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惠民政策有哪些

如题所述

现在的惠农政策主要有:良种的补贴,农资的补贴,农机的补贴,可繁殖母猪补贴。农业的补贴,其中包括粮食直补,奶的牛补贴等等;农村新型的合作医疗;农村新型的养老保险;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林权改革;农业保险;农村最低生活的保障制度;农村的危房改造;农村的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的路网工程等;农村的沼气工程;农村的电网工程。

扩展资料

惠农政策指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农业部发布《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50项政策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仅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四项补贴资金规模达到1600亿 。

以2014年明确的资金数和2013年基数统计,四项对农民的补贴金额为1638亿元。除了对农民直补,中央财政每年会对产粮产油大县实施奖励政策,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320亿元,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奖励力度,对产猪大县的补贴预计也会达到2013年35亿的规模。仅以上这几项资金,就达到2000亿的规模。

根据公开资料,我国用于农业补贴的资金从2002年的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000多亿元规模,随着各种补贴政策的完善,补贴资金还会进一步增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惠农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8

1、取消农业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使广大农民手头得到真正的实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发放粮食补贴

2004年,粮食补贴政策在全国推广。农民种地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虽然金额不大,但是对于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作用。2016年起,我国还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对于农民发展农业指明了方向,农业必须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

3、推广新合疗

新合疗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合疗让农民有病敢看,敢去大医院,减轻了很大一部分负担。现在合疗报销的程序也简单,最后在医院的结算窗口直接就返现,花的多还可以再二次报销。

4、新农保试运行。

新农保是为了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出台的政策。家里满60周岁的老人都开始领取基础养老金。60-70岁为105元/月/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递增。条件是享受养老金的老人的子女要参保缴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8个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档次缴费。

扩展资料:

惠农政策补贴

农业部发布《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50项政策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仅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四项补贴资金规模达到1600亿 [1]  。

以2014年明确的资金数和2013年基数统计,四项对农民的补贴金额为1638亿元。除了对农民直补,中央财政每年会对产粮产油大县实施奖励政策,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320亿元,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奖励力度,对产猪大县的补贴预计也会达到2013年35亿的规模。仅以上这几项资金,就达到2000亿的规模。

根据公开资料,我国用于农业补贴的资金从2002年的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000多亿元规模,随着各种补贴政策的完善,补贴资金还会进一步增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惠农政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18

国家农村农民惠民政策有:

一、农民直接补贴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农机购置补贴。3.生产者补贴。4.棉花目标价格补贴。

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5.新型职业农民培育。6.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能力建设。7.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8.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

三、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9.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10.粮改饲。11.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12.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

四、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3.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1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5.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

五、支持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

16.绿色高产高效创建。17.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18.农机深松整地。19.牧区畜牧良种推广。20.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六、支持农业资源生态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治

21.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22.发展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23.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24.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6.渔业增殖放流和减船转产。27.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28.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29.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30.推广地膜清洁生产技术。31.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32.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治理。

七、支持农业防灾救灾

33.农业生产救灾。34.动物疫病防控。35.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八、大县奖励政策

36.产粮(油)大县奖励。37.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

扩展资料:

1,取消农业税:

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面值80分的纪念邮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庆祝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作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停止征收农业税不仅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同时还符合“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从1992年开始,中国改革开放正式对农业体制进行改革,2006年废除延续千年的农业税,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

2,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实施《计划》,中央投入100亿元专项资金,采取集中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用四年时间帮助西部地区尚未实现“两基”的372个县(市、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个团场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该《计划》在国务院领导下,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

到2007年,在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面貌而确立的重大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中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2015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

2017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达到4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区80%、中部地区60%的比例进行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原则上全国平均达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

参考资料:政策法规——中华人名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9-11

一是养老补贴。全国都有该政策,年龄满70周岁即可领取,随着年龄的增加,补贴金额随之增长。

二是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与城市养老保险略微有所差异,养老金额也不相同。

农村的养老金与城市养老金相同的一点是,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缴费金额,一般的基础养老金满60周岁即可领取,此外,国家2017年上调基础养老金,每个月70元/人。而个人缴费养老金,分为不同的档次,档次越高,在60岁之后领取的养老金自然会越多。

三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这项补贴是今年将“三项补贴”合并后形成的,命名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期望保护耕地,支持规模化经营,补贴对象是拥有耕地的农民,该补贴通过一卡通直接打到银行卡,在村里登记,直接发放不需要申请,避免中间克扣。

扩展资料:

随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农村宅基地也纷纷在进行确权工作,宅基地的确权将让农民朋友的宅基地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确保宅基地拆迁过程中自己的权益不会受到损失,农民在宅基地确权之后,还能够通过宅基地进行抵押贷款,帮助农民实现创新创业。

参考资料:2018年农村宅基地最新政策 有哪些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8-29

参考答案:

农村惠民政策:

1、农业补贴 

众所周知,咱老百姓种地是能收到国家补助的。比如,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种粮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等。

同时,为了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到农业现代化的过渡,国家开始大力引导、支持规模化种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土地流转。

预计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国家将持续加大资金的补贴总量,通过政策机制和价格机制双重保险来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2、改革玉米收储制度 

从今年起,我国取消了实行8年的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近两年,玉米价格持续走低,虽然在某段时期内,玉米价格有上升的趋势,但是也抑制不住玉米价格的整体下落。

为了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在未来的几年内,国家将会持续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做一个新型职业农民。

3、精准扶贫 

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将会是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拿农业危房改造补助来说,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国家财政将会持续加大危房改造的补贴款项,彻底解决农村的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民生问题。   

4、农民工就业培训 
农民工进城务工难已成为全国性的一个话题,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增速有所下降,这就造成有部分的农民工无活可干。为了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鼓励带动就业,在2017年,预计完成30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培训任务。   

5、建立信贷担保体系 
众所周知,农民现在贷款非常难,除了贷款渠道不畅之外,金融机构担心农民的还款能力也是另一大主因。所以,从今年开始,已经有部分地区作为试点把农民的宅基地作为抵押物从信用社贷款了,不过,尽管如此,农民的资金需求量依然非常大。

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农村金融服务,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则显得十分迫切且有必要。   

6、“城镇”落户 
未来,将不会再有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区分,咱们大家都将会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居民户口。所以,为了加速“农业”户口城镇化,深化户籍改革制度,放宽城镇的落户条件,将会是未来两三年比较重要的惠农改革。

     

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16年《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指出,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医保:预计在2017年实现大病保险全国覆盖,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拓展资料:

低保

1.城市低保制度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探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至1999年9月底,中国668个城市1638个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已经全部建立了低保制度。

特别是2001年下半年以后,由于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持续空前的投入,城市低保制度的覆盖面迅速扩展,保障标准也随之较大幅度提高。 

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227余万人,人均月保障标准为162元,1至9月份的人均补助差额为76元。应当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基本覆盖了全体城镇居民,符合条件的城镇困难群众基本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2.农村低保制度

中国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实际上还早于城市。只不过受传统农村集体福利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此项制度建设一直进展缓慢。

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后,民政部开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面摸清农村特困户底数的基础上,决定在未开展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由此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形成了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双轨并行”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这一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顺利实现“全民低保”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目标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普遍被调动起来,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004年以前,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仅有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浙江、广东2省,且维持了较长时间。

2004年以后,发展态势有了明显变化。当年,福建、辽宁、江苏3省出台了相关文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达到了1206个;2005年,新增了吉林、四川、河北、陕西、海南5省,建立此项制度的县(市、区)总数增加至1534个。

2006年前11个月,又有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河南、江西、甘肃、湖南、山东、重庆9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了“已建”行列,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数则达到了1791个。目前,中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件。

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数达1262余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70余元,1至9月份人均补助差额41元,1至10月份农村低保支出达到28.5亿元。

目前,中国未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自治区)有11个,全部处于中西部地区;未建立或全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有1401个,85%在中西部地区。可见,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未来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主战场。

在中西部地区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事实上,中西部地区所有县(市、区)已全部建立了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只要把上述地区现行的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平稳过渡为农村低保制度,中国“全民低保”的目标就基本实现。

3.多地统一城乡低保标准

2015年7月1日,北京、南京等地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的统一。其中,北京城乡低保标准统一调整至每人每月710元,南京城乡低保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此前,上海城乡低保标准从4月1日实现一体化。

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790元,其中城镇低保标准提高11.27%(之前为每人每月71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27.42%(之前为每人每月620元)  同时,一些地区正在酝酿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的统一。其中,长沙市7月1日开始试行《长沙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试点试行办法》。

试点区的城乡低保标准统一为450元/月;广州市民政局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将全市城乡低保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在舆论看来,多地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的统一,是社会救助实现城乡统筹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保障民生底线公平,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今年以来,在四大直辖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多数城市上调了城乡低保标准。其中,上海市的城乡低保标准最高,为每人每月790元;北京次之,为每人每月710元;尚未“并轨”的天津,其城市低保标准也超过了700元,为每人每月705元。

一些尚未“并轨”城市的城乡低保标准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譬如,天津农村低保标准为540元,与城市低保标准相差165元;郑州自7月1日起将全市城市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520元,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90元,两者差距多达230元。

而在城乡低保的调整频次上,一些地区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动作较慢,而有的地区则建立了自然增长机制。今年3月份,银川下发的《关于建立银川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调整机制意见》提出,城乡低保标准按照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35%比例确定,并随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惠农政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