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子的学说中,所谓的四端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文献上看,孟子是儒家第一个系统提出这“四端”的人,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

四端在孟子思想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四端是对儒学理论在新形势下遇到冲击和挑战的回应,是对儒家仁学理论的一种发展。

这些价值观中的合理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息息相通的,对于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借鉴意义。

扩展资料:

孟子认为这“四端”是人皆有之的,没有这“四端”的不能算作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心,或者没有羞耻感,或者不具备自我约束的基本能力,或者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是多么可怕。

某种程度上说这等于自动放弃了做人的资格,所以要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同情心、羞耻感、自我约束能力,外加独立思考的能力。缺

少前三项,那是禽兽;缺少后一项,是标准的行尸走肉,万世不易的奴才胚子。而具备了这四端,心中就有了善的根苗,将之培养、扩充。

在孟子看来,做人并不容易,不是长个人形就可以算得人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3
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四端说”作为孟子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与孔子“忠恕观”之间的渊源关系素未被重视,总结孟子在继承“忠恕观”的基础上提出“四端说”,并以之为核心形成由“内圣”开出“外王”的思想体系,对研究早期儒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忠恕观”与“四端说”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忠恕观”。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其中“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本文舍去对忠恕二者关系之讨论,而将之视为一整体,从而得出此“忠恕观”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独立的主体原则,在承认主体自身价值的前提下将自我价值与他人价值二者的实现相统一。一方面己所不欲:表明此主体拥有所不欲被伤害、侵占、剥夺之权利、价值。另一方面己立、己达:表明此主体有立、达人生价值之天然权利、价值。最后:此主体有勿施于人的道德义务。二是推己及人原则,将主体道德内涵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一方面保护自己他人的权利、价值不受伤害,另一方面在成就自己的权利价值的同时有帮助别人实现价值的义务。三是心理感受原则,将主体主观心理感受与外在的伦理规范相统一。一方面己所不欲:自己有不想被别人侵犯的价值与利益,着重点在“欲”上,己心之发动。另一方面立人达人:自己有想要立与达者,同样著重于“欲”。综此三者,“忠恕观”将主体价值之实现,立于人的心理基础上,使主体道德权利义务之统一,与帮助别人相统一,即成己与成人相统一,且只有在后者完成的前提下前者才算最终完成。“忠恕观”虽是孔子仁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但是在《论语》中,“忠恕观”与其逻辑上之形上心性本元之关系并未得到有效清晰之揭橥,而且推己及人等理念也未能进步发展与外王事功等思想相统摄起来[①]。

孟子则提出了“四端说”,其内容即是:人之本心先天含有仁义礼智“四性”,是为本心形上之体;本心触物发动,化显形下之用,是为仁义礼智“四德”,此四者间事实无先后,但逻辑有上下,形成“爱—→推—→敬—→别”之关系;本心体用转化建立在心理发生机制上,由不忍恻隐之心始递而生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合为“四心”,乃是道德主体当下之心理情感,是形上本体向形下之用转化之开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生成之开端,故为“四端”;“四德”乃是本心之用,需在成己、及人、亲亲、仁民、爱物、知天、事天中最终完成。
第2个回答  2016-01-12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