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砂)尘土和石的来源关系

地球表面(或者说大多行星表面)最主要成分就是沙、尘、土和石头。请问这三者间来源关系是什么?先有其中哪一样?其中哪些可以相互转化,哪些不能?
比如沙,以专业眼光来看,沙和砂本质一样吗?(所谓“本质一样”:都是石头风化碎裂的产物,风化程度不同)
再如土,土是沙和水混合形成的,还是石头风化形成的,还是尘聚集成的,或是行星形成时就存在?
还有石头,石头除了岩浆凝固形成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形成?沙和土能变成石头吗?
再说尘,尘究竟是什么东西?从哪里来?是宇宙间自大爆炸起就一直在漂浮着的东西呢,还是和沙一样石头风化形成?
忽然想到此问题,怎么也想不通了。。。按我的想法来解释,行星刚形成时候是恒星喷射出的岩浆体,岩浆凝固变成表面的石头,石头在风化下形成沙,沙接触水形成土。但是为什么月球没有空气,却充满了沙尘呢?再按我的想法来想,沙尘接触了水才会变成土,月球几乎没水,为什么却有土壤呢?
所以这证明我的设想是错的。。。但是,谁能给个合理的解释,把这个似乎无比简单但是少有人思考的问题解释清楚?
此问题比较难,或许是未解之谜?总之给我点启发就够了。。。

首先,从字面上来说,沙指一般岩石风化后的比较细的颗粒。

砂,则代表以石英为主的更加细的颗粒,本质上也可以算是一样的。

土跟他们不太一样,所谓土它的粘滞性比较好,通常是粘土矿物的细小颗粒。

这三者其实成分都不一样。

再者,岩石形成主要有三,这样也分成了三大岩石类,沉积成因的沉积岩,火山成因的岩浆岩,和变质成因的变质岩。不光是岩浆成因一种。

再有,尘是粒径级别小于上面颗粒的东西,我记得搞环境评估的对尘有科学定义。可以肯定的是土不是沙接触水的结果,尘也不是有空气就有尘。

只要,这个宇宙中还有力的存在,就会有原子中子质子等小的单位体,不断组成分子等大的颗粒体,然后分子再组成物质,物质聚集成大的颗粒,大颗粒组成更大的物体,这个过程又是互逆的。所以世间才有大大小小的各种东西,小到夸克,大到恒星。

以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2
呵呵,你的想法很多,但是我觉得你可能对这些名词的概念有点模糊,而地理书上说的沙,泥土,石头还是比较局限与地球上的,比如说土,首先,泥土的定义并不是单纯的水加沙,除了物理的风化,它更需要的是一种生化腐蚀,一般而言最重要的是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所以泥土的腐殖质是非常重要的,而月球上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有机物的话,是没有生化反应的,所以除了沙尘和岩石,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泥土。另外,对于石头的概念,也不能单纯的认为是岩浆喷射的产物,我认为,在对于大爆炸理论或者创世学说还没有真正定论的时候,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还有在量子论的解释方面,这个宇宙究竟是无中生有的还是原先就是永远存在的岩石的世界呢,我觉得岩浆喷射只能在某种意义上去解释岩石的重生循环,而不能真正解释它的来源问题。对了再补充一点就是你对尘这个词的理解,其实尘的范围很广阔,除了我们一般认为的极其细的尘埃,在宇宙尺度来说,石头也可以是尘埃,而我们所说的星尘,其实就是巨大石块漂浮的尘埃,
呵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25
沙,非常细碎的石粒。由大的石风化而成。

如:

~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砂,就是沙。指石之细碎者。

如:砂颗(砂粒);砂壤(沙质的土壤);砂丁(矿工);砂石(砂土和石子);砂包(沙袋);型砂;砂碛(沙漠;沙滩)

石,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土,是尚未固结成岩的松、软堆积物。主要为第四纪时的产物。土与岩石的根本区别是土不具有刚性的联结,物理状态多变,力学强度低等。土由各类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成。土位于地壳的表层,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主要地质环境。土与岩石一起是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

尘,指飞扬的灰土,是体积比较细并且含水量低的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