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生活是诗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又近年末,时光从指缝漏过,一缕缕,什么也没抓着。有媒体朋友向我约稿,让我写些2014的故事经历或生活感言什么的。我没写日记的习惯,这一年到头的故事经历哪里找去?倒想起来平时有写过诗,这里头应该还留着点生活的只影片断。于是翻看着诗集,想把这些片断揉成一颗颗记忆珠子,然后从年头到年尾按顺序串起来,或者能依靠这些微弱的珠光映衬出自己2014的生活点滴。
    年初,南湖路隧道刚通车,我那时最爱在树巢酒楼的顶楼隔窗看江景、看车流,看着各式各样车辆从隧道口进进出出,便生喜悦,便想写诗。于是在2014年元月10日就着店里店外的情境写了首七律:“呼朋唤友上层楼,山自葱茏水自流。酒瘾沽清开口笑,嘴馋席卷大鱼头。车过江底南湖路,鸥绕窗前橘子洲。看尽树巢楼上景,人生何处惹清愁。”
    天气逐渐转暖,到河西游山玩水的人逐渐多起来,作为风景酒楼,树巢的生意自然也越来越好。看到客人一车接着一车开过来,又一簇簇涌进店里去,而店堂里已经忙得不亦乐乎,客人在催促上菜,服务员跑前跑后,厨房烟薰火燎,便生喜悦,便想写诗。于是在今年4月15日写了《如梦令?江景酒楼即景》:“头顶麓山青黛。指点橘洲窗外。鼎沸树巢楼,酒客又催新菜。须待,须待,江岸风光同卖。”
    天气越来越好,自五月开始,长沙橘子洲每逢周六都要燃放焰火。周六的晚上潇湘大道沿线必定停满了各式车辆,堤岸上必定挤满了观焰的市民。当然,作为河西最佳观焰点,树巢酒楼也必定爆满。这时,便生喜悦,便想写诗。于是在2014年8月16日(周六晚)写了《画堂春?橘洲观焰》:“烟花夜放满江红,牡丹金菊芙蓉。翩跹彩蝶舞鱼龙,亮透苍穹。 星落半空入梦,屑飘一地随风。良宵好景易消融,无限匆匆。”
    接下来入秋了。又接下来便到了中秋。2014的中秋这天是9月8日,因为过节,店堂里座无虚席,一桌一个家庭,家家都有对月圆夜的憧憬。喜庆氛围自然也感染了我。便生喜悦,便想写诗。当下便用微信写了《南乡子?中秋得月树巢楼》发给朋友圈的亲们:“待月树巢楼,短笛长歌意未休。莫恋彩灯明灭处,中秋,只盼清辉洒满头。 月到树巢楼,举座亲朋对月酬。今夜贪杯人不醉,悠悠,酒力随风过橘洲。”
    中秋夜酒店打烊后,人去楼空;回家路过江边,独步江堤上,又一番清寂景象。心有所动,便想写诗,于是当夜又写了一首《蝶恋花?写在中秋夜打烊后》:“今夜树巢花月好,欲把乡愁,对着清辉表。却道此生离恨少,去乡愿到他乡老。 炙冷饼残人渐杳,玉镜空悬,独在楼头皎。伫立长沙城寂了,江风吹倒江边草。”
    在河西餐厅上班,开过午饭后下午这段休息时间总得找个地儿消遣。要是天气好又没其他事务,我便去湘江边上或是附近的公园溜个圈来。马年的秋天特别长,因为农历闰九月,过了国庆过了重阳过了光棍节还是秋天。11月2日,已到闰九月中旬,是晚秋里的晚秋了。这天洋湖公园天气晴好,绿水如油,公园的景致着实让人舒坦。大抵也是知道秋景不长了,这一次拍了许多公园照片。便有感触,便想写诗。于是傍着芦花就着手机写了首《摊破浣溪沙?又到洋湖》:“又到洋湖看野鸥,芦花低渡系横舟。媚眼晴光铺瘦影,过桥头。 绿水如醅能酿酒,红枫似火欲燃秋。纵使明朝花落尽,也来游。”
    2014年除了闰九月,据说还是“两头春”,因此结婚的人特别多,好象大家都赶着要在马年结婚。11月29日,树巢店堂张灯结彩,举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婚庆大典。一问,原来这对新人是中学时代的同学,一场热恋七八年,风雨之后见彩虹,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一场幸福感动了整个店堂里的人,也感动了我。便生了少年心性,便想写诗。于是便写了《鹊踏枝?婚宴》:“今日店堂添锦绣,烛影摇红,玉盏金杯酒。乐见礼台新侣走,鸳鸯交颈荧屏后。 本是同窗情愫久,几度衷肠,爱字难开口。却道缘来终聚首,此生有幸牵君手。”
    如诗的岁月从指缝间流过,我无法抓住,但却多多少少从诗句里抓来了几粒记忆珠子,真想把这些个珠子串起来,做成一个手镯,带着她一同迈入2015。想来新的一年也必将如梦如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