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读亚里士多德

如题所述

我说说我的经历吧,从前我听到亚里士多德,不是在历史课本就是政治课本,我对这个名字的熟悉程度,也仅限于知道他是伟大的,和课本上彩色的石膏像插图,我从未思考过他有什么使他被称之为伟大,也从未知道,他的智慧结晶闪烁着怎样的光芒。以至于以往我听说他的西方文论,总认为是生涩难懂,而且与己无关,为什么还要去看呢?

自从看了他写的《诗学》这本书,我才知道,过去的自己是如何地肤浅与幼稚,亚里士多德的言论,从远古延续至今,却会对当下的生活,实际的创作,起着指导和纠正的作用。

《诗学》这本书,整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到第五章是序论,第六章到第二十二章是悲剧的定义,第二十三到第二十四章是史诗,第二十五章是指责,第二十六章是史诗与悲剧的对比。

我选取第二部分的节选与你分享我的思考过程:

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知引起痛苦或上海,现成的例子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

就像生旦净丑,丑的角色是可笑的,他丑,反而引起观众发笑。

 这部分讲的是悲剧,在我看来,也是全书的核心,他给悲剧下定义,分析其中成分,讨论情节与性格,悲剧写作以及词汇与风格。我是一个喜欢创作的人,所以看到这些会很兴奋。从前我没把悲剧想得这么细,只是学过小说六要素,语言要优美,文字要突出人物形象等一系列要求,但行动才知,落到实处不过是一句空话,我知道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却没人告诉我该如何做。

在我看来,悲剧的定义是,能打动人,并引起人们的思考,是壮烈的。悲剧的成分由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组成。情节与性格是相辅相成的。悲剧写作能通过对比的手法,风格是深沉的。

我想通过阅读,了解悲剧是如何形成的,他需要落实到那些知识?如何才能写出深入人心的情节?结构该如何安排?语言要如何训练?如果我现在就要构思悲剧,从哪些方面着手?

总之,就是要带着以前的知识和现在的问题,与亚里士多德进行了谈论,不然就容易读不下去。


觉得OK的话请点赞~更多的学习技巧,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从心理学和文学的角度,为你破解生活密码。

微信公众号:文学有毒

做全网最幽默的文学解读频道,别轻易关注,小心中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25
本回答是写给热爱哲学史的、非专业组的同学的。

对于那些只是想粗略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同学,Oxford的Very short introduction就可以了;对于只对亚里士多德一两个概念、说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中的相关条目。至于专业组的同学,欢迎私信。

本回答要求会英语——不要求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及阿拉伯语,当然会的话会有帮助。

准备篇

我假设,有勇气开始学习亚里士多德的人,对古希腊哲学史史有一定了解的。如果基础一般甚至相当弱,也不用担心。读亚里士多德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古希腊的哲学乃至科学、艺术梳理一遍的过程。重要的是,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一些高质量的介绍、综述。

个人首推:
Jonathan Lear, Aristotle: The Desire to Understa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Otfried Höffe, Aristotle (Suny Series in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Suny, 2003) ——会德语的同学可以看德文版,或者用这本辅导书:Aristoteles: Die Hauptwerke: Ein Lesebuch (Francke Verlag, 2009)。

这l两本书会把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方方面面,以及之间的联系,深入浅出地做一个介绍。个别地方读不懂没有关系,可以先跳过,有兴趣的话可以查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没有人可以在一本薄薄书里把亚里士多德讲清楚,而那些亚里士多德大家早就不记得初学者会有些什么问题了。读完它以后我们只要基本可以熟悉两件事就好:1)亚里士多德工作的规模、他涉足的领域;2)他的主要概念与一些他的观点。

除了精读一两本介绍之外,我认为不妨广泛地涉猎多一些导论,再接触原典。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对亚里士多德整体性的把握,并且多接触一些不同的取径。二是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原典真的很难……因此,即使以下这些作品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也可以粗略地看一下:

Sir David Ross, Aristotle (London: Routledge, 1995)
Christopher Shields, Aristotle (The Routledge Philosophers) (London: Routledge, 2013) 或 Christopher Shields, "Aristotl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aristotle/) ——词条与书的内容有很大的重复
Jonathan Barnes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ristot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以下这本不是导论,是一部综论,有些难——但我觉得他写的真好,我会反复读它:

C.D.C. Reeve, Action, Contemplation, and Happines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除了阅读以外,还可以找些audio的介绍,放松身心,也让自己沉浸其中。我们可以找到Oxford podcast on Aristotle (aristotle | University of Oxford Podcasts)。我不知道知乎上有没有和我一样喜欢Luc Ferry的,他有Aristote : le bonheur par la sagesse (1CD audio)……

一边读的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问一下自己,我们感兴趣的是怎样的哲学史。哲学史可以以一种非常哲学的方法来做,我们关注一个历史上的哲学人物对一些至今依然重要问题的贡献;我们也可以以非常历史的方法来做,我们关注一个历史中的个人,关注他对于历史变迁的观察与思考。这会把我们引向不同的方向。如果是前者,我们就需要有非常扎实的分析哲学基础,并且,保持对现下心智哲学、行动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关注,我们就要去哲学系。如果是后者,我们就需要有非常扎实的希腊史、希腊艺术史的基础,我们的课余时间就要贡献给Peloponnesian War(有一本好书:TheLandmark Thucydides :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Peloponnesian War)、贡献给classical art,等等。这时,更加适合的地方是古典学系,认真学习希腊文就是必须的了。一个哲学史爱好者,至少在初学的阶段,不应该有同时是哲学家或同时是历史学(古典学)家的野心。但他/她确实需要思考,自己的工作将走向何方,并为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入门篇

原典从哪里开始读,没有一定之规。通常,这取决于下学期可以听到一些什么课。如果刚好在讲修辞学或动物学,那就从修辞学或动物学开始——虽然这有点偏。哲学史恐怕是一个很难纯自学的领域。我们始终需要在专业意见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如果实在没有好的老师,在这个阶段,可以选择多在论坛上提问。我非常不推荐爱智论坛什么的——这个论坛还在么?可以考虑Quora(鱼龙混杂,但有不少有实力的学生和年轻学者)、哲学合作社(当然这个论坛主要以分析哲学为主,但宁可听好同学说些别的事情,也不要听不懂的人乱讲),至于知乎,完全没有讨论哲学文本的氛围,认真读书的季节,少上为好。

如果可以自己选一个子领域或一本著作作为入门的话,我会推荐De Anima。理由很简单,这实在是亚里士多德作品中的枢纽,上承物理学、形而上学乃至动物学,下启伦理学、政治学乃至修辞学。这既是各种古注中集中讨论的著作之一,也是当代心智、感知哲学中依然有趣的立场。

读原典,依然有精读泛读的区别。张舜徽先生说,前四史和通鉴,一天读一卷,两年左右读完,史学基础就不一样了~ 西学也是这样。泛读,我的建议是把两册本全集买回来(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 The Revised Oxford Translation),从第一页开始,每天看一卷(book),过于技术的部分翻过就可以了,觉得有趣的地方可以留一个小标签。如果英语不够熟练的话,一天看一节也行。这样,假以时日,亚里士多德就通读一遍了。我大约坚持了几个月,要坚持读到一卷有些难。求其上者得其中,效果已经足够好了,知道了各种亚里士多德的囧囧小想法。

关于精读,我们的原则应该是没有好的读本,就先不读。当我说读本的时候,指的是用来一页页读下来的本子。翻译流畅,注释清晰并能勾勒出有意义的问题,在文字、版本等问题上不用过于深入——因之,W.D.Ross的许多作品虽然备受赞誉,但在现阶段还太高阶了。总体而言,首推 Clarenton Aristotle Series,以下称为Clarenton注释本,目录看这里:Clarendon Aristotle Series。这套书中,每册讨论一两卷原典,有1)提纲挈领的介绍,有2)翻译,有3)逐段、逐句的讲解。这其中3)尤其重要。我们自己看的时候,每段似懂非懂,或觉得讲得很好,或不知所谓;3)帮助我们从细节中看出有意义的问题。

需要注意,Clarenton Series 是逐卷讲的。而我们现在阅读的习惯是以一本本的著作为研习单位。比如我们读尼各马可伦理学,Clarenton注释本出了两册,一册是第二到第四卷的注本,另一册是第八到第九卷的注本。也就是说,尼各马可伦理学其他的部分,就没有这个系列的详注本了。这会带来很大的不方便,比如不同的注释者使用术语会不同。我的建议是:暂时不会希腊语并不要紧,一定要会希腊字母,要给自己准备一本小本,把自己在注释本中遇到过的希腊语词都记下来,并记录不同译本中他们的译名——这有点像读佛经。我叫它小小术语本。

很多作品都有很好的读本,如:

Sarah Broadie & Christopher Rowe eds, 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Comment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Robin Smith trans, Prior Analytics (Hackett Publishing, 1989)
Stephen Everson trans, Aristotle: The Politics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Athens (Cambridge Texts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Martha Nussbaum, Aristotle's de Motu Animaliu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我没读过poetics,但有人推荐过这本:

Stephen Halliweil trans, The Poetics of Aristotle: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7)

欢迎大家补充。令人遗憾的是,也有很多作品没有好的读本,比如Historia animalium,注本很多,但都没有图的yigang,这种作品没图的yigang!

关于各本著作的研讨,浩瀚如海,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从一些文集开始:

Martha Nussbaum eds, Essays on Aristotle's de Anim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Amelia Rorty eds, Essays on Aristotle's Ethics (Los Angel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Amelia Rorty eds, Essays on Aristotle's Poet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Amelia Rorty eds, Essays on Aristotle's Rhetoric (Los Angel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也可以追一些系列,如Routledge,Blackwell出的Companion to 某书。在入门阶段,不要让自己迷失在二手文献中,有了自己的关注点和问题意识,在吞吐二手文献才事半功倍。

对于学过一年希腊文的同学来说,总是希望经常对照下希腊文原典。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希望自己手上有一本Oxford Classical Text(简称牛津本,请看Oxford Classical Texts),多么高端洋气上档次啊!但实际上我们都会用Perseus Digital Library (链接如下:Perseus Digital Library)。很多人宣称自己读了希腊文的亚里士多德,实际上,只是会用Perseus罢了。有了Perseus,Loeb本就没有必要了(Loeb本是小小的,英文和原文对照的版本,英文质量一般,希腊文点校尚可,因为便宜,相当于当年的万有文库。)直接读希腊文永远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可是对于非古典学出身的同学,我认为效果有限。我学过了1+1.5年希腊文(即一年级希腊文在法国和芝加哥各上过一次,二年级课上过一学期,读Lysias和柏拉图的Crito),读原典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写文章的时候,所有我要用的文本我会核对原文。但平时,最重要的还是整理好自己的术语本。

另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各种古注本。我们不可能一种种读过来,我们的生命很有限……有些时候古注讲得特别好,比如Alexander of Aphrodisias on Prior Analytics,或者Averroes, Middle Commentary on Aristotle's "De Anima"中的一些章节。但有时,他们的术语也会非常令人费解……这些真的需要老师来告诉我们。有时,老师选出一段古注,可以让我们对一些问题豁然开朗,但我们自己翻开这本古注的时候,就各种不明白状况。如果不是专门研究Averroes或者Aquinas,读古注和读希腊文一样,或者可以作为一种消遣,或者有益的兴趣。如果有人对你炫耀他对古注的知识,你完全可以对他说:“不知亦不为耻”……

进阶篇

进阶阶段,就是另一番情景了。我能给的建议很少。我的知识准备或许可以和大家讨论一些De anima和一些Nicomachean Ethics——如果有更细致的问题的话。但要我说这个阶段“如何研读”,我也不知道。这时候,有意义的建议只有一个:问老师。

这个时候,没有好的老师,那真的没有办法了……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洗洗睡吧。

说些感受。作为哲学史的学生,要有非常好非常好的问题意识。很多人或许会觉得亚里士多德已然讨论了两千多年,还有什么余意呢?事实恰恰相反,很多重要的问题是最近才有进展的。比如,对于有灵魂的存在来说,形式和质料到底意味着什么?亚里士多德到底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因为最近的讨论才变得更清楚。我之前的习作都围绕着“德行”(virtue)和“自控”(self-control)的区分,和因之带来的一揽子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的?我们以为我们早就清楚了,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当然,我现在下野了……有谁要继续写这个题目:P

每个时代的读者都带着自己的问题在问亚里士多德,他们都努力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他们的取径会不同,当他们读好亚里士多德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咦,我们在山顶会合了”——所谓殊途同归。

尤其,对于哲学系的学生来说,还是要再次强调:不要认为读亚里士多德可以解决一揽子今天的问题。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Martha Nussbaum和Hilary Putnam一起写过文章,说他们找到了解决心物(mind-body)问题的方法,而且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度,希腊哲学史家都觉得扬眉吐气了。但今天我们知道,他们理解的亚里士多德有很大的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其实也很一般。差不多同时,大家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也抱有很大的期待。那个时候,Utilitarianism、deontology的方案似乎都走不通,于是大家又开始关注virtue ethics——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作品或许是Alasdair MacIntyre的After Virtue,但书名已经提示我们,虽则“追寻美德”,但毕竟已经是“美德之后”的时代了……这些年,行动哲学(philosophy of action)的哲学家都很关注亚里士多德,这当然是一个好的现象。行动哲学有趣的地方是它讨论的主题——intention,will,desire,reason for action 等等 ——都很接地气,但问题也在于要讨论这些日常的概念,我们立刻就陷入了非常复杂、甚至琐碎的澄清性工作。这个领域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亚里士多德或许为很多前辈提供了灵感,但之后的路怎么走,我们还得自己想。哲学史和做历史一样,是一个传承的工作。我们不希望传承了千年的文化遗产到了我们这代人手中就凋零了。做哲学史就像在清朝被发配去守关外的祖坟一样——别和京城逗鸟的八旗子弟比。但从事哲学史,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自修与自省的地方,在自己的心中培养希腊式的灵魂,这本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好了,就到这里。假以时日,再翻希腊哲学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电视里的脑残广告“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希腊哲学啦!” 很多年后,背对往昔,我们不再年轻;有人问起,“你曾经做过些什么呀?”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读过亚里士多德” —— 即便那时,我们在做的事情和亚里士多德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0
(2019·宜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就是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
第3个回答  2016-01-09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显得有些极端。例如,他赞同奴隶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认为这是自然界的安排,当然,这些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写照。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许多思想,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时效性,如:“贫穷是革命与罪孽之母”、“立法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青年上;忽视教育必然危及国本。”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的思想显然是超前的,在他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公共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