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墙版筑法

如题所述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城墙都是青砖砌成,其实不是的,古代的城墙主体都是土夯成的,也就是提问者所说的版制法,人们先用圆木或木板绑成框架,然后向框架里添加一定湿度的土和少量的芦苇铺平,再用木锤或石夯夯实,木框架夯满后拆除,在此基础上从新帮框架,再度填料夯实,直至完成预定厚度和高度,最后在墙外砌上青砖。

中国的长城绵延数千公里,大部分在干旱少雨的荒漠,没必要全用价格昂贵的青砖砌面,真实的长城决不是你想向的那样,除了部分景点城墙巍峨雄壮外,多数只不过是一条土埂,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辨明这是长城的遗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30
版筑法现在仍然流传于国内的某些地区,在岭南潮汕地区,当地传统民居的墙体就是用版筑技术建成的,墙体材料是用贝灰、生沙、红土混合的三合土“舂埤”。
第2个回答  2015-05-07
先在拟建城墙的区域内挖筑倒梯形基槽,再在槽底平面上分段分层夯筑城墙。城墙采用方块版筑法,每版的大小不同,一般在2米左右。发掘而知,西山至少使用了三种版筑方法:第一种是以立柱固定夹板,四面板块同时夯筑。第二种是依次逐块夯筑,夯筑完一块就抽掉夹板,再夯筑另一块。第三种应用已筑墙体中心,在版块内直接填土,稍经夯打而成,因此夯层较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