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计分析如何更好为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如题所述

统计分析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个重要工作阶段,是在前几个工作阶段的基础上形成的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在建筑行业中,从工程投标的预算到施工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以及生产成果的核算,建筑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统计分析主要内容,而有效的分析成果则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试对建筑企业如何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为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进行探讨。
一、统计分析在企业统计中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企业统计从属于政府统计,这使不少建筑企业认为企业统计工作仅是为满足上述部门的要求,忽视了统计为企业自身服务的需要。客观上讲,建筑企业要发展,更要求统计工作必须全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服务于企业,使企业统计工作由单纯的“统计报表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而利用基础数据做好企业统计分析是实现这个转变的有效途径。统计分析不仅仅是统计工作的一个环节和最终成果,统计数据背后的“情况”是通过统计分析功能来揭示的,发挥统计职能作用,重点在统计分析。当统计分析工作为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优质的服务后,企业统计地位才能提升,企业统计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二、做好统计分析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服务应具备的条件
1、搞好统计基础规范性建设是做好统计分析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统计分析以是统计数据为依托的,而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又建立在企业的统计基础规范性建设上。建筑企业统计数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统计部门和主管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中数据;二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方方面面的基础性数据。要做好这两方面的数据统计工作,必须从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历史资料、统计数据采集、审核、报送、保管、交接等环节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在这些基础上建立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保证建筑企业统计工作中数据源的质量,从而进一步为做好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打好基础。
2、具有高素质的统计人员是做好统计分析的前提
当企业统计服务的首要对象是企业自身时,统计工作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中应起的是参谋作用。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企业的统计人员就不是简单的汇总数据或是摘抄数据的工作人员。作为一个建筑企业综合统计人员不仅应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建筑企业业务流程和专业知识如成本核算方面、工程预算、工程结算、建筑施工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面对大量的、复杂的统计经济指标,统计人员才能以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基础数据开展分析工作,充分发挥统计事前预测、事中监测和事后反映的功能,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企业统计才能真正地融入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3、搜集、积累有关信息是做好统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分析质量的高低,还依赖于统计人员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和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所以统计人员在平时就要注意搜集和积累各种信息资料。首先是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要搜集与本单位生产经营相关的各种经济信息,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建筑市场变化和发展、本企业在行业中份额和地位、同行业代表企业的信息等。其次,将本企业从统计、会计及各专业渠道获得的基础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中吸取精华。搜集、积累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和加工,分析它们的变化对本企业产生的影响,为做好统计分析打好基础。
三、统计分析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内容
建筑企业统计分析是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利用相关统计报表的指标体系和其它信息资料为依据,对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分析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建筑企业年度计划的制定
全年目标制定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根基和依据。在新的年度前,企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年度总体目标时,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和分析是制定年度总体目标的重要参考内容。作为统计部门而言,收集各专业部门(如合同、施工、技术、机械设备、安全、质量、劳资等部门)的统计资料、历史资料和统计台帐,及时、准确地提供编制计划的各种数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企业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服务。
2、为建筑企业的经营投标工作服务
当前,建筑市场实行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建筑企业在报价时不能仅靠国家现行行业、地方定额和报价人员的经验来报价,而应以反映企业自身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为依据。而目前多数企业没有符合本企业实际施工能力的企业定额,这样对统计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统计人员必须对施工过的不同种类的工程以分项工程为单位,按合同数量、实际施工数量等建立工程量档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等材料采购情况、机械装备状况及其效率、人员构成情况、施工生产能力、资金的筹集与运用情况等分门别类地建立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工作,揭示出企业在经营生产方面的利弊;同时进行纵横向比较分析,把企业的实际施工实力充分体现出来,为提高中标率服务。
3、对生产经营的具体内容进行指导和控制
对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开展统计分析工作是建筑企业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1)施工生产分析。施工生产活动是建筑企业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对其的分析要从产量、质量和工期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如分析产值、产量、质量的完成情况,工程项目竣工投产、竣工率升降、工程合同履约、重点工程进度和施工均衡性等内容等。(2)生产要素分析。建筑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材料和机械三个组成部分。通过劳动生产率、劳动和工资基金使用情况,物资技术供应和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的分析,来达到协调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充分合理使用各种资源的目的。(3)工程成本分析。工程成本分析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反映,在进行工程成本分析时,应以预算成本为依据,对照实际成本分析成本项目中价和量的差异,将月度成本分析、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与技术经济分析结合起来。作者:董益健 单位:上海浦东公路养护建设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