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吴均诗歌鉴赏答案

如题所述

吴均《咏雪》赏析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2、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

3、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4、为何说谢道韫作的词句更好呢?比喻讲究形似:大团大团的雪花簌簌落下,倘若有风,则会漫天飞舞。一团一团的柳絮,与鹅毛大雪相似,也会因风漫天飞舞,古诗中就有“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句子。纷飞的白雪和因风起的柳絮,都给人以 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用“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可谓形相似,景相同。

5、盐与雪花,形状不同,轻重又有别,“撒盐空中”即使轻风起时也不能随风飘扬。用来比喻 “白雪纷纷”并不是很恰当。比喻更讲究神似:盐在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何谈欣赏?无美感可言。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


扩展资料

《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收录在《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并因此而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咏雪》作为清谈名士的教科书,特别注意传达魏晋清谈家的独特的语言形象,重视人物语言的润饰,“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官至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其中“周处除三害”、“望梅止渴”、“击鼓骂曹”等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子猷献戴”等也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梁刘孝标作注,旁征博引,为后人所重。另有《幽明录》,今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其佚文200余条,皆记诡异之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咏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9

吴均《咏雪》赏析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这首诗以咏雪为题,实际上是观雪感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

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

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因其“细”,故能“萦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蒙“如雾”。“凝阶”与“萦空”相对,但见“ 萦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这与“下帘隙”不同。

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至于阶上,已为白雪凝积,则不觉其飘落。似乎空中之雪一味飘舞,阶上之雪但只凝积,一动一静,互不相涉。“似花积”既写阶上雪色,亦隐隐引出下二句。作者写空中、地上之后,目光复归于居中的“庭 树”。

“不见”二句上承首句的“庭树”展开。杨柳、桂树均为庭树中之一部分。“杨柳春”指叶绿,“桂枝白”指花发。时值隆冬,桂枝皆白,看似花,但庭中杨 柳未绿,则知桂枝之白为非花。从首句至此全是写景,并且是诗人立于帘下所见之景。然而在景中已暗寓感伤之情。

末二句则直接展现诗人自我。“零泪”是伤怀的表现。有感如此,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自责多情若此,终有何益?直以此二句表现诗人的苦寂、孤独之感。触发诗人“相思”、“零泪”的是什么呢?诗中没明确讲。然而从前面对雪景的描绘中可以探知他的心曲。

诗中先言“似花积”,又以“不见”春与“徒看”相对举,雪似花而非花,今但见非花之雪,不见春叶、春花。诗人的“相思”,就在于为似花之雪所引起的向往,在于对“不见”的春之盼望,对桂枝上徒具似花外观的假象的叹惋,同时,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机遇难逢的感伤。

扩展资料:

吴均(469~521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诏,累升至奉朝请。

吴均通史学。在任奉朝请期间,先是上表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成稿30卷。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武帝下令焚之,并免其职。

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齐代。吴均撰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而卒。吴均还注范晔《后汉书》90卷,著《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唐先贤传》5卷等。

为文清拔,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诗亦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为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以简洁而传神的文笔,描写富春江两岸清朗秀丽景色,读后如亲临其境;《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将青山、石门山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惟妙惟肖,为六朝骈文名著。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作,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

其中《清溪神庙》、《阳羡鹅笼》尤为出色。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吴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1
吴均《咏雪》赏析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这首诗以咏雪为题,实际上是观雪感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因其“细”,故能“萦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蒙“如雾”。“凝阶”与“萦空”相对,但见“ 萦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这与“下帘隙”不同。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至于阶上,已为白雪凝积,则不觉其飘落。似乎空中之雪一味飘舞,阶上之雪但只凝积,一动一静,互不相涉。“似花积”既写阶上雪色,亦隐隐引出下二句。作者写空中、地上之后,目光复归于居中的“庭 树”。“不见”二句上承首句的“庭树”展开。杨柳、桂树均为庭树中之一部分。“杨柳春”指叶绿,“桂枝白”指花发。时值隆冬,桂枝皆白,看似花,但庭中杨 柳未绿,则知桂枝之白为非花。从首句至此全是写景,并且是诗人立于帘下所见之景。然而在景中已暗寓感伤之情。末二句则直接展现诗人自我。“零泪”是伤怀的表现。有感如此,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自责多情若此,终有何益?直以此二句表现诗人的苦寂、孤独之感。触发诗人“相思”、“零泪”的是什么呢?诗中没明确讲。然而从前面对雪景的描绘中可以探知他的心曲。诗中先言“似花积”,又以“不见”春与“徒看”相对举,雪似花而非花,今但见非花之雪,不见春叶、春花。诗人的“相思”,就在于为似花之雪所引起的向往,在于对“不见”的春之盼望,对桂枝上徒具似花外观的假象的叹惋,同时,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机遇难逢的感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