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波整流电路图及其工作原理

如题所述

图中精密全波整流电路的名称,纯属个人命的名;除非特殊说明,增益均按1设计.图1是最经典的电路,优点是可以在电阻R5上并联滤波电容.电阻匹配关系为R1=R2,R4=R5=2R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22
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稳定的电源,除了在某些特定场合下采用太阳能电池或化学电池作电源外,多数电路的直流电是由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来的。这种直流电源的组成以及各处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
⑴电源变压器:将电网交流电压(220V或380V)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此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后可获得电子设备所需的直流电压。因为大多数电子电路使用的电压都不高,这个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新艺图库。
⑵整流电路:利用具有单向导电性能的整流元件,把方向和大小都变化的50Hz交流电变换为方向不变但大小仍有脉动的直流电。
⑶滤波电路:利用储能元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电感器L的电流)不能突变的性质,把电容C(或电感L)与整流电路的负载RL并联(或串联),就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在小功率整流电路中,经常使用的是电容滤波。
⑷稳压电路:当电网电压或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的幅值也将随之变化,因此,稳压电路的作用是使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基本上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组成整流电路,可将交流电压变为单向脉动电压。本章为便于分析整流电路,把整流二极管当作理想元件,即认为它的正向导通电阻为零,而反向电阻为无穷大。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到二极管有内阻,整流后所得波形,其输出幅度会减少0.6~1V,当整流电路输入电压大时,这部分压降可以忽略。但输入电压小时,例如输入为3V,则输出只有2V多,需要考虑二极管正向压降的影响。
在小功率直流电源中,常见的几种整流电路有单相半波、全波、桥式和三相整流电路等。
整流(和滤波)电路中既有交流量,又有直流量。对这些量经常采用不同的表述方法:输入(交流)——用有效值或最大值;输出(直流)——用平均值;二极管正向电流——用平均值;二极管反向电压——用最大值。838电子 单相全波桥式整流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由图可看出,电路中采用四个二极管,互相接成桥式结构。利用二极管的电流导向作用,在交流输入电压U2的正半周内,二极管D1、D3导通,D2、D4截止,在负载RL上得到上正下负的输出电压;在负半周内,正好相反,D1、D3截止,D2、D4导通,流过负载RL的电流方向与正半周一致。因此,利用变压器的一个副边绕组和四个二极管,使得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内,整流电路的负载上都有方向不变的脉动直流电压和电流。桥式整流的名称只是说明电路连接方法是桥式的接法,桥式整流二极管:大家常用的一般是由4只单个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元件,取名桥式整流二极管,整流桥或全桥二极管。
第2个回答  2020-01-09
图中精密全波整流电路的名称,纯属个人命的名;除非特殊说明,增益均按1设计.
图1是最经典的电路,优点是可以在电阻r5上并联滤波电容.电阻匹配关系为r1=r2,r4=r5=2r3;可以通过更改r5来调节增益
图2优点是匹配电阻少,只要求r1=r2
图3的优点是输入高阻抗,匹配电阻要求r1=r2,r4=2r3
图4的匹配电阻全部相等,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r1来改变增益.缺点是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a1的负反馈由两路构成,其中一路是r5,另一路是由运放a2复合构成,也有复合运放的缺点.
图5

图6
要求r1=2r2=2r3,增益为1/2,缺点是:当输入信号正半周时,输出阻抗比较高,可以在输出增加增益为2的同相放大器隔离.另外一个缺点是正半周和负半周的输入阻抗不相等,要求输入信号的内阻忽略不计
图7正半周,d2通,增益=1+(r2+r3)/r1;负半周增益=-r3/r2;要求正负半周增益的绝对值相等,例如增益取2,可以选r1=30k,r2=10k,r3=20k
图8的电阻匹配关系为r1=r2
图9要求r1=r2,r4可以用来调节增益,增益等于1+r4/r2;如果r4=0,增益等于1;缺点是正负半波的输入阻抗不相等,要求输入信号的内阻要小,否则输出波形不对称.
图10是利用单电源运放的跟随器的特性设计的,单电源的跟随器,当输入信号大于0时,输出为跟随器;当输入信号小于0的时候,输出为0.使用时要小心单电源运放在信号很小时的非线性.而且,单电源跟随器在负信号输入时也有非线性.
图7,8,9三种电路,当运放a1输出为正时,a1的负反馈是通过二极管d2和运放a2构成的复合放大器构成的,由于两个运放的复合(乘积)作用,可能环路的增益太高,容易产生振荡.
精密全波电路还有一些没有录入,比如高阻抗型还有一种把a2的同相输入端接到a1的反相输入端的,其实和这个高阻抗型的原理一样,就没有专门收录,其它采用a1的输出只接一个二极管的也没有收录,因为在这个二极管截止时,a1处于开环状态.
虽然这里的精密全波电路达十种,仔细分析,发现优秀的并不多,确切的说只有3种,就是前面的3种.
图1的经典电路虽然匹配电阻多,但是完全可以用6个等值电阻r实现,其中电阻r3可以用两个r并联.可以通过r5调节增益,增益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最具有优势的是可以在r5上并电容滤波.
图2的电路的优势是匹配电阻少,只要一对匹配电阻就可以了.
图3的优势在于高输入阻抗.
其它几种,有的在d2导通的半周内,通过a2的复合实现a1的负反馈,对有些运放会出现自激.
有的两个半波的输入阻抗不相等,对信号源要求较高.
两个单运放型虽然可以实现整流的目的,但是输入\输出特性都很差.需要输入\输出都加跟随器或同相放大器隔离.
各个电路都有其设计特色,希望我们能从其电路的巧妙设计中,吸取有用的.例如单电源全波电路的设计,复合反馈电路的设计,都是很有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如果能把各个图的电路原理分析并且推导每个公式,会有受益的.
第3个回答  2015-09-15
全波的是交流的交替被两个二极管阻拦和导通,进行合并 看看这个图http://image.haosou.com/v?src=360baike_sidepic&q=全波整流电路#src=360baike_sidepic&q=%E5%85%A8%E6%B3%A2%E6%95%B4%E6%B5%81%E7%94%B5%E8%B7%AF&lightboxindex=0&id=1918d19daa6cec6d3c42b2b64cebb6be&multiple=0&itemindex=0&dataindex=0
第4个回答  2020-01-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