无能,还是“敌人”太厉害?美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撞船,第七舰队司令也被撤职,然而各种奇思怪想的“阴谋论”仍不断涌现,连撞船的故事情节都变得日益丰满。

可疑的中国商船

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27日报道称,美军“麦凯恩”号被撞,其中的一种说法是,该驱逐舰是网络袭击的受害者,黑客攻击了它的系统。有分析说,“麦凯恩”号在相撞前已经失控。《简氏国际海军》防务分析师里兹旺•拉莫特表示,可能是有军舰发出电子干扰信号,影响了其他舰船雷达系统的准确性。

被撞后的"麦凯恩"号

哪国的军舰这么神通广大?英国《泰晤士报》给出的答案是,中国商船“广州湾”号下手的可能性非常高。报道援引一名英国前皇家海军指挥官的话说,确定中国商船“广州湾”号的活动,或许是找出“麦凯恩”号事故起因的一个关键因素。船舶跟踪数据表明,利比里亚籍油轮撞上“麦凯恩”号之前,其后面一直有一艘中国船只尾随,这艘中国船只在事故发生前却掉头而去。这名前军官声称:“这让人觉得,舰队得从更广的范围调查潜在的问题——黑客攻击、船员训练、他们如何导航、确认执勤水兵观察船只的标准等。”

《泰晤士报》称,美国海军在调查今年发生的第二起致命撞船事故时,没有排除网络攻击等破坏因素。上述英国皇家海军的前指挥官认为,美国军舰或者油轮的转向系统可能受黑客攻击,中国商船“广州湾”号可能从中发挥了作用。

商船追踪网站“船舶资料库”发布了一段显示“麦凯恩”号军舰与油轮撞击过程的视频,从中能够看到就在两船相撞前,油轮向左转了几乎90度。由于这是一个追踪商船的网站,视频并没有显示美军驱逐舰的位置。对此,上述英国前海军军官解释称,涉及事故的利比里亚注册油轮Alnic MC当时的动向有几种不同解释,油轮可能是因为撞击的力量而偏离航线,也可能是它为了避免撞击而转向,还有可能是受操控去撞军舰。他认为,“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观察中国船只的航迹,就会发现它一直跟着油轮,一直到油轮改变方向前,中国船只右转向北驶去。事故发生时,中国船只已经远离出事地点。”

中国商船"广州湾"号

或许觉得这种说法太过耸动,《泰晤士报》援引另一名看过视频的英国前高级军官的话进行平衡。此人认为,事故看上去更像是“美国军舰横穿航运线路制造了混乱。要故意制造撞船事件,需要多方协调才能办到”。

美军还要在南海行动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说,第一起事故发生可能是意外,第二起事故发生可能是巧合,但再发生第三起事故就会有规律性。自然而然,对“麦凯恩”号撞船事件的解释会出现“阴谋论”。一种看法是,黑客破坏了“麦凯恩”号的计算机系统,或者商船的计算机系统。美国网络安全公司Crowd Strike创始人乔治•克茨对《海峡时报》表示,“麦凯恩”号的计算机系统可能没有遭到破坏,但值得审视的是,是否有人通过操纵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使该驱逐舰偏离航向。他还声称,对撞船事件的任何评估都应该置于地缘政治背景下考虑。“麦凯恩”号撞船事件发生前,该驱逐舰刚刚完成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巡航。在巡航期间,“麦凯恩”号遭到中国军舰多次警告。

美国反复炒作中国黑客攻击

实际上,撞船消息一传出,不少美国人就怀疑“中国捣鬼”。前两天一位朋友告诉记者,事发当晚,他与一名颇有身份的美国人见面谈起此事,这位美国人竟然说,如果有证据证明,美舰被撞“是中国捣的鬼,那就是战争行为”。当时记者还以为他要么是说笑,要么只代表个别美国人的臆想。但后来记者与某知名美媒的驻华记者站负责人共进午餐,该负责人说,他为了写文章问过美国军方、使馆和国务院的朋友,大家都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可能是中国的网络攻击,排查正在审慎地进行。

美国官方承认,没有发现黑客攻击的证据。与此同时,又表态声称,撞船事故不影响其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据路透社报道,正在亚太地区访问的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奥肖纳西上将25日表示,“麦凯恩”号的撞船事故不会影响美国在该地区的防卫能力。他说,“这些事故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行动……我们会坚定地在任何国际法允许的地方航行和飞行。”

“阴谋论”的逻辑缺陷

“中国黑客攻击,导致美国军舰南海巡航后被撞”,这样的故事虽然吸引人,但却很难回答外界的诘难。德国全球新闻网8月27日称,这样的说法很难解释,为什么美军在半年内发生了这么多的同类事故?如果说此前的事故也是黑客所为,那么美军为什么没有阻止?显然这样的猜测说服力很低。

除了中国,俄罗斯也是背黑锅的对象之一。美国有网站称,虽然意外事故的确发生,但现在完全有可能的情况是,此次意外并非意外。中俄都成功地验证了他们在海上的网络战能力。

美国“麦克拉奇”网站援引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教授托德•汉弗莱斯的分析说,导航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影响船只作业过去也有先例。GPS今年6月在黑海东部遇到“诱骗式”攻击,有20艘船受到影响,导航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黑客诱导船只驶向错误位置。汉弗莱斯认为,当时的“诱骗式”攻击,应该是来自俄罗斯的信号,这种黑客入侵方式,不需使用昂贵的设备和软件的深层编码技能,现在只要简单的软件就能执行。

“菲茨杰拉德”号撞船事故

俄罗斯对于来自美国的猜忌已经见怪不怪。“又是普京的过错?”俄罗斯《真理报》说,美国有人声称,此前,美国一直指责俄罗斯黑客干涉美国总统大选,现在又将撞船事件责任推到俄罗斯身上。在俄罗斯社交网上,有网民称,美国传出的这一说法让人感到失望。美国再次将自己的过错推到俄罗斯人身上。他们目前的逻辑是:美国出现任何问题都是俄罗斯人的过错。

美国《大众机械》杂志评论说,“麦凯恩”号不是GPS攻击的受害者。美国的敌人确实想破坏美国军方倚仗的GPS系统,对其进行干扰或者“欺骗”。但问题是,假设敌对国家发出信号诱骗美国驱逐舰,这些信号必须达到可以引发事故的强度,而这样的话地区船只不可能收不到这些干扰信号。阴谋论者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GPS系统不是美国海军用来航行的唯一手段。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近期的网络攻击引起了人们对海上导航安全的高度重视,当下的海上导航高度依赖计算机网络,而个人或者非国家行为者获取干扰GPS系统所需的软件和电子设备变得更加容易。但一些专家认为,黑客攻击导致“麦凯恩”号撞船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渗透海军指挥导航系统是非常困难的。一些人认为,撞船背后有国家层面指导的攻击,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属于滥用资源,战略上非常不明智。

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27日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地区安全专家毕辛格认为,美国海军面对的更大挑战是心态疲倦以及自鸣得意。报道说,美国海军的组成人员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承受巨大压力,而且其手头的资源正在捉襟见肘。(据人民网)

【订阅关注“国防时报排头兵”,更多精彩内容与您不见不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美国海军调查后发现,“菲茨杰拉德”号和“麦凯恩”号两起撞船事故本可以避免,原因主要为军舰指挥官指挥不当和错误判断,以及士兵操作应变能力的缺失。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海军11月1日发布“菲茨杰拉德”号和“麦凯恩”号两起撞船事故的调查报告,认为“事故本可以避免”。报告称,尽管两艘军舰的指挥官在“判断和指挥上有许多失误”,但事故责任不全由一人承担,当值士兵也存在诸多过失。

美军“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6月17日在日本附近水域与一艘货船相撞,导致7名美军人员死亡。

美国海军在调查后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军舰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未采用声波导航,当值人员失察,未能正确使用导航设备,相关人员缺乏有效应对能力。

“指挥官糟糕的判断和决策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但是事故责任不全由一人承担。由于指挥和管理不力、训练和准备不足,军舰士兵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报告称。

调查人员发现,美军士兵在事故发生时反应迟缓。甲板上的当值士兵起初并未采取任何行动,而将货船误认为是两艘最接近船只之一。等到发现两船相撞时,为时已晚。美国海军表示,尽管货船也没有及时采取行动,但“菲茨杰拉德”号仍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当值人员本应负责航行安全,但在事故中缺乏必要的航海技术,未能及时发出危险信号与货船驾驶台取得通信。同时,当值人员没有及时呼叫指挥官,妨碍了进一步判断。”

无独有偶,两个月后又发生一起撞船事故。美军“麦凯恩”号驱逐舰8月21日在新加坡以东海域与一艘商船相撞,造成10名美军士兵死亡。

根据美国海军报告,“麦凯恩”号在事故中的主要过失为:无法正确处理航行中的操作失误,未能遵循国际航海规则,一些船员未能熟练掌握军舰系统。

报告称,在发现一名士兵存在操作困难时,“麦凯恩”号指挥官命令将当值团队分为两组,一组负责航行方向,另一组负责航行速度。分组对操作造成干扰,操舵团队被转移到别的控制台,而一些士兵未能认识到团队结构的调整。

报告称,负责驾驶“麦凯恩”号的指挥官和士兵“缺乏态势感知能力”,在与商船船头相交后也没有记录商船的航向和速度。由此造成了船身被撞出一个直径28英尺的大窟窿。撞击发生时,落水的10名士兵都位于住舱中,其中8人很可能在睡觉。

基于窟窿的大小,住舱“几乎在撞击发生后的不到一分钟内被水淹没”。海水破坏了住舱中的通信设备,导致驾驶台的通信系统停止运行,操作人员被迫使用手持对讲机。

报告还指出,军舰指挥官未能指派拥有足够经验的军官承担相关职责;而在撞船事故发生前召开的军舰安全会议上,一些高级官员并未出现。

两起事故发生后,共有8名高级官员被免职,其中包括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指挥官、第70特遣队指挥官、第15驱逐舰战队指挥官,以及“菲茨杰拉德”号和“麦凯恩”号的几位高级官员。

此外,两艘军舰驾驶台和战斗情报中心的多位官员接受调查和问责。尽管美国海军并未对外公开,但这些官员可能收到谴责信,足以终止他们的职业生涯。美国海军表示,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可能还会采取其他行动和惩罚措施。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参议员本·沙瑟(Ben Sasse)表示,“我们在军队投入上严重不足,训练、储备、维护都不够,而这些悲剧的错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今年6月,隶属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在东京港外被一艘商船撞击,7名船员在这起相撞事故中遇难。

第2个回答  2017-12-27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23日报道,“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8月21日颓然驶入新加坡海域的画面,对美国的这一形象构成了极大伤害。这艘导弹驱逐舰在凌晨与一艘油轮相撞,船体被撞出一个大洞,10名水兵失踪。

报道称,8月21日发生这起意外的两个月前,另一艘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在日本附近海域与一艘货轮相撞,导致7名水兵死亡。今年5月,导弹巡洋舰“张伯伦湖”号与一艘韩国渔船相撞,但没有造成伤亡。再往前推三个月,另一艘这样的巡洋舰“安提坦”号在东京湾搁浅,致使1000多加仑液压油在横须贺附近外泄。

马尼拉德拉萨大学的政治分析专家理查德·贾瓦德·海达里恩说:“这让美国国内愈发担心,在日益处于四面楚歌境地的特朗普政府治下,权力机构内部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

报道称,作为对频繁发生意外事件的回应,美国海军已经要求就第七舰队的行动展开广泛调查,美国海军在世界各地的所有舰只都将暂停行动一到两天,以便重新评估船舶驾驶情况以及其他基本要素。

亚太安全专家塞耶说:“美国海军依然很强大,但其无敌光环已经受到重创。美国在该地区的信誉受到重大打击。”

资料图片:发生碰撞事故的美国海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

美国海军做出这一决定的另一动因是,传统上负责军舰维护保养主要工作的船舶制造与修理工厂与庞大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据美国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水面作战中心副主任、海军区域维修中心主任Jim Downey少将透露的信息,海军于2018到2020财年在舰艇维护保养方面的作业量将是近年来的135%。尤为突出的是,美军的首批濒海战斗舰将于明年迎来第一次重要的现代化改装。

根据濒海战斗舰项目副主管Cedric McNeal的说法,美军首批濒海战斗舰将在未来五年进行27项重要的保养和升级作业。但水面力量司令部司令Tom Rowden强调,现有的船舶制造和维修企业的干船坞数量缺口太大,它们承载的工作量远远超过自身能力。

实际上,美军已经在舰艇的后勤维修保障方面投入甚多。2016年美军在波特兰的Vigor造船厂投入巨资,使用其一座紧急维修船坞为美军舰艇提供翻新服务。而在美国东海岸,美军“拉梅奇”号(DDG-61)也正在母港之外的一座船厂进行整修。

尽管如此,美国海军对于现有的后勤维护能力仍不满足。Downey少将表示,美国海军现有的部署方式显然需要军舰得到切实的维护,而水手们具备完成这些工作的可能性,所以正在强化水手的相关训练。

虽然美国海军高层极力希望舰队官兵能够独立完成更多的舰艇维修和保养工作,但仍然面临许多障碍。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28日消息,美国海军一艘舰艇如今的作业量与部署时间比1998年要多出20%,而长时间的部署与巨量任务在压缩了必要的训练与维护作业时间的同时,也增大了舰员的身体与精神压力,导致美国海军、特别是西太平洋的海军舰艇战备水平有所下滑。

以濒海战斗舰为例,由于这款军舰在设计时就着眼于尽可能地缩减舰员规模,因此其绝大部分的维修保养工作原计划就是外包给相关企业。如停靠在新加坡的濒海战斗舰,每约25天会返港接受一次由合同签约方例行的系统检查。但是,由于濒海战斗舰的舰员编制实在有限(3000吨级的军舰,标准编制仅70人左右),其水兵能承担的维护工作量仍是未知数。

第3个回答  2017-12-27

众所周知,美国军队可以称得上是最会摄影的军队,拍出来的军事照片大部分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作,就在近日,美国海军又出来炫耀拍摄的军舰美照了!日前,美国海军官方发布了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奥斯卡·奥斯丁”号(DDG-79)过境大西洋的画面,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军舰与星空交织出一幅异常美丽的画面。而这张精美的图片再次反映出来美军高超的摄影技巧。

据悉,“奥斯卡·奥斯丁”号驱逐舰目前正在执行美国海军的例行部署任务,以支持美国在欧洲的国家安全利益,增加战区合作安全,并在第六舰队行动区域执行前置存在任务。

而在不久前,同样是“奥斯卡·奥斯丁”号驱逐舰,在过境挪威境内的北极圈附近海域时,恰逢当地出现极光,舰上的美军摄影师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即拍下了多张军舰航行在极光之下的画面。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奥斯卡·奥斯丁”号在夜晚过境大西洋时,舰上的桅灯更加明亮,而同样是在夜晚过境挪威北极圈附近时,“奥斯卡·奥斯丁”号的桅灯却只能说是有亮度而已,远远达不到明亮的程度。

但军舰一般在日落以后就会立即实施灯火管制,关掉航行中一切无关的灯而只打开航行灯,防止灯光外泄,暴露军舰目标。在实施灯火管制后,从外面只能看到军舰的航行灯而看不到其他的灯。而航行灯一般是为了方便海上其他船舶发现并提前规避,保证军舰航行安全。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航行灯也需要关掉,完全灭灯航行。

因此可以推测,“奥斯卡·奥斯丁”号在大西洋航行时经过的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贸易航路附近,来往船舶众多,因此不得不在航行时选择让桅灯更亮一些,防止与其它船只发生“亲密接触”,毕竟美军近期撞船事故频发。而北极圈附近并没有太多的货运船舶的往来,因此在北极圈附近航行时则不需要桅灯太过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