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是如何定弦的?频率是多少?

如题所述

定弦:一般的二胡定弦是DA弦。即二胡内弦定成国际标准的D,外弦是A。也就是说,内外弦的音差是纯五度。这个用钢琴就能定音。当曲子是D调时,就是15弦了,D调的1在D音,那么内弦就是1,外弦自然是5。当曲子是C调时,就是26弦了。 

换句话说,不论什么曲子,空弦音始终是d1、a1。以此类推,F调63弦,A调41弦,降B调37弦,C调26弦。【补充】定弦把空弦音调到一定的音的高度谓之定弦。 在戏曲音乐中, 主奏乐器的定弦不单是演奏的基本技术问题, 而且定弦音的“唱名”和调式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频率:给你个参考表,你自己根据表中调高和对应的频率去查看.

表格最底下一行,是基本调和对应的频率,上面的是倍频。从最底下一行可以看出:D  A定音,D为293.66周,A为440周。定音C   G,那C为261.63周,G为392周。在标准定音(D  A)下,用1  5弦演奏,1的频率为293.66周,5的频率为440周,其他你自己去查。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等。

扩展资料: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

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并发明了二胡揉弦,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王国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0

二胡如何定弦:一般的二胡定弦是DA弦。即二胡内弦定成国际标准的D,外弦是A。也就是说,内外弦的音差是纯五度。

常用定弦:

五种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其中15和52这两种定弦通常称作基础定弦,属于按把法,应用也比较广泛。其余三种定弦属于切弦法。

原把位按音,是指左手虎口在千金稍下一点地方持住琴杆后,四个按指所能控制的包括两个空弦音在内的第一把音位。学习拉奏必须要先从原把位学起,因为每一种定弦的原把位按音是其余把位按音的基础。

确定一首乐曲采用什么定弦拉奏,首先应着眼于乐曲的最低音。

1、15弦

1 5弦即内弦为"1",外弦为"5"的定弦。它是五种常用定弦中最易入门的一种定弦。在一般情况下,凡是最低音为"1"的乐曲都可采用15弦来拉奏。京剧音乐中的"反二黄"一般就用15弦来演奏。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咽15弦奏出乐曲的调高就是"1=D";在民间音乐中,15弦的按音手法称作"小工调"。

2、52弦

52弦即以内弦音为"5",外弦音为"2"的定弦,凡是最低音为"5"的乐曲一般情况下都适合用52弦来拉奏。京剧音乐中的"二黄"一般采用52弦。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52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G",在民间音乐中,52弦的按音手法称作"正宫调"。

3、63弦

63弦即以内弦音为"6",外弦音为"3",凡是最低音为"6"的乐曲一般都适宜用6 3弦来拉奏。京剧音乐中的"西皮"一般情况采用63弦。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6 3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F";在民间音乐中, 6 3弦的接指手法称作"六字调".

4、37弦

37弦即以内空弦音为"3",外空弦音为"7",凡是最低音为"3"的乐曲都适宜用37弦来拉奏。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 A定音,用3 7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B",在民间音乐中,37弦的按音手法称作"上字调"。

5、26弦

26弦即以内空弦音为"2",外空弦音为"6"的一种定弦。凡是最低音为"2"的乐曲都适宜用26弦来拉奏,京剧音乐里的"反西皮"也适宜用26弦的拉奏手法来处理。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26弦拉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C",在民间音乐中,26弦的按弦手法称作"尺字调"。

备注:频率参考表

可根据表中调高和对应的频率去查看

表格最底下一行,是基本调和对应的频率,上面的是倍频。从最底下一行可以看出:D  A定音,D为293.66周,A为440周。定音C   G,那C为261.63周,G为392周。。。。。   在标准定音(D  A)下,用1  5弦演奏,1的频率为293.66周,5的频率为440周,其他你自己去查。

扩展资料: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定弦:一般的二胡定弦是DA弦。即二胡内弦定成国际标准的D,外弦是A。也就是说,内外弦的音差是纯五度。这个用钢琴就能定音。当曲子是D调时,就是15弦了,D调的1在D音,那么内弦就是1,外弦自然是5。当曲子是C调时,就是26弦了。 

换句话说,不论什么曲子,空弦音始终是d1、a1。以此类推,F调63弦,A调41弦,降B调37弦,C调26弦。【补充】定弦把空弦音调到一定的音的高度谓之定弦。 在戏曲音乐中, 主奏乐器的定弦不单是演奏的基本技术问题, 而且定弦音的“唱名”和调式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频率:给你个参考表,你自己根据表中调高和对应的频率去查看.

表格最底下一行,是基本调和对应的频率,上面的是倍频。从最底下一行可以看出:D  A定音,D为293.66周,A为440周。定音C   G,那C为261.63周,G为392周。在标准定音(D  A)下,用1  5弦演奏,1的频率为293.66周,5的频率为440周,其他你自己去查。

扩展资料

五种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其中15和52这两种定弦通常称作基础定弦,属于按把法,应用也比较广泛。其余三种定弦属于切弦法。原把位按音,是指左手虎口在千金稍下一点地方持住琴杆后,四个按指所能控制的包括两个空弦音在内的第一把音位。学习拉奏必须要先从原把位学起,因为每一种定弦的原把位按音是其余把位按音的基础。确定一首乐曲采用什么定弦拉奏,首先应着眼于乐曲的最低音。

1)15弦

1 5弦即内弦为"1",外弦为"5"的定弦。它是五种常用定弦中最易入门的一种定弦。在一般情况下,凡是最低音为"1"的乐曲都可采用15弦来拉奏。京剧音乐中的"反二黄"一般就用15弦来演奏。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咽15弦奏出乐曲的调高就是"1=D";在民间音乐中,15弦的按音手法称作"小工调"。

2)52弦

52弦即以内弦音为"5",外弦音为"2"的定弦,凡是最低音为"5"的乐曲一般情况下都适合用52弦来拉奏。京剧音乐中的"二黄"一般采用52弦。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52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G",在民间音乐中,52弦的按音手法称作"正宫调"。

3)63弦

6 3弦即以内弦音为"6",外弦音为"3",凡是最低音为"6"的乐曲一般都适宜用6 3弦来拉奏。京剧音乐中的"西皮"一般情况采用63弦。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6 3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F";在民间音乐中, 6 3弦的接指手法称作"六字调".

4)37弦

37弦即以内空弦音为"3",外空弦音为"7",凡是最低音为"3"的乐曲都适宜用37弦来拉奏。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 A定音,用3 7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B",在民间音乐中,37弦的按音手法称作"上字调"。

5)2.6弦

26弦即以内空弦音为"2",外空弦音为"6"的一种定弦。凡是最低音为"2"的乐曲都适宜用26弦来拉奏,京剧音乐里的"反西皮"也适宜用26弦的拉奏手法来处理。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26弦拉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C",在民间音乐中,26弦的按弦手法称作"尺字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胡定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一、二胡如何定弦

一般的二胡定弦是DA弦。即二胡内弦定成国际标准的D,外弦是A。也就是说,内外弦的音差是纯五度。这个用钢琴就能定音。
当曲子是D调时,就是15弦了,D调的1在D音,那么内弦就是1,外弦自然是5。当曲子是C调时,就是26弦了。 换句话说,不论什么曲子,空弦音始终是d1、a1。以此类推,F调63弦,A调41弦,降B调37弦,C调26弦。
【补充】定弦
把空弦音调到一定的音的高度谓之定弦。 在戏曲音乐中, 主奏乐器的定弦不单是演奏的基本技术问题, 而且定弦音的“唱名”和调式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频率

给你个参考表,你自己根据表中调高和对应的频率去查看.

表格最底下一行,是基本调和对应的频率,上面的是倍频。从最底下一行可以看出:D  A定音,D为293.66周,A为440周。定音C   G,那C为261.63周,G为392周。。。。。   在标准定音(D  A)下,用1  5弦演奏,1的频率为293.66周,5的频率为440周,其他你自己去查。

第4个回答  2006-10-10
_泡蛋弟弟 说的基本正确,但需要补充的是有个别曲目不是这样定弦,例如《长城随想》则是以里C外G(即1-5)定弦,而《二泉映月》则要将弦降低纯五度定弦,还要使用专门的二泉弦。
还有许多其他作品也是如此,就不在此列举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