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组成成分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而每种岩石又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玄武岩是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矿物是由一种或集中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地壳的最基本的物质是化学元素。

一、地壳的化学成分

地壳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从 19 世纪开始,科学家们就着手研究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其中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在世界各地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标本进行定量化学分析,以求得地壳中各种元素平均的重量百分比——国际上通常称为克拉克值。结果表明组成地壳的元素大约有 92 种,这些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其中 O 、 Si 、 Al 、 Fe 、 Ca 、 Na 、 K 、 Mg 、 Ti 、 H10 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 99.96% 。同时地壳中的各种元素在不同地区、以及地壳的不同深度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矿物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固态者还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它们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中产生,是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自然界已知的 3000 多种矿物,绝大部分是固体;而固体矿物中,绝大部分是晶体。每一种晶体都具有特定的的化学成分、结构、物理性质,这些是鉴定晶体的重要依据。有不到 100 中矿物可以作为宝石。

二岩石: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其中绝大部分岩石是多矿物集合体,少部分是单矿物集合体。

按不同的成因,可以将地壳中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⒈岩浆岩

岩浆是在上地幔及地壳深处形成的高温粘稠富含挥份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冷凝固结后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其中在地表以下的不同深度形成的岩浆岩称为侵入岩;在地表以上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

岩浆岩类型:根据岩浆岩中 SiO 2 的含量不同分为四大类,即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 - 苦橄岩类): SiO 2 的含量〈 45% ,主要由铁镁矿物橄榄石,辉石组成,侵入岩的代表岩石为橄榄岩,喷出岩的代表岩石为苦橄岩,以侵入岩较常见。其中,结晶颗粒大、质地纯净的镁橄榄石、橄榄石晶体可以作为宝石。

另一类超基性岩是金伯利岩,主要矿物为橄榄石,次要矿物为金云母,金伯利岩又称角砾云母橄榄岩,金刚石就产与金伯利岩中。

基性岩类(辉长岩 - 玄武岩类): SiO 2 的含量 45%~53% ,主要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玄武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岩浆岩。在玄武岩中发现的宝石有红宝石、蓝宝石、石榴石、尖晶石等。

中性岩类(闪长岩 - 安山岩类): SiO 2 的含量 53%~65% ,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和斜长石。

酸性岩类(花岗岩 - 流纹岩类): SiO 2 的含量〉 65% ,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纳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

花岗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侵入岩。许多宝石矿物与花岗岩特别是花刚伟晶岩有关。由于酸性岩浆中富含挥发份( H 2 O 、 F 、 Cl 、 B 、 N ),在主要矿物结晶以后,这些组分在残余岩浆中得以富集,同时,岩浆的粘度也随着主要硅酸岩矿物的析出大大降低,残余岩浆可以集中在岩体中央的洞穴和裂隙中形成大的晶体。像绿柱石、电气石、黄玉、锆石、水晶、紫晶等。此外,岩浆期后热液还可以在岩石裂隙中形成蛋白石、绿松石、玉髓、玛瑙等。

⒉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及地表以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及某种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质经搬运、沉积、成岩等作用形成的岩石。

⑴沉积岩的类型

陆源碎屑岩类:砾岩、砂岩、粉沙岩。

粘土岩类:粘土、泥岩、页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碳酸岩盐、岩盐等。

⑵与沉积岩有关的宝石:

在风化沉积过程中形成:煤精、珊瑚、硅化木、芙蓉石、玉髓、碧玉等

从陆源区搬运而来的宝石。

3 变质岩

地壳中已经形成的的岩石,在高温、高压和新物质的参与下,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⑴变质岩类型

接触变质岩:当岩浆侵入围岩,由于岩浆热的烘烤,同时,岩浆中所含化学活性较高的气态和液态组分会进入围岩,使围岩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由此形成的岩石称为接触变质岩。接触变质岩主要分布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矽卡岩等。

区域变质岩: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地应力的作用下,加上温度、静压力和化学活动性的流体的共同作用,使大区域范围的岩石发生变质,形成新的岩石称为区域变质岩。

参考资料:http://273946745.blog.163.com/blog/static/12798203720099128325882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另一种说法,整个地壳都是硅铝层,因为地壳下层的铝含量仍超过镁;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镁含量极高,所以称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1-06
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亦叫硅铝层,组成元素主要是O、SI、AI等,密度为2.7克/厘米3,组成岩石主要是酸性岩浆岩和其相近的变质岩,如花岗岩、麻粒岩等,富含碱金属和稀有元素,也叫花岗质层。只在大陆地壳上有,大洋地壳缺失。下地壳亦叫硅镁层,主要元素是O、SI、Fe、Mg等,密度为3克/厘米3,组成岩石主要是基性岩浆岩和其相近的变质岩,如玄武岩、榴辉岩等,也叫玄武质层。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都有此层。
第3个回答  2009-11-04
现在人们对地壳的构成成分和厚度的了解仍然是初步的.
对地壳厚度是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即回声测量法.因为人类现在的钻探手段离钻穿地壳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往往不同国家通过回声测定的地壳厚度并不一致.由于测量布点少和具体操作难度大,特别是对大洋底部地地壳厚度的测量数据,误差就更悬殊.
一般认为,陆地地壳平均厚度是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10千米.这是很粗略的估计数据.至于地壳每年增加的厚度数据,就更是一种猜想,是缺乏确凿事实根据的.
关于海洋地壳的年龄,最短的测量数据是2000万年.所以说12万年前海底没有地壳是没有可靠根据的.同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海洋底部没有地壳,海水能够直接存在于温度达1000摄氏度的岩桨上面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即使在大洋底部小范围出现火山喷发,喷出的岩桨马上就会被海水冷却而形成岩石.凭基本的物理常识可以否定大洋底部没有地壳的猜想.

现在人们对地壳的构成成分和厚度的了解仍然是初步的.
对地壳厚度是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即回声测量法.因为人类现在的钻探手段离钻穿地壳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往往不同国家通过回声测定的地壳厚度并不一致.由于测量布点少和具体操作难度大,特别是对大洋底部地地壳厚度的测量数据,误差就更悬殊.
一般认为,陆地地壳平均厚度是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10千米.这是很粗略的估计数据.至于地壳每年增加的厚度数据,就更是一种猜想,是缺乏确凿事实根据的.
关于海洋地壳的年龄,最短的测量数据是2000万年.所以说12万年前海底没有地壳是没有可靠根据的.同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海洋底部没有地壳,海水能够直接存在于温度达1000摄氏度的岩桨上面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即使在大洋底部小范围出现火山喷发,喷出的岩桨马上就会被海水冷却而形成岩石.凭基本的物理常识可以否定大洋底部没有地壳的猜想.
第4个回答  2020-10-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