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国 地域

大致范围就可以,谢谢。。。。
有资料的最好详细点。。。。。
就是刘备称帝时所谓的“蜀国”的版图面积,东到哪儿,西到哪儿。

疆域范围

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蜀下大力量平定了越巂、益州(今四川境内)、牂牁(今贵州境内)、永昌(今云南境内)四郡之变乱。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

三国时期疆域大致稳定:魏与吴、蜀间的界线是长江与淮河之间、今大别山、湖北汉川至兴山一线、大巴山、秦岭,而吴、蜀之间以今湖北的西界、贵州务川至台江一线、广西西界和中越边界为界。

扩展资料

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刘备向东吴提出“借”荆州的南郡(治所是江陵),孙权从联合抗曹大局考虑,最终答应。按诸葛亮的“隆中策”,第一阶段夺取荆州目的基本达到。

于是刘备让关羽留镇荆州,自己与诸葛亮、张飞、赵云、黄忠等人率兵西进益州。214年,益州牧刘璋投降,刘备占据蜀川。实现了“隆中策”第二阶段计划。

215年,孙权认为刘备已经有益州了,于是向刘备索要荆州南郡,刘备借故拖延。孙权大怒,派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正当刘备出兵准备夺回荆州时,曹操夺取汉中,直接威胁到蜀川,刘备不得不与孙权讲和,荆州南郡、零陵、武陵归蜀汉。

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回汉中。驻守荆州的关羽也急于求成,孤军北伐,虽然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遭到东吴吕蒙偷袭,关羽在麦城被吴军擒杀。失荆州,使蜀汉失去进取中原的重要基地,隆中决策也就此夭亡。

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了魏国。221年,刘备以延续汉祚为旗号,在成都称帝,改元章武(221年—222年),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刚刚称帝的刘备不听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毅然决定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孙权在几次求和都遭到拒绝的情况下,积极做好准备,首先向曹魏称臣求和,同时加强荆州的防御工作。

222年,吴国将领陆逊火烧蜀军七百里联营,大破刘备军于猇亭,刘备败逃秭归。同年,刘备病死在白帝城。蜀汉从此元气大伤,后来的几十年,再也没有恢复元气。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也就此成为泡影,给日后蜀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三国时蜀国的地方包括:今天甘肃省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重庆,贵州一部分、云南省以及今缅甸北部。
具体为:
北部:今甘肃省陇南市往北的渭水南岸,陕西南部的汉中,不包括原属汉中的魏兴郡(湖北郧县)上庸(竹山县)。
东部:至今湖北西部巴东县,重庆的涪陵,东南地为方今贵州省贵阳市往东一部分地方,(注:有人说蜀国只有今天四川重庆云南是错误的,还有贵州省很大一分部)
南部:东南 部分和今天云南省边界相差不多,只西南多了很大一片地方为今天缅甸国的密支那市。
西部:多为山险地带,只限于四川盆地附近,西部不包括今天的九寨沟马尔康等地区。
整体来看,蜀国的地方并不算小,只是相对多为山地高原类的,以及少数民族聚积地,人民生活环境自然比不上富有的中原(魏),富庶的江南地方(吴)。

  蜀汉:(221—263年),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蜀后主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二年。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第2个回答  2013-09-20
魏国:亚洲及北美洲
蜀国:欧洲及北非、中非
吴国:南美洲、大洋洲及南非
刘备称帝后,为报二弟关羽之仇,兴兵征伐吴国的南非,得到了南非土地,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不仅南非被夺,中非也失,面积与军力都大大减少。
之后到了司马懿掌权时,吴国拿下了今美国以南的北美洲地区,与南美洲共称“拉丁美洲”,而魏国也拿下了今俄罗斯在欧洲的地区,蜀国实力一度减弱。
后来就是魏军收复了蜀国,夺走了拉丁美洲与中非、南非,然后司马炎篡魏,最后十八路大军夹击收复了大洋洲。
第3个回答  2009-10-27

这个还可以吧,蜀国就这么点大地,看上去不小,人口少的可怜,实力弱的吓人,比魏吴两国差远了,刘备一死,表面上南征北伐的,实际上只剩下苟延残喘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10-27
整个四川和云南以及贵州大部,甘肃小部分,陕西汉中一带。原有湖南湖北,因关羽大意被东吴夺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